作文後花園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202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精選14篇】作文

202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精選14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9.89W 次

篇一:202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

202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精選14篇】

今天下午跟隨北京師範大學的吳欣歆教授學習了2022年版的新課標,讓我們對接下來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把握。

通過2011年和2022年版課標目錄的對比,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新課標增加了核心素養內涵、課程內容、學業質量、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方面的內容,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加強了學段銜接。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而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與高中階段的語文核心素養也有所對應,由比較寬泛走向集中、專業。

在課程內容上,新版課標從“主題與載體形式”“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兩個方面,對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內容做出了規定,首次以具體內容描述的形式明確了“教什麼”和“學什麼”。新課標提出了學習任務羣,包括基礎型學習任務羣、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和拓展性學習任務羣,體現了課程內容的變革。語文學習任務羣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的特點,追求課程內容、學生生活、語文實踐之間的融通,改變知識點、能力點的線性排列、逐點解析和逐項訓練,每個學習任務羣都指向核心素養的整體提升,同時各具特定的育人功能。而各學習任務羣之間是相互交叉、滲透的關係,這也體現出語文課程內容的綜合性。

新課標的頒佈帶來了新的變化,指引了語文教學新的風向標,只有細緻研讀課標,才能把握教學方向,促進學生髮展與自我發展。

篇二:202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研究和收集。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的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另一點體會是,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

我覺得把握新的課程評價標準,有一點最應值得重視,那就是:語文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於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語文素養上。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當我們的學生踏入社會,社會上的人說“這個人的語文素養不錯”時,我們的評價纔沒有出問題。現代社會需要怎樣的語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除了這兩點,現代社會要求一個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現代技術搜索、處理信息的能力。基於這些思考,就可以發現目前的評價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也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的書寫能力,更沒有很好地去評價學生開展語文活動的實踐能力。既然現代社會需要這些能力,我們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評價工作。

篇三:202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

7月6日和7日,有幸通過線上視頻學習的方式,參加了青島市義務教育新課程方案和新課程標準小學語文專題培訓活動。在會上各位專家教授圍繞着新課程標準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使得我們受益良多。新課標的設立,也意味着語文教育教學進入了一個“學習任務羣教學”的新時代。

首先,我們要了解“學習任務羣”的概念。

學習任務羣,基本覆蓋歷來語文課程所包含的古今實用類、文學類、論述類等基本語篇類型,關注語言文字運用的各種現象和當下跨媒介運用的新特點,指向的是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整體發展。從學習內容的側重點不同,課標制定者先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劃分成了六個學習任務羣,然後又根據課程內容整合程度上的區別,將六個學習任務羣分成了三個不同的層面。整合程度最低的“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屬於基礎型,整合程度高一點的“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屬於發展型,整合程度更高的“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屬於拓展型。

六個學習任務羣與語文課程核心素養四個方面之間存在多重對應關係,同時各自又承載着特定的課程目標,在發展學生的必備品格、語文關鍵能力和正確價值觀方面各有側重。

其次,要在“學習任務羣”要求下合理設計教學。

根據語文學習任務羣的要求設計教學時,需要關照以下三方面。一關注學習主題兼容性:增強實現育人目標的指向性。語文學習任務羣隱含着學習主題、學習任務、學習內容、學習情境、學習方法、學習資源“六位一體”的學習要素系統。我們應圍繞單元的內容,選取學習主題,確定學習目標,設定學習情境,設定一組相關的學習任務,匹配合宜的學習活動,讓學習主題成爲統整學習進程的一個核心內容。二注重實踐情境真實性:增強核心知識與關鍵能力融合度。我們應引導學生在真實的實踐活動情境中解決與語文學科相關的現實問題。三加強學習任務關聯性:增強學習活動的實踐性。在設計學習活動時,要統籌規劃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言實踐活動,落實學生主體作用,整體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最後,我們要根據“學習任務羣”的本質,選取適當的教學模式。

學習任務羣的本質是學生自主學習。學習任務羣的設計要從學生的所思所想出發,在學生的能思能想範圍內,達到學生的應思應想。因此,學習任務羣的設置,要以學生基礎、學生水平的思考和觀點爲基準,其深刻的學理依據是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六個學習任務羣的設計中都根據每一個任務羣的特點與學習需求,較爲合理地將三類學習活動安排在特定的情境與任務之中,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爲主要學習方式,凸顯學生學習語文的根本途徑。

今後,我們要學習領會課標的精神來改進我們的教學,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打破舊的教學的方式,將以前一篇一篇地教和大量地刷題這樣的做法,轉變爲利用任務羣整合單元的教學方式,從而改變以前語文課的零碎、重複、隨意。讓教師成爲教學的組織者,學生是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進行教學,以此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的實踐性,讓學生在一定情境之中帶着一定的任務進行夥伴式的學習、探究式的學習,得到自己的知識的建構。

篇四:202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

學業質量並不是一個新詞,但是在課標中確是第一次鄭重其事的出現。課標從學業質量內涵、學業質量描述兩個方面,對學到什麼程度進行了明確定位。所以現在我們要真的好好把學生學業水平、學業質量抓起來。而提升學業水平就需要孩子們去主動學習。新課程更注重學科的融合以及與生活的聯繫,真正的實現學語文、用語文。學習任務羣的提出,既有內容的呈現,又有教學的方式。每個任務羣都承擔着一個學習內容,教師要做的就是加強學習、加強實踐,在實踐中摸索,搞清楚邏輯關係。課程評價建議中第一條就是過程性評價,重點考察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參與程度和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並且過程性評價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在興趣、能力和學習基礎等方面的個體差異,還要鼓勵學校管理人員、班主任、傢伙在那個參與過程性評價,所以評價建議的實施真的是很大的改變。

篇五:202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

靜下心來,又一次認真的閱讀了新課程標準,感受頗深。

作爲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就語文學科而言,原來的在教學目標上,滔滔不絕一堂課,到頭來,學生在語文能力的培養上收效甚微。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研究和收集。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的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篇六:202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

新課標課程主要分爲三大類: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其中國家課程有12個科目,是全國統一的,語文課程的變化是:

整體提升語文的總課時佔比,增加到20%-22%,數學佔比13%-15%,英語佔比6%-8%,而且語文已經把之前小學要背的129首古詩提升到了160首,這就意味着以後語文題目的難度和題量都會增大,這就需要家長預判一下了,提前爲孩子做好準備。

語文最注重的就是閱讀和積累,當閱讀量和積累量上去後,人的思維和理解能力就很容易上去了,因此,語文是基礎學科,也是很重要的一門學科,在這門學科上,一定要多讀,多記,多思考。

篇七:202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

臨近開學,爲了自己有一個明確的工作目標,我再次研讀三年級下冊的新課標,下面談談幾點自己對課標的理解:

一、夯實基礎知識不放鬆。

1、抓細基礎知識中的音形義。新課標提示會認生字250個,會寫生字250個。識字量不小,還要保證學生學的生字與以前學的字不混淆,就要抓細基礎知識。學習每篇文章以及相關練習涉及到的重點生字、字音、詞語給學生劃出來,讓學生課下抄寫複習。到下節課的時候,用聽寫來督促學生。聽寫要趁熱打鐵,因爲每個人對知識都會有一個遺忘的過程,所以適時的、不定期的抽查前面聽寫過的內容,讓學生有一個不斷回顧,不斷重複的過程,將瞬間記憶,短暫記憶,變成長久記憶。對生字的書寫時刻要求工整,整潔。

2、抓實名句名篇的背誦默寫。對於大綱要求背誦的名篇,一毫也不會放鬆要求。我們採用學生在老師面前背誦、課上課後默寫、教師試卷考試等多種方式的綜合運用,幫助並督促學生完成諸多篇目的背誦任務。同時,溫故知新。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穿插對前面已經學過的必修教材的篇目背誦的檢查,使學生形成知識鞏固的循環。

3、加強語言運用能力的訓練,力爭做到準確、簡明、連貫、得體。對每課主要內容的概述,文章的敘述,每節課語言點的訓練,每單元語言階段性的提升如第四單元藉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第七單元瞭解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第八單元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複述故事。回答時力求準確、簡明、連貫、得體。對經常出現的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誇張句、改病句等句式,不光會分析而且會用。使我們的語言水平有層次的提升。

4、幫助學生對生活和知識的積累,防止學生死讀書,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應該學會對生活有觀察有思考,有經歷有思考。要讓學生看書看報看電視,健康上網,積極參加各項活動,並把自己的所感所聞寫下來,養成勤於動腦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問泉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積累生活的經驗,總結生活的教訓,我們的學生會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語言材料,我們的學生纔會把語文學活,把文章寫活。

二、注重以生爲本。

學生是學習的主題,無論我們做多好的的教學計劃教學設計,我們都不能離開學生,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個體差異。在落實我們的教學內容時,每一個環節要考慮到這個環節要教給學生什麼?用什麼樣的方法?學生接受的效果怎麼樣?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做?等。如果有一個環節考慮不到學生的因素,我們的教學效果就不佳,學生就得不到發展。以生爲本,充分尊重學生就是尊重學生的發展。

三、充分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新課標顯示在識字與寫字中要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會查字典、詞典:做到規範、端正、整潔寫字,有良好的書寫習慣。在閱讀中要求學生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能複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能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口語交際要求學生有傾聽,轉述,講述見聞的能力。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要求老師一步一步,一天一天,耐心指導,量變達成質變,讓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能力。

新課標是我們教學路上的一盞明燈,時刻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我要認真落實,繼續學習新課標,使我的教學跟上時代的步伐。

篇八:202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

2022年4月21日,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就是教育部發佈會發佈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今年秋季,這部課程標準正式實施。初讀課程標準,時隔十一年,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緊跟時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調育人爲本,依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時代新人培養要求,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培養目標。

初讀新課標,作爲一名語文教師,不難發現語文的課時佔比達到了20%-22%,絕對重中之重。在識字量、課外閱讀量、古詩文背誦篇目等量化要求方面,新課標都沒有增加,主要變化在在知識點的呈現方式、出現的先後順序上等方面,語文的廣度和難度有所提升。

之前就有專家一直在強調“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而閱讀又是語文的基礎”。“2022版課標”相較於“2011版課標”創新地指出教材編寫要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且要系統規整和整體安排,教材選文要體現正確的政治導向和價值取向,要把整本書閱讀作爲教材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由此可見,新改版的新課程標準特別地重視整本閱讀,而且關於整本書閱讀也有一定的指導和變化,比如:一二年級的與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的書目,沒有圖畫書。新課標要求,第一學段的學生要讀哪些圖畫書,這又是新的內容了;《愛的教育》,原來是六年級上學期快樂讀書吧的內容,現在是第二學段的整本書閱讀任務了;《十萬個爲什麼》原來是四年級第二學期的內容,現在變成了第三學段;第三學段要求學生閱讀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等,相對降低了一些難度。五年級下冊的《西遊記》閱讀,課程標準說得非常清楚,這是第四學段的,而《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小學乃至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並沒有要求學生閱讀,相信統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的“我國四大名著”的閱讀,看來也要有所改變。隨着“雙減”政策的落地,學生的課餘時間明顯增多,我們學校積極營造書香氛圍,引導孩子們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在閱讀方面十分重視,不論是高年級的共讀一本書,還是低年級的特色閱讀記錄,每個年級都能根據學生不同特點,不同層次引導學生讀書,並將閱讀收穫及時記錄下來。我想經過小學幾年的積累和沉澱,無形中一定會讓孩子們有質的蛻變的。

另外,“2022版課標”將“文化自信”作爲重點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語文更加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感覺想要學好語文應該多積累,多薰陶中華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比如小古文、古詩詞等,語文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特別是小古文、古詩詞這種文學素養的提高,是需要從小培養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所以,不妨趁小學階段,學生有大量的時間,可以有計劃地引導孩子誦讀傳統文化知識,從課內外瞭解、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優秀的文化中徜徉。

總之,作爲一名教師,在新的課程指引下,我將繼續學習,領悟其精神,和學生共同成長。

篇九:202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

從“雙減”政策引發的熱烈討論,到最近剛剛落地的新課程標準改革,教育始終是個熱門話題。

日前,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了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語文等16門學科的課程標準。新的方案和標準將於今年9月開始實施。

家長也要學習一些兒童心理學、教育學知識,要以學習的心態對待孩子教育,陪孩子一起思考、一起輸出,匹配上教育改革的節奏,幫助孩子及時適應新課改目標。”此外,面對目前很多“雞娃”內卷的焦慮,家長也要調整好心態,助力孩子全方位發展。

新變化

新課標發佈之前,語文是衆多學科之一,新課標發佈以後,語文成爲“榜一”的存在。在課時量變化中,語文課時佔比高達20%-22%,列諸多學科之首,佔據了絕對C位。同時,新課標還規定了語文教學的4個版塊: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交流與表達、梳理與探究。語文核心素養課程,包括了文化自信、語文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國家第一次把“文化自信”這4個字,寫進了課標。

專家建議

語文與生活緊密聯繫的“大語文觀”,很久之前就已經提出了。語文學習,尤其傳統文化知識的積累,越來越重要。未來語文與各個學科的結合會更緊密,傳統文化知識也將糅合在學科中加以重點考查。

從教32年的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附屬中學語文教師高杭健認爲,新課標要求學生在基礎閱讀之外,還需增加整本書閱讀,必須要愛讀書、會讀書、多讀書,培養良好閱讀習慣。因此,高杭健建議家長在課外增加孩子的閱讀訓練。他表示,應該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強調讀書“每有會意”隨時記下來。

此外,寫作是一個人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過程,是現實生活,是真情實感,是合理想象,是自由、創意的表達。技巧、招式僅僅是外功,綜合素養纔是“內功”,“內功”深厚,可以無招勝有招,這是語文寫作的根本大法。“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高杭健表示,要想成爲寫作“妙手”,擁有生花“妙筆”,必須經受豐富深厚的生活歷煉,好好生活,用心觀察、體驗、思考、感悟、積累、實踐,是寫作、成長的必由之路。

作爲教育工作者,要有的放矢,尊重學情,從實際出發。貫徹新課標的理念,落實與課堂。

篇十:202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

一、存在問題

在我們的教學實踐當中,經常有三個問題:

1、教課文,滑向了泛語文的深淵

第一個問題是教課文。我們經常把課文誤當成教學內容,將課文中的思想內容當成語文教學內容。課文寫什麼,我們就讓學生學什麼,於是就滑向了泛語文的深淵。忘記了語文學科是一門讓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課程,是要學習語言運用的方法和原理。

2、做習題,陷入了應試的泥潭

第二個問題是做習題。將課文後面的練習題當成教學內容,只求正確答案,不問讀寫過程,陷入了應試的泥潭,偏重於讓學生做題、刷題,這些都不是我們語文教學的正確導向。

3、講要素,異化成了教知識

第三個問題是講要素。統編教材提出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並行的方式,很多老師在教課文時就圍繞單元的語文要素,學課文中的閱讀要素、寫作要素,

然後拎出來一個一個地教,分門別類地講。這樣可能會脫離學生的生活語境和語文實踐的需要,異化成了教知識。

文選型的教材,我們對上述的三個問題要引以爲戒,不能教課本,更不能異化成做習題和講要素,那麼我們怎樣正確地運用語文教材去學語文呢?

二、課文功能

王榮生教授在《語文課程基礎》這本理論書中指出:課程內容,教材內容,教學內容是三個不同的內容。義務階段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了語文課程的內容主題以及組織和呈現方式,它是結構化的。以往的語文課程標準沒有課程,只有課程目標,用課程內容來“規定教什麼”是一個難題。教材內容就是“用什麼來教”,現在我們是用課文來教。課文不完全是教學內容。課文中的一些語文元素纔是真正的教學內容,是需要語文老師通過解讀文本來進行發現、凝練以及確定的。理清了課文與教學內容的關聯,才能準確地定位課文的教學功能和用課文教語文的實踐路徑。

1、立足例子“舉三反一”

“舉三反一”就是在一篇篇課文裏藏着的語言文字運用規律,是通過多個例子來揭示的。你讀了很多篇課文,才知道原來文章是這樣運用文字來表達的。比如說我們讀古詩,通過讀了許多五言、七言律詩,體會古詩的音律節奏是什麼。語文學習也是通過一篇篇文章,歸納類似的語言現象,發現其中的語言運用規律,這叫“舉三反一”。“舉三反一”是兒童學習語文的基本邏輯,孩子認識事物都是這樣的。比如貓,通過看到大貓、小貓,各種顏色的不同的貓,在一隻只貓的接觸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進行抽象思維概括,最終確定這就是貓。學習語文與數學等理科不一樣,數學等理科是先有一個公式,原理講清楚透徹,然後學生運用這個原理去解決問題,這叫“舉一”。但是語文學科沒有這樣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它只有兒童語文經驗的積累,“舉三”是豐富兒童的語文經驗,“反一”是生長於個體的語文知識。所以我們提倡要多讀文質兼美的文章,學生自然對這些規律性的東西就有了自己的認知和領悟。

2、用好例子“觸類旁通”

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讀法,因爲不同的文體背後有不同的思維。比如詩歌是以想象、聯想爲主導的思維方式,那麼詩歌閱讀一定要用形象思維,才能辨別什麼是詩的語言,讀出詩歌的語言韻味;而議論文或者說明文是理性的邏輯思維,那麼在閱讀時就要運用理性的有條理的邏輯思維來閱讀。小說的閱讀重點是故事情節,所以需要預測與推理,才能從情節與細節中讀出人物的性格、作者的用意;散文重在情感的體驗與還原,才能從人、事、景物的描寫中讀懂作者的心思、作者的情感。所以“觸類旁通”就是要把課文的例子進行分類,一類一類地讀,發揮好例子的類化學習功能,觸類旁通,學生就越讀越會讀。

3、超越例子“熟能生巧”

語文學習要重視例子,但是不能停留於例子。例子不是學習的終點,而是學習的起點,讓學生從讀與寫兩個方面進行拓展。

一方面沿着課文的例子要讀開去,越讀越廣泛。比如讀《刷子李》不過癮,你就可以讀《俗世奇人》這本書,既豐富了精神世界,也熟練了閱讀技能。另一方面是照着課文的例子寫,運用例子中的寫作方法進行仿寫,甚至創編。比如你讀了課文,也可以像馮驥才先生一樣,將生活中特點很鮮明的人物寫下來,既提高了認知能力,又提升了寫作水平。這就是超越例子,熟能生巧。

三、教學要義

教材中的課文都是按照單元的方式來編排的,有的是按照課文的題材組合的,也就是內容;有的是按照文體組合;還有的是按照讀寫要素來組合的,比如閱讀策略單元和寫作單元。我們要充分發揮課文的教學功能,從單篇課文入手,緊扣教學的關鍵點來教,不求完整,但求充分。抓住單篇課文中最有價值的關鍵點,集中讓孩子學充分、學透徹,同時也要看到單元的訓練點。當我們的關注點是着眼於孩子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而不是應試時,就會發現孩子一個單元學一點,學生的整體語文讀寫能力就是完整的。

1、對準“這一類”

一篇文章的教學內容,找到相應的教學核心目標,圍繞這一類課文的文體特點與讀寫要素確定單篇課文的內容落點以及教學的實踐,然後可以嘗試將單元幾篇課文的教學的順序重新排列。

比如五年級上冊第6單元中三篇課文都是講父母之愛的,都是運用典型場景和細節來表達感情,單元閱讀要素是“體會場景和細節中的情感”。我們根據這個要素就可以確定每篇課文的教學落點。《慈母情深》的落點在“母親掏錢給我買書”的場景,用反覆的手法聚焦母親“直起背,掏出錢,彎下腰”三個細節,進而表達情感。《父愛之舟》的落點在父親爲“我”做的一切生活小事,聚焦在那隻小漁船,用了象徵手法。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落點是父母對“我”寫詩的不同態度,用了對比手法。三篇課文的細節和寫作的方法是不一樣的。把握每篇課文的落點,然後教學按照由易到難,從讀到寫的學習邏輯,再來重構單元教學。

2、參透“這一篇”

每篇課文的教學落點怎樣準確把握呢?

有三個方法:第一個方法是由表及裏。由字面的意思到字面背後的含義,需要學生去理解作者的真實意圖和思想感情。第二個方法叫由意及言。課文的語言形式及文本結構對學生來講是陌生的,教學的要義就是要學生揣摩作者遣詞造句的方法、謀篇佈局的策略,領會語言的魅力,所以語言與結構、語言與形式是語文教學需要着力的兩個教學支點。第三個方法叫由文及人。“文”是課本,“人”就是我們讀到的作者。學生通過讀文章,和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例如老舍先生《貓》當中的小腳印,在他眼中是一朵朵小梅花,透過這篇文章看到作家的生活情趣,我們要像老舍先生一樣來去愛生活,生活纔會更加美好。

3、上好“這一課”

教學要義第三條就是上好這一課,需要抓住三個點。

一堂課首先要確定起點,即確定學生閱讀這篇課文之前,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語文經驗,準確把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因爲孩子的起點都不相同,所以我們要把握我們的共性。

第二個,確定目標。這篇課文70-80%的內容學生可能知道,那麼接下來的20-30%內容,老師究竟讓孩子怎麼關注、怎樣理解,難點在哪裏,突破點在哪裏?學完後,語文能力、觀念,還有品格等方面,學生可能有哪些變化,老師怎樣才能夠把握這種提升?這叫終點。

第三個,確定關鍵點,即學生學習這一課可能會遇到的學習障礙。比如讀不懂的地方、體會不到的地方、感受不了的地方,我們要提供支持,可以設置階梯式的問題、提供輔助性的資料、代表性的範文,等等。教育的意義,就在於讓學生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每一課都應該讓學生有所變化。

四、因文而教

因文而教,什麼意思呢?課文是一篇一篇的,我們要思考怎樣針對這一篇課文,來教好語文,讓學生學好語文。我們可以轉換一個角度,這個“文”按照我們學生遇到的門類來進行學習。

(一)第一類:長文短教

在教材當中,安排了一些字數比較多,內容比較複雜的文章,給學生的閱讀帶來了一種考驗,那麼這篇文章怎麼教呢?怎麼讓學生學得更好呢?

1、長文的三大考驗:速度,記性,整體把握能力。

第一個是考驗學生的速度,很多學生讀書速度比較慢,這個目的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有規定每分鐘大概300字,那一篇3000字的文章,大概要在10分鐘之內完成。第二個考驗記性。第三個考驗學生的整體把握能力。

2、長文的閱讀策略:

(1)跳過不重要的生字詞,猜讀。

(2)忘記前面的一些內容,回讀。

這個在教材中它用它泡泡的方式呈現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策略。

(3)讀完一個部分停一停,緩讀。

你讀完一個章節,你停下來想一想這個章節,寫了什麼,這叫緩讀。

(4)讀完一段列個小標題,標讀。

列小標題,一段一個小標題,這個是我們教材當中提出來的一個策略,你要列一個小標題,用一個短句或者一個短語來標註,這樣你就能夠留下閱讀的痕跡,它可以幫助你理解,幫助你記憶。

(5)讀完全文和別人交流,議讀。

這是一種理解,可以從多個點思考。

3、《小英雄雨來》教學設計

一篇長文,我們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呢?可以設計哪些活動長文短教?我們以《小英雄雨來(節選)》爲例,這篇文章很長,三千兩百多字,那這篇文章怎麼分析?

第一個活動,列一串標題。這裏每讀一段,停一下,想一想寫了什麼,然後自己用一個標示把它表示出來,要讀得懂、記得住。這篇課文第一個部分是“雨來水性好”,第二個部分“雨來上夜校”,第三個部分“雨來掩護李大叔”,第四個部分“雨來被鬼子拷打”……每讀完一個部分,列一個標題,當然每個孩子唸的標題不一樣,然後我們老師就要比較哪一個孩子的標題更準確。我們讀過《小英雄雨來》這一部小說,原文也有一個一個的標題,也就是小說的目錄,這個小說的目錄和我們學生在閱讀中概括每一個部分的標題,有什麼區別呢?小說的小標題非常吸引人,讓人一看這個小標題就產生一種好奇心,急着想去了解發生了什麼事,作者列的標題爲的是吸引讀者,而學生閱讀這部小說裏的小標題是爲了幫助他理解、把握這篇小說的主要內容。所以目的不同,所列的標題也有所不同,每個孩子可以根據自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線索的把握來列標題,並非只有一個標題。第二個活動,講一個故事。把標題連起來講完整、講連貫、講生動,要注意的是標題和標題之間,怎樣才能夠連貫起來。不但要注意內容的連貫,還要注意語言表達的連貫,這是考驗我們學生整體把握的能力,以及語法表述的能力。《小英雄雨來》根據小標題,要被提示的是重要事件中的關鍵點,即課文中的出現的那句話“我是中國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這句話,這是雨來能成爲小英雄的精神的支柱,所以這句話是不能丟的。在概括的時候,可以省略掉很多其他內容,但是關鍵語句、關鍵細節不能省,否則主題、思想就不深刻,沒有靈魂了。第三個活動,提一個問題。哪些事證明雨來是個小英雄?這個問題從頭到尾每一個部分都涉及到。在這個過程中完善對雨來是個小英雄的理解,這樣雨來的形象就把握得更準確、更豐滿,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可以讓孩子思考什麼是英雄?從雨來這個小英雄再到知識英雄這個話題,那麼孩子就從《小英雄雨來》讀下去,不同的英雄、不同的故事卻有相同之處,那就是作爲英雄的本色了,這樣一句話就能串起來了,能夠加速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第二類:難文易教

維果斯基提出學生學習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已有的水平,一種是可能的發展水平,兩者之間的距離就其實是最近發展的區域。

1、難文的三種類型

難文是課文的理解難度高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支持。

難文有三類:第一類文言文,第二類含義深刻的散文,第三類議論文。如最難的課文——魯迅先生的《好的故事》,對學生來說有三大挑戰,第一個挑戰是文白相間,因爲此文章的寫作年代是文言文到白話文的一個過渡階段,所以有些語句裏面夾雜了文言文,甚至有文言文的語言句式,生澀難懂。第二個挑戰是背景複雜,《野草》完成於1924年到1926年,此時正處於魯迅人生的低潮期和革命動盪期。第三個挑戰是用意隱晦,文章中運用了大量象徵的手法,通過做的夢表達對現實的抨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2、難文的教學策略

(1)詞句熟讀:陌生的詞語、句式

多熟讀是一個非常簡單而有效的方法。越是難的課本越是要做到熟讀。

(2)資料鏈接:寫作背景;生活經驗;名家解讀

第一點:借用寫作背景。《好的故事》的寫作背景很複雜,將時代背景呈現出來,孩子們就能理解了。第二點:藉助生活經驗。生活中我們也有彷徨苦悶的時候,與文章共情就能遷移理解。第三點:藉助名家解讀。實在讀不懂的地方看看水平高的專家名家解讀,我們可能就會受到啓發。

篇十一:202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

通過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使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爲進行了反思,對教研活動的開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爲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這給我在小學語文教學上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語文新課程標準》注重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要求培養孩子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語文教學應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新課程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方式。新的語文教材將努力貫徹新課程的指導思想,引導他們自主學習。指導他們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並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來不斷地調整學習策略。語文教學中不只是單純的就課本而講課本,而應引導孩子們自主學習。指導他們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並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來不斷地調整學習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體現了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大前進。教師是這場改革的核心因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和身份的轉變是變化的重心。教師作爲唯一知識來源和傳授者的傳統地位已經動搖。而作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纔是教師諸多角色中最明顯、最具時代性的核心特徵。

教師要從傳統教學中的”傳授者”解放出來,進行角色轉換,成爲課堂教學的“促進者”。

一、加強學習,轉變理念。

新課程確立之後,如何才能達到”理念轉變成實踐”,教師自身的素質、能力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素養的提高,是課改成功的關鍵。所以,教師必須對《新課程標準》有個系統的認識。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要積極參加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舉辦的各種培訓,認真學習新課標,鑽研新教材,使之對課改有個明確的目標。新課程中,課堂開放程度更大了,孩子們的視野更廣了,孩子們在平等、自主的氛圍中愛思考,愛提問了。教師如果想做一個合格的教學引導者,組織者,那麼就必須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要不斷的加強學習,自我提高。

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營造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氛圍。

強調師生交往,構建互動的師生關係、教學關係,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當教師把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理解、寬容、關愛等人文因素注入課堂時,就會不斷領略到全新的體驗:學生“動”起來了,生命活力煥發出來了,良好的課堂氛圍使課堂教學出現了嶄新的變化,師生之間的心拉近了,老師成了學生的知心朋友。這樣的課堂組織有別於以前的“規矩課堂”。教師由管理者轉化爲引導者,由傳授者轉化爲促進者;學生則由接受者轉化爲主體者。角色的轉變使課堂雙邊活動活躍起來,教學也定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創設豐富的教育情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新課標要求教學的目的能夠促進不同水平的學生能得到不同層次的發展。要面向每個學生,顧及個體差異。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應服務於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灌輸一接受”這種傳統教學方式。教師應有意識地積極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等學習方法。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與小組成員交流暢自己的發現和感受,培養了學生與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從教學課文轉變成學生自我學習課文,探究和發現,解決問題。

四、注意正確的評價,給學生積極的心理以支持。

正確的評價應以激勵性評價爲核心。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進行評價。好的課堂,打動人的往往不是它新穎的設計,而是教師的個性化價值引導喚起學生的學習激情,給課堂帶來了積極的熱烈的氣氛。

篇十二:202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

今天有幸聆聽了關於新課標的解讀,思考良多。對於新入職三四年的我來說,上一個版本的課標還未分析透徹就緊接着迎來了最新版的。這的確是個不小的挑戰。

今年的新課標主要是在這些方面做了變化:

1、強化了育人導向。其實在語文教學中,我認爲育人功能是尤其重要的。我們都說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如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育人功能也是值得我明晰的地方。

2、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本次課程內容追求學生生活與語文實踐之間的融通。主要以學生的生活爲主。語文來源於生活,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慢慢會積累成學生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地改變自己的行爲,從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學業質量重點關注的問題更具有全面性,關注學生的階段性和差異性。同時也能促進教師的教學能力的提升和自身的專業發展。

4、增強了指導性。相信新課標的頒佈一定能爲教師提供更具體更細緻的指導,也能讓我的教學方向更加明確。

5、加強了學段銜接。其實每個學段的教學應該是有聯繫的,隨着年齡的增加,知識聯繫更加緊密,也更具有階梯性。從義務教育階段與普通高中的課表要求不難發現,知識之間都是緊密聯繫的,普通高中的要求更具體化。作爲一名語文教師,要熟悉新課標的內容,還需要多悟多思。如果將它作爲自己教學中的指導,我想對今後的教學工作大有裨益。

篇十三:202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

7月6號,我們聆聽了榮維東教授關於2022義務教育語文新課標的解讀。榮維東教授點明瞭當今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背景,把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解讀與實施分成幾個板塊進行講解,分別是:課程標準修訂核心理念、義務教育課程方案解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總要求、課程的基本流派及轉向以及課程實施幾個核心議題。榮維東教授梳理了語文課標修訂的總思路和主要任務,指出當前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國際形勢和背景下,機遇和挑戰並存。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依靠新型的綜合型、創造型人才,需要中國教育發生轉變。講座回顧了我國從60年代到21世紀教育目標的發展演變,並從核心素養的提出、內涵、擬解決問題和基本立場全面立體地介紹了我國當前教育的素養導向。榮維東教授對語文學習任務羣存在的問題和實施條件上的諸多制約限制進行了分析。榮維東教授還分享了多位一線教師的語文任務羣優質教學案例,並從學情分析、學習目標、主題情境、學習任務等方面進行了講解。

語文活動包括聽說、讀、寫、思多種實踐活動,這些實踐活動能夠溝通內部語言和外部語言,共同實現學生語言經驗和語言能力的發展,共同提高學生的語言品質。如果我們單純地以閱讀爲中心,其實是難以更好的實現語文教學的任務的,但是課程內容和教材編寫都是這樣的一種傾向,長期以來老師們的探索也沒有跳出用單元來作爲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的桎梏。從閱讀單元走向學習單元,迫切需要課程內容發生比較大的變化,課程內容的變化是引導教與學方式的變化,也是更好的實現語文學習規律和語文教學規律的關鍵的一環。這次課標修訂,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羣,要圍繞特定學習主題,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文學習任務羣有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和綜合性。可能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受到讀經講經語文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們非常習慣於用線性推進的方式開展教學,識字寫字、分析段落大意、瞭解文章的主題思想、分析文章的寫作手法,按照一個線性推進的過程來推進語言學習。在學習任務羣的課程內容組織形態下,我們更關注的是一個學習單元的構建。我們所研討的識字寫字、閱讀鑑賞、梳理探究、表達交流這樣的一個線性推進的語文學習活動,就變成了四個學習活動的一個互動推進的過程。

新課標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瞭解新課標的修訂情況對於今後從事實際的教學活動具有重大的意義。榮教授在講座中還列舉了大量生動的案例,有利於我們充分了解新課標的實施方法,新課標的真實導向就是讓核心素養平穩落地,真正合理的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通過此次線上講座,我深受啓發,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懂得了如何在課程教學中貫徹落實新課標教學理念。

對於教師來說,實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任重道遠,對老師們的語文教學提供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榮教授對於課標的解讀,爲我們打開了教學思路,也引導我們更好的領會新課標精神,精準把握新課標內容變化,在不斷的學習中不斷更新自己的語文教學理念,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而不懈努力。

篇十四:202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

2022版新課標中凝練了語文核心素養,語文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彰顯了語文課程獨特的育人價值。

說到語文核心素養中的“審美”,“形成自覺的審美意識,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是語文教育追求的目標之一,核心素養中再次提到“審美鑑賞與創造陶冶高尚情操”。我近期一直在關注語文課的板書,發現一堂優質語文課的板書真是“思維”與“審美”的完美結合。現在一些有審美情趣的老師,把“黑板”變做“舞臺”,展示自己的課堂亮點,這些“優質板書”,無一不是思維和審美的結合,這樣的美,是內外兼具的,不僅只是漂亮而已。“文學鑑賞”也是審美的活動,讓孩子在多元的品評中學會文字的鑑賞,文學的鑑賞,從而慢慢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各種體裁的文章,其語言都獨具特色。教學時,我們可透過課文優美語言的本身,抓住重點詞句,啓發學生揣摩,品味語言美;通過優美的文辭,讓學生審視高遠素雅的畫面,產生對自然美、風光美的熱愛,激發他們對祖國河山壯美而喜悅的感情。審美意識,均涉及語文的方方面面。意識決定行動。我們心中有這樣的意識,就會滲透到我們平時的語文教學點滴中。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精心挖掘教材中的美,引導學生品味和欣賞,讓學生感受美的薰陶,增強美的享受,提高他們的審美觀點,進一步促進全面的素質教育。

本文地址:https://www.zwhhy.com/zwzt/huati/1384779.html

  • 標籤: 小學語文 心得 2017全國2語文作文範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202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精選14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2022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心得【精選14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作文後花園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