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後花園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學習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13篇)作文

學習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13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9.64W 次

篇一:學習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學習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13篇)

《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無論是前言還是後面的每一節內容,都突出了數學課程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立足學生的發展,體現數學課程育人的價值。

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是讓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簡稱“三會”)。學生能:

(1)獲得適應未來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2)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繫,在探索真實情境所蘊含的關係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運用數學和其他學科的知識與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3)對數學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慾,瞭解數學的價值,欣賞數學美,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質疑問難、自我反思和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

新課標在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方面的更新傳遞了新的教育信號。作爲一線教師,只有準確理解和深入領悟新課標修訂的變化,特別是課程內容裏面的學業要求和教學提示,才能明確課堂教學方向,才能真正意義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有效實現減負提質,從而推動基礎教育教學的深入發展。

一、由“內容”到教和學,指明瞭教學方向

2011版的課程標準在課程內容部分只有單純的內容,而新課標增加了學業要求和教學提示,並結合附錄部分的實例爲數學教學指明瞭方向。

以二次函數爲例,在內容要求上刪減了一些直觀探索、簡單表述,增加了對知識的運用和知識間關係的理解。

內容要求突出學生能力:能畫二次函數圖象,會求二次函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並能確定相應自變量的值,知道二次函數係數與圖象形狀和對稱軸的關係,二次函數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間的關係。

學業要求部分結合了2011版的內容要求:會通過分析實際問題的情境確定二次函數的表達式,體會二次函數的意義;會用描點法畫出二次函數的圖象,會利用一些特殊點畫出二次函數的草圖;通過圖象瞭解二次函數的性質,知道二次函數的係數與圖象形狀和對稱軸的關係。會根據二次函數的表達式求其圖象與座標軸的交點座標;會用配方法將數字係數的二次函數的表達式化爲y=a(x一h)2+K的形式,能由此得出二次函數圖象的頂點座標,說出圖象的開口方向,畫出圖象的對稱軸,得出二次函數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並能確定相應自變量的值,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知道二次函數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間的關係,會利用二次函數的圖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教學提示:函數的教學,要通過對現實問題中變量的分析,建立兩個變量之間變化的依賴關係,讓學生理解用函數表達變化關係的實際意義;要引導學生藉助平面直角座標系中的描點,理解函數圖象與表達式的對應關係,理解函數與對應的方程、不等式的關係,增強幾何直觀;會用函數表達現實世界事物的簡單規律,經歷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的過程,提升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發展應用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數學知識與實際的結合,讓學生在實際背景中理解數量關係和變化規律,經歷從實際問題中建立數學模型、求解模型、驗證反思的過程,形成模型觀念;要關注基於圖象的函數想象;能在比較複雜的情境中,提升學生髮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有邏輯地表達與交流的能力。

二、由“瞭解”到“理解”,突出教學方式的改變

仔細比對2011年版課標和2022年版,我發現很多要求由原來的“瞭解”變成了“理解”,幾何部分也多了一些“探索和證明”,這說明新課標更重視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

大家都知道數學是抽象的,特別是很多概念,大多是“一般地,形如XX形式的XX叫做……”,新課標也強調抽象,但在抽象的基礎上強調了抽象結構,讓我們不僅要知道研究對象是什麼,更要重視研究對象的性質是什麼。

新課標在課程實施部分的教學建議在理念上強調核心素養,要豐富教學方式,重視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我們的教學要改變過於注重以課時爲單位的教學設計,推進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體現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以及學習內容與核心素養表現的關聯。”“雙減”政策下多次提到要進行單元作業設計,所以我們在平時備課時要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要能夠對教材進行合理整合,結合學情進行單元作業設計,這樣更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

三、由“猜想”、“感悟”到“積累”,用實例說明數學育人的方向

在初中內容的教學實例中,新課標在每個例子的最後都有一個簡短的總結,總結了學生通過此例的教學可以達到的目標。如例64“負數的引入”最後總結:“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體會我國古代數學家在數學上的貢獻,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其實這一點也說明了在平時教學中要加強數學閱讀素養的培養。例67“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係數的關係”在得到韋達定理後總結“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感悟符號表達對於數學發展的作用,積累用數學符號進行一般性推理的經驗”。又如例78“推理過程的邏輯”在說明推理過程後,遷移到“針對三角形,可引導學生思考類似的問題,猜想一般多邊形的規律,然後想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想”。

這些實例也告訴我們一線教師,我們的數學教學要立足學生核心素養髮展,注重學科間的聯繫,啓發、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數學的方法和應用數學的能力,努力體現數學育人的價值。

總之,新課標的變化之處和教學建議,明確指出教師教學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要整體設計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式,提升課程科學性和系統性。新課標的出現必將會帶來新一輪課堂教學改革,也爲教師們今後教學指明瞭方向,所以老師們一定要順勢而爲,積極投入其中,認真研讀。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必須與時俱進,我們,師者,更需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活動與評價,爲學生未來的發展助力。

篇二:學習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源於對現實世界的抽象,通過對數量和數量關係、圖形和圖形關係的抽象,得到數學的研究對象及其關係;基於抽象結構,通過對研究對象的符號運算、形式推理、模型構建等,形成數學的結論和方法,幫助人們認識、理解和表達現實世界的本質、關係和規律。

數學不僅是運算和推理的工具,還是表達和交流的語言。數學承載着思想和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基礎,在社會科學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數學的應用滲透到現代社會的各個方面,直接爲社會創造價值,推動社會生產的生產力的發展。隨着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的發展,數學研究與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數學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維、科學精神和促進個人智力發展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當具備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承載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素質教育的功能。義務教育數學課程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學生通過數學課程的學習,掌握適應現代生活及進一步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激發學生數學的興趣,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合作交流的意願;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形成和發展核心素養,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新課標主要凸顯了“四個深化”。一是核心素養爲導向深化學科育人目標。數學學科的“三會”核心素養,細化到小學學習階段的11個,初中階段的9個核心詞、關鍵詞貫穿於課標中的字裏行間,形成清晰、有序、可評的課程目標;二是核心素養爲導向,深化了結構化教學內容。教學課程的四個領域有了部分內容的調整和整合,教學內容更注重結構化,尤其在“綜合與實踐”領域,更加關注知識轉化爲素養的教學內容的選擇。三是核心素養爲導向深化了學習方式變革。四是以核心素養爲導向,深化了學業質量的新要求。此版課標首次將“學業質量”加入其中,明確的指出學科質量的要求就是爲了素養的達成。

爲此,要求我們數學老師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不斷學習,持續創新,學習好課改後的內容,豐富自身,提高自身素質,緊跟時代改革的步伐,在行動中履行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篇三:學習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在新課標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學生的學是首位,核心素養的落地是首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被認爲是知識傳授者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命運共同體”,創設師生“對話”的情境,使學生體驗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寬容,形成自主自覺的意識、探索求知的慾望、開拓創新的激情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轉變思想,成爲堅持終身學習的教師。教師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任教多年的骨幹教師,原來的經驗可以是我們深厚的積澱,現在我們要做的是與時俱進的轉變;新上崗的青年教師,更是要有一顆學習的心態,在新課標的春風裏腳踏實地的做好。教師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學習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提高各種能力,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自己教出的學生也要會學。

篇四:學習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新《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與傳統的教學觀念相比,教師這一教學過程中的關鍵性角色的定位發生了重大改變。那麼,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充分發揮課堂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在自身認知、心理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通過主動探索、求知的學習活動,真正理解並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並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健康的品格與愛好呢?張金麗老師展示了兩節優秀的課例。其中一節學習《圖形的運動——平移》這一課中,這位老師的設計非常精彩,循循善誘,娓娓道來。這位老師設計了兩隻可愛的小螞蟻扛着一根薯條齊步往前走,把薯條看作一條線段,兩隻螞蟻看成兩個點,觀察薯條的位置變化。在有趣的情境中,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掌握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可以看出,在整節課中,學生是在快樂中學習的,他們通過自主思考,探索中完成的。我也在反思我的教學是否也做到了給足時間給學生思考、探索、以及表達。以教學《認識七巧板》一課爲例。首先讓學生欣賞生活的以不同形狀拼成的動物、建築,感受生活中的數學有趣之處,感受生活中的數學之美。緊接着引出課題《認識七巧板》,讓學生觀察手中的七巧板,小組交流。學生通過自主思考、探索、動手實驗,將七巧板分成幾大類。再引導學生觀察每一類的特點。最後讓學生髮揮主觀能動性,自己動手設計出有趣的圖案。把課堂還給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發展個性,這纔是真正的教育。

篇五:學習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聽了幾位專家對數學新課標的解讀,我對核心素養的內涵、課程目標要求、課程內容設計思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認識與思考。

一、理解“三會”、遵循“三性”

數學核心素養強調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三會”的表述在不同時段的表現是不一樣的,而每種行爲特徵的表現又有關係,它們都遵循內涵一致性、表現階段性、表述整體性。核心素養統領的課程內容結構化核心要義在於課程內容整合中落實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基本目標,特別體現核心素養的“三性”。

二、結構整合、落實課標

學習課標是爲了落實課標,把新理念新要求帶進課堂。落實新課標途徑分爲:學科內部的整合、學科之間的整合,因此我們更要關注整體把握核心知識,落實數學核心素養,在平時的教學中一是要對數學學科內容進行結構化的整合,以結構化促進內容的整體把握,二是改進課堂教學方式,以“主題”統領,實現深度覆蓋,促進融會貫通。

三、發展素養、學會學習

吳正憲老師提到數學教育的重要目標是幫助學生形成伴隨一生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之會想事、會做事,這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根本所在。的確,培養核心素養的數學教育應是注重真實情感的發現、提出、分析、解決問題,注重在禮節性學習的基礎上建立整體知識結構,注重學生能力的遷移,培養學習力,使之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減負提質增效,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篇六:學習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我利用暑假時間認真學習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通過學習,我對2022年數學新課標修訂的背景和要點,新課標的理解與表達,課程標準內容的變化和相應的教學建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意識到修訂後的課程標準的主要變化有:一是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二是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三是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四是增強了指導性。五是加強了學段銜接。我認識到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要結合現實生活,使學生在心中建立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天然聯繫,感受數學的力量,體驗數學的有用性與挑戰性。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基於數學核心素養進行教學。核心素養有三點: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其實這三點歸根結底就是要發展運用數學知識、數學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同時,2022年的數學課程標準在原來的“雙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提出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強調一個學生不僅要獲得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特別是積累數學思維和做事情的經驗。同時,爲了培養創新型人才,在傳統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又加上了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這樣就把傳統的“雙基”拓展到“四基”,“兩能”拓展到“四能”。“雙基”“兩能”是傳統教育關注的結果性目標,而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是過程性目標,這個目標的實現是需要學生參與其中的教學活動才能實現。只有經過自己的思考才能學會思考,只有自己參與做事情,才能學會做事情。孩子們長大後,不管將來從事什麼工作,每個人頭腦中的數學精神、數學的思維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等都會隨時隨地發生作用,令他們受益終身。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通過數學課程的學習,掌握適應現代生活及進一步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觀察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行業,對人的素質要求有着共同之處:具備嚴謹的工作態度,具有善於分析,歸納總結,綜合比較,分類評析,概括判斷的工作方法,這一切都是在數學思想的滲透中得以培養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一些基本數學思想和積累一些基本活動經驗,不僅能使學生領悟數學的真諦,懂得數學的價值,學會思考和解決問題,還可以把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及智力的發展有機地統一起來。因此,作爲一線教師,我們一定要認真研讀數學課程標準,準確把握教學的方向和依據,明確教師該教什麼,教到什麼程度,學生要學什麼,學到什麼程度。教師在備課工作中要對自己新學期所教學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心中有譜,明確自己的教學方向和深度,並在實際教學中嚴格執行,使孩子們真真成爲學習的主人,在學習過程中學有所獲,學有所用。

篇七:學習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數學核心素養是通過數學活動逐步形成與發展的正確價值觀,思維品質與關鍵能力;反映了數學學科的基本特徵及其獨特的育人價值,是現代社會公民素養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核心素養具有高度的整體性、一致性和發展性。包括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其中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眼光主要表現爲抽象能力(包括數感、量感、符號意識)、幾何直觀、空間觀念與創新意識。

義務教育階段,在數與代數領域抽象能力主要包括數感和符號意識。初步體會數是對數量的抽象,感悟數的概念本質上的一致性,形成數感和符號意識。新課標修訂後,關於數感和符號意識,在不同的學段,學業要求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第一學段的要求是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說出不同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數值;能用符號表示數的大小關係,形成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意識。如例1所示:

例1:將數50、98、38、10、51排序,用符號“”表示。用大得多、大一些、小一些、小得多等語言進一步表示它們之間的關係。

我們知道,數的最基本的關係是大小關係,通過排序可以考查學生對大小關係以及其傳遞性的理解。通過用不同的排序方法,讓學生感悟選擇方法的過程,引導學生表述排序方法的操作過程,幫助學生積累思維的經驗和做事的經驗;用恰當的語言表述大小關係的程度,體會大小關係的傳遞性,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形成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意識。

第二學段的要求是能結合具體實例解釋萬以上數的含義,能認、讀、寫萬以上的數,會用萬、億爲單位表示大數。能計算兩位數乘除三位數。能直觀理解小數和分數的意義,能比較簡單的小數的大小和分數的大小;能進行同分母分數的加減運算和一位小數的加減運算。在本學段,數的認識包括整數、小數和分數的認識。我們知道整數的計數單位是個、十、百等;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等,分數的計數單位是分數單位。也就是說,我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到計數單位是構建數的基礎,數的概念具有一致性,以此來發展學生的數感。如例2所示:

例2:比較1/2和1/3的大小。

把兩個同樣大小的圓平均分成三份和兩份,通過比較一份面積大小的方法,直觀理解分數的大小。然後,進一步把兩個圖都平均分成六份,通過1/2=3/6,3/62/6,2/6=1/3,所以1/21/3,理解分數單位之間的關係,知道只有在同樣的單位下才能比較分數的大小,使學生明白這個法則和整數是一致的。

第三學段的要求是認識自然數的一些特徵;能用直觀的方式表示分數和小數,能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和兩個小數的大小;能進行小數和分數的轉化。能在現實情境中運用小數和分數解決問題;能用字母表示數,理解常見的數量關係,進一步發展符號意識。用字母表示數量關係是本學段的教學重點,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設計合理的現實情境,引導學生會用字母表達現實情境中數量的關係、性質和規律。如例3所示。

例3:

(1)小敏原來有5張卡片,朋友又送給地一些,你能用帶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小敏現在卡片的數量嗎?

(2)我們學習過一些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還學過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律,你能用字母表示這些圖形的面積公式和運算律嗎?

(3)如下圖所示,小華依次畫了一組有規律的圖案,試着用帶字母的式子表示第n個圖中基本圖形的數量。

這三個問題都涉及用字母表示數。教學(1)時可以先從具體數量入手,如果送給地1張、2張、3張該如何表示,現在不知道朋友送卡片的具體數量,因此小敏現在卡片的數量可以表示爲5十a,其中的字母a表示一個不確定的值。教學(2)時,要讓學生探索用字母表示面積和運算律的過程,感悟用字母表達所得到的結果具有一般性。教學(3)時要讓學生經歷用字母表示變化規律的過程,培養抽象能力和符號意識。第一個圖有4個基本圖形,第二個有7個,第三個有10個,每次增加3個,以此類推,第n個圖案有(3n+1)個基本圖形。

學業質量是學生完成相應學段數學課程學習任務後,在數學核心素養方面應該達到的水平及其表現。學業質量標準以核心素養及其表現、課程目標以及學段課程內容要求、學業要求爲依據,是針對學生學業成就表現的總體刻畫,用用以反映學段課程目標與核心素養要求的達成度。

篇八:學習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通過對數學課程標準的學習,下面來談一下我的感受:

一、領悟教育理念和新的總目標。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教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總目標由原來三個方面(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的具體闡述變爲現在的四個方面(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具體闡述。《2011版數學課程標準》在原有“雙基”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提出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的要求。即“四基”基礎知識、技能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從“雙基”到“四基”有兩個理由,一是教育理念的體現。二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要求。《2011版數學課程標準》把原有“兩能”轉化成“四能”。進一步提出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二、教師要進行多元化的評價。

新課標指出:“要關注學生學的的結果,也要重視他們的學習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評,也要關注他們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每個學生的基礎是有異的,學習數學的進程也會有差別,如果用同一個標準去衡量評價學生的學習,必然要製造出許多的失敗者。

學習新課標,就是爲了更好的進行新課改。教學方式變了,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變了,認識這個變化,接受這個變化,適應這個變化,才能和學生一起實施教學的改革,共同實現基礎教育改革的目標。

篇九:學習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2022年4月頒佈新課標後,我認認真真進行了閱讀。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並要求教師實現角色轉變,由傳統的以講授爲主導的教學轉變爲提倡以探索和引導發現的教學。

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化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更要發揮數學在培養理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作爲一名初中數學教師要遵循新課標,上好每節課。

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不再是以教師爲主體的單邊的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交流,交往互動,相互溝通,相互補充的過程;是學生圍繞着教師設計的課堂這條主線,思維高速運轉,不斷髮展,不斷成熟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學生應有能力的提高,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成就感的喜悅,創新思維火花的迸射。

課堂教學要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的變化,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數學教學要關注個體差異,促使發展,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學同樣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穫,既要保證學困生能學得進去,要保證基礎學生的整體發展,更不能壓抑尖子生的個性及特長,教師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要通過多種途徑及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要,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

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對新課改,課堂上要放下“架”,讓學生喜歡你,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尊重學生的人格,努力形成新型的、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爲中心,以提升學生的全面發展爲宗旨,這纔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認真上好每節課,使得我的每個學生在每節數學課上都能有所收穫,既學到數學知識,又獲得能力的提高,思維的發展,數學思想的形成,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

篇十:學習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課程標準是教師教學的基礎,通過這兩次兩位教授的解讀,我從中也受益匪淺。數學的培養重點在於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而不單單只是注重算的結果,之前教學中往往忽視學生對於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而把重心放在學生是否學會計算,計算結果是否正確等方面。經過學習之後我真正的明白了學生要經歷算理和算法的探索過程,纔能有所感悟,通過做題慢慢形成數感,對同一類型的題形成建模,最終變成自己的一種能力。雖然要經過漫長的體驗過程但是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卻是不可言喻的。

其次便是數學中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通常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緊抓的便是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在考試中反而失分問題很嚴重。

其原因在於沒有透過表象看本質,問題解決存在四個步驟教師要善於引導;第一你看懂了什麼?第二你是怎樣想的?第三你是怎樣列式的?第四解答正確嗎?運用數學語言來說第一步相當於閱讀理解第二步就是分析數量關係,第三步列式解答,第四步回顧反思。通常會把第三步看作重點,往往省略其他三步,殊不知每一步都是不可或缺的。

通過對課程標準的進一步理解,改變了自己之前淺薄的教學觀點,要尊重學生的心裏發展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運用直觀的操作方法+貼近生活的基本事實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學會數學知識,通過不斷學習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促使更多的學生愛上數學,發現數學的魅力。

篇十一:學習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2022年4月21日,《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正式發佈,將於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相比於《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本次課程標準修訂之後主要在“結構體例”“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課程實施”“附錄”等八個方面存在較大的變化。

數學的本質是:數學源於對現實世界的抽象,通過對數量和數量關係、圖形和圖形關係的抽象,得到數學的研究對象和關係;基於抽象結構,通過對研究對象的符號運算、形式推理、模型構建等,形成數學的結論和方法,幫助人們認識、理解和表達現實世界的本質、關係和規律。”這一具體闡述幫助我們很好地認識數學的本質,明確抽象、推理、建模是數學發展的三個基本思想,“通過抽象,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數學的概念和運算法則,通過推理得到數學的發展,然後通過建模建立數學與外部世界的聯繫。”

一、夯實老內容,領會新導向

通過學習不僅夯實和重溫了課程標準的老內容,更是解讀了2022版新課標的新增內容和導向。課程標準從2001年出版到2011年出版,再到今年的2022年出版,基本上每十年改一次。今年新出版的新課標的指導思想中的基本理念和結構特徵,與2011年版的還是有不少的變化。在基本理念中體現了“逐步形成適應終身發展需求的核心素養”,要設計體現結構化特徵的課程內容,重點對內容進行結構化的整合。在探索激勵學習和改進教學的評價中,要通過學業質量的標準的構建,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養的具體表現,形成階段性評價主要依據。2022年的新課標主要有三大變化:

(1)從“被動”走向“主動”:“數學課程能使學生……”數學課程作用於學生,而“學生通過數學課程的學習……”以學生爲中心,學生在主動學習中發展。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本人在參與數學活動中逐步發展、形成的。

(2)從“雙基”走向“四基”:“2011版課標”在課程性質中要求學生掌握“雙基”,在課程目標的總目標中提出“四基”,而“2022版課標”在課程性質中要求學生掌握“四基”,是“2011版課標”的繼承與發展,也是對“四基”目標的明確與強調。

(3)從“成才”走向“成人”:“2022版課標”在前言中強調“隨着義務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從‘有學上’轉向‘上好學’,必須進一步明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優化學校育人藍圖。”將“2011課標”中的“義務教育的數學課程能爲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奠定重要的基礎。”詳實爲“形成和發展核心素養,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爲學生奠定“成人”的基礎。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發現新課標並不是高不可及的“高大上”的標準,平易近人的馬雲鵬教授結合吳正憲老師的實際課例,把專業理論化成通俗易懂的概念,爲我們講解內容結構化的教學變革。結合實踐來解釋主題結構化的意義,從吳老師有關“小數”的課例中入手研究,來詮釋:“結構化突顯內容的關聯性,有助於知識與方法遷移,促進核心素養形成。”強調內容結構化就是對學習內容的整體理解,對學生學習的整體把握,從基於單元的整體分析,對關鍵內容的深度探究,再通過核心概念的感悟,和知識與方法的遷移,促進學生整體發展,逐步形成核心素養。特別介紹了具有整體設計思路與內容結構化有密切關聯的教學設計的理念和框架,強調了深度學習和單元整體教學可作爲實現課程內容結構化的路徑。與吳正憲老師的課例相結合,詳細講解了以下四個方面:1。理清單元與學習主題的關係。單元就是以單元爲形,學科本質爲魂,基於學科本質來分析、確定核心概念。“大單元”或者是“系列單元”是基於自然單元形成的主題的核心概念,單元之間和內部都有知識的關聯。2。確定單元中的關鍵內容。更好地體現核心概念的內容,其中關鍵內容就是指向核心素養。3。指向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它是基於學生的基礎和前概念。4。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它就是組織圍繞關鍵內容的學習活動。

三、新名詞的解釋

我們老師往往糾結於專業術語的新名詞,困惑於他人對教學的初步結論。馬教授寥寥幾句就能化解心中困惑,不得不佩服專家的高視角和豐富的研究積累。比如什麼是“整合思想”,馬教授強調“就是改變過於注重以課時爲單位的教學設計,推進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體現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以及學習內容與核心素養表現的關聯。”在覈心素養的內涵與階段表現圖中,使我們更加了解到了,在小學階段,更多的體現的是培養學生的“意識和感受”,在初中階段,更多的培養的是其“能力與觀念”。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通過本次學習,讓我對新課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雙減”背景下新課程標準的頒佈,讓我們課程改革的內容、形式、方法等向着縱深延伸。作爲一線教師,更應該加強學習,進一步研究新課標的變化,緊跟課標步伐,提高自我修養,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篇十二:學習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聽了史寧中教授關於2022年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解讀,受益匪淺,對一些之前不是特別明白的地方,也更加清晰了。

在教育教學中,凡有利於學生髮展,有利於促進學生成良好的情感與價值觀的數學內容就是有價值的數學。而數學內容的價值並不完全在教材中靜態地呈現,它需要教師去思考、去捕捉、去開發,然後通過教學活動動態地滲透。因此,教師對教學的把握顯得很重要。教師不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應成爲教材的重組者、開發者,要能最大限度地開發並體現教材的價值。

抓好“四基”是發展學生數學的關鍵。數學核心素養主要由三方面構成:(1)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2)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3)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因爲,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在實際操作中去體會數學,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爲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篇十三:學習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這幾天剛好聽了張紅娜老師對於課標的解讀,結合自己的理解,我想談幾點自己的感悟:

張老師的講座中提到課堂中應鼓勵學生有“真表達”:敢表達(膽識)、願表達(意願)、會表達(能力),這與新版課程標準中提到的: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是一致的。小學階段,所有隱性的數學語言,模型思想,到了初、高中以後就會轉化爲學生外在的學習能力。想一想自己的課堂中,有時候爲了節約時間,直接替代學生表達,對學生的不規範語言選擇性採取了忽視,沒有足夠的耐心去讀懂學生的語言,而使學生失去了表達的興趣,長此下去,學生的獨立思考、表達能力怎會提高,而時間真的節約了嗎?在該用力的地方沒有用力,得不償失!

新版課程標準中做了幾點改變:從關注“我要講什麼、我怎麼講”改爲“學生學什麼,學到什麼程度”;教學目標的敘寫從“使學生…”“讓學生…”的陳述到“學生怎麼學,學到什麼程度”對標評估;學情分析,從質化分析走向量化分析。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所有的課堂活動都應圍繞學生來組織,這就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提高課堂效率。

吳正憲老師曾說:“童年生活是人生中重要的經歷。每個人只有一次童年,一次小學生的生活。我們做教師的要小心呵護,倍加珍惜,讓每個孩子的童年都充滿幸福和歡樂。”我想,作爲教師,我們唯有不斷地提升自我,修煉自我,才能更好地承擔起教書育人的使命。

本文地址:https://www.zwhhy.com/zwzt/huati/1383892.html

  • 標籤: 心得體會 從小學用典心得體會600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學習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13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學習2022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精選13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作文後花園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