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後花園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讀後感作文 > 汪曾祺願少年乘風破浪讀後感(精選6篇)作文

汪曾祺願少年乘風破浪讀後感(精選6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11.51W 次

篇一:汪曾祺願少年乘風破浪讀後感

汪曾祺願少年乘風破浪讀後感(精選6篇)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題記

與好友談起汪曾祺先生。

她問:“你覺得汪老是個怎樣的人?”

我笑答:“是個熱愛生活、至真至性的老頭兒。他會親手種葡萄,會將梨花瓣子想象成是月亮做的。他愛吃,愛玩,愛逛菜市,還愛結識些有趣的人。他在《鬧市閒民》中將一個抱膝看街的老人比作莊子,可我覺得,他纔是活莊子。”

她呷了口茶,慢條斯理地開口:“你或許忘了,他亦飽經苦難。”

我胸中一凜。

回去後又翻了遍《願少年乘風破浪》,這才發現,他作樂的背景,是日寇轟炸下的昆明城,是物質匱乏的西南聯大,是進行勞動改造的大青山……他在苦難處放歌,於滄桑中寫下牧歌般的詩篇。

我此刻才恍然大悟,原來真正的汪老,是隨遇而安,天真淡然。

縱觀歷史,不乏如汪老般處變不驚者。恬淡是什麼?是孟浩然終身不仕的把酒桑麻,是劉禹錫變法失敗的晴空一鶴,是蘇子瞻遭貶黃州的竹杖芒鞋,亦是張岱雪日出遊的孤高自賞。他們每一個都歷盡磨難,可無一人在苦痛中零落成泥,他們糞土千金與王侯,尋一方幽境,任心靈翩飛,開出如高山晶瑩雪般的花。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這是李太白參透世事後的感悟。我們雖不必學其浪遊隱居,然其恬淡之意當成爲我們精神的座標。且看那清朝的沈復,一生碌碌無爲,屢遭變故,卻留名千古,爲何?憑的就是一份恬淡。他生於富貴門第,早年與妻子芸娘情深意篤,詩酒風流,芸娘曾言:“布衣菜飯,可樂終身。”這未嘗不是沈復心中所思。後因誤會被逐出家門,他亦在旅居中覓得人生真趣,結詩社,煮美酒,賞百花,快活似神仙。《浮生六記》中不乏悲傷之言,然他僅用一卷“坎坷記愁”,何嘗不是他的淡然,他的快意恩仇?

由此觀之,恬淡是一種灑脫的生活態度,擁有它的人便可張開翅膀飛翔。每個人都有翅膀,沈復的翅膀裏便藏着陳芸,花草,詩畫與天地山水。

“寧作我,豈其卿。人間走遍卻歸耕。一鬆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金戈鐵馬一生的辛稼軒最終還是選擇了放下,吟出歸隱的散淡詩句。又見那詠絮之才李易安,繾綣淒涼之餘不乏豪爽恬淡。她於日暮泛舟溪亭,驚起一灘鷗鷺;於宿醉後的清晨探問卷簾人,憐惜海棠綠肥紅瘦。然最令我動容的是她嘗過艱苦後的淡然。大觀元年,趙明誠身陷牢獄之災,釋放後被奪官位,重回白衣,於是兩人前往青州故里,開始閒居。李易安於《金石錄後序》裏記述了歸來堂的十年光陰,室內有藏書萬卷,爐中有新茶正沸,案几有鮮花不絕,堂前有翰墨飄香,她與趙明誠沽酒換詞、賭書潑茶的情事更成了無數文人的心之所往。“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容若便引此典祭奠戀人。

由此觀之,恬淡處世很簡單,只需不計得失,不貪名利,便可孕育出一朵梅花。每個人的心裏都有梅花,李清照的梅花裏便含着詩詞,新茶,醇酒與金石字畫。

談回汪曾祺先生,他於《願少年乘風破浪》中所寫的或許不止於自己田園式的生活,還是一顆隨遇而安的心,更是一份對少年人的諄諄教誨。他寫道:“你的家人、你的老師、你的學校、你的朋友、你看的書、你走過的路、你的每一次挑戰與挫折,都決定着你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你。”汪老所希望的,便是我們成爲瀟灑恬淡之人,只有這種性格才擋得住風雨,才能乘風破浪。

很喜歡小說中的一句話:“知世故而不世故,處江湖而遠江湖,世事洞穿,天真不泯。”與諸君共勉,願你我都能作個閒人,都有勇氣吟一句“歸去來兮”。

篇二:汪曾祺願少年乘風破浪讀後感

他,出身封建家庭,本該墨守成規,但卻童心十足;他,歷經烽火狼煙,學業從未懈怠,習得大家風采;他,晚年俗事繁雜,但終能自得其樂。他——汪曾祺先生,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華茂春鬆、清風拂面一般的獨特存在,一本《願少年乘風破浪》彙集汪老先生大半生的點滴回憶,朝花燦爛,夕拾依然,讀來仍是墨香如舊。

父子天倫流年歡笑

當我們走進書中汪曾祺出生的舊式家庭裏,會看到汪父慢慢敷染出曉色、畫工筆秋菊,會聽到年少的汪曾祺以高亮甜潤的嗓音唱一出《硃砂井》,甚至還會聞到厚密濃郁的松香——那是父親在給心愛的胡琴滋養弓弦……一派融洽,又平添了雅趣和瑣碎的煙火氣,難怪汪父說出了那句名言:多年父子成兄弟。這樣一同發掘生活樂趣的父子,不是正如忘年交的兄弟嗎?也難怪汪老先生一生平和、從容,正因童年對他在思想境界上的滋養,如同一汪清泉,緩緩流淌。

在充滿歡笑的流年中,父親旁觀汪老先生作畫的場景尤爲細膩動人。幼時的作者尚未習得寫意畫的真味,只重顏色燦爛鮮豔,但父親從不批評指責。當年邁的汪曾祺回憶時,察覺自己是因爲生活閱歷不夠,欣賞水平拘泥於畫本——這種體驗是很寶貴的,而且也不是年少時靠教育就能完全領會的。所以,汪曾祺也懂得了教育中“潤物細無聲”的妙處。在之後和自己的兒子產生觀念分歧時,不是一味針鋒相對,樹立家長權威。而是設身處地替晚輩考慮,這種平易近人、尊重又平等的父親,真是難能可貴。甚至汪曾祺還能坦然倡議:“兒女是屬於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在,和他們的未來,都應由他們自己來設計。”每當讀到這句話,我都忍不住擊節讚歎他的豁達與睿智。

名士風采聯大歲月

伴隨着毛澤東《沁園春》中的詞句“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我們穿過歷史無情的硝煙,和汪曾祺來到了西南聯大求學時期的崢嶸歲月。我曾經看過一部名爲《無問東西》的電影,被裏面師生一起“靜坐聽雨”的淡然沉靜打動,也知道了在西南邊陲,有一羣名士,爲了祖國後輩的教育薪火相傳,不畏艱險,披荊斬棘。再結合汪老先生書中的回憶:率真有趣的同窗們,個性不一的前輩們,自由、開放的學風,都讓我心生嚮往。我想,那一定是戰火之中,華夏民族希望的火種的所在地。

學者們各有各的風采:劉文典先生講《莊子》時的引經據典;羅膺中先生講杜詩時的熟稔於心;唐立庵先生用無錫腔調念小令……但最讓汪曾祺佩服的還是性格堅毅、文采斐然的聞一多先生。他說聞先生的課具有“思想的美,邏輯的美,才華的美”,這樣的總結充滿了對學者的敬畏。再加上汪曾祺甚至直言“聽這樣的課,穿一座城也值得”,我忽然明白了他對知識的渴求,那是戰爭年代仍未放棄的堅定信念,是代表着一代代中國人傳承民族文化的信念。

書畫自娛老有閒趣

汪曾祺先生評價自己是一個“中國式的抒情的人道主義者”,我認爲非常中肯,他歷經慘痛的文化大革命,更加珍惜身邊普通、平淡的美和不易察覺的詩意,他帶着溫情脈脈的眼光在年老時的歲月裏看書、,品詩、作畫,再用一支充滿靈氣的筆寫下情意盎然的文字,這樣的閒趣正是現在很多追逐功名利祿的人所缺乏的。

詩與書,字和畫,在這本回憶錄的最後一章裏雖然都有提及,但我感受到汪先生沒有任何一絲賣弄和炫耀,正如他所說的,是“遣興而已”,但他懂得欣賞,能從大家之作中看出意趣。比如,他看齊白石先生畫淡藍色的藤花,讀題跋中記錄小孩子被野蜂所蜇,說這幅畫的美在於有“溫情、童心和人道主義”,評價齊白石是“第一流的畫家”,可見汪曾祺的審美偏好也是如此,童心不泯,老有閒趣,他也在人生的畫卷中勾勒了屬於自己的水墨淡彩,讓人過目不忘。

合上書,那些樸素、平淡的文字仍然縈繞在我的心頭,汪老先生的人生際遇、悲歡離合都沒有誇張的記錄和戲劇性的講述,而是像一位謙虛平和的老朋友,坐在黃昏的藤椅上和每一位讀者閒話家常,卻很輕易就聽得動容甚至熱淚盈眶。

仍是少年的我們,憑風借力,有無數可能,在和平年代“繼往聖之絕學”,也有無可限量的未來,等我們破浪向前,一探究竟。汪老交出了自己寫滿堅韌、從容和自信的答卷,我輩應薪火相傳,不改初心,寫無悔人生!

篇三:汪曾祺願少年乘風破浪讀後感

我希望在普通人的身上看出人的價值,人的詩意,人的美。我追求的是和諧,不是深刻。

——題記

汪曾祺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他的文章文筆清新,閒散,韻味無窮,猶如新泡的茶,入口微苦,略顯單薄,然而頃刻之間,則有茶香四溢,回甘無窮。在戰爭、十年文革的曲折動盪裏,他始終平靜曠達、積極樂觀,賈平凹曾經說:“是一文狐,修煉成老精”。

《願少年乘風破浪》記敘了他從童年到青年,從青年到中年,到老年的人生歷程。

他是一個頂聰明的人,會畫畫,會刻圖章,會寫意花卉,會擺弄各種樂器,彈琵琶、拉胡琴,笙簫管笛,無一不通。

但,他與兒子的相處方式纔是最厲害的。“多年父子成兄弟”就是他的一句名言。十幾歲的汪曾祺學會了抽菸喝酒,放現在估計要被父親打一頓,母親罵一頓。可是,他的父親每次喝酒,都會給他倒一杯,抽菸也一次拿出兩根,他一根,兒子一根,還總是先給兒子點上。但他關心學業,雖不強求,但能夠指點。汪曾祺寫字不錯,寫過《多寶塔》之後,父親建議練《張猛龍》,成就了汪曾祺字的風骨。孩子總會從父母身上學到第一課,這種親而不疏、保持個體獨立的親子關係,恰恰是家庭裏最爲珍貴的。在文章裏,汪曾祺寫道:“我覺得一個現代的,充滿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須做到‘沒大沒小’。父母叫人敬畏,兒女‘筆管條直’,最沒意思。”

對兒子的戀愛,他聞而不問,瞭解但不干涉。他始終相信,兒女是屬於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在,和他們的未來,都應該由他們自己設計。一個用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塑造孩子的父親,是愚蠢且可惡的。在這種關係下長大的汪曾祺,即使面對父親結婚3次,也依然能夠和父親和樂相處,有着健康的人格和有成就的人生。

讀完,我似乎看到的不再是汪老的家庭,而是自己的溫馨可愛的家。我的父親,猶如一個還未成熟的男孩,我的母親,則又在家裏扮演了每天在家裏催促“兩兄妹”寫作業幹正事的“反派角色。”我媽叫我好去睡覺了,我爸說才九點着什麼急;我媽說玩什麼遊戲,我爸說哎孩子感興趣讓她玩玩又不會怎麼樣……於是每次他開始玩且我沒有在幹正經事的時候他都會來叫我“你有事嗎?玩不玩?”每次他喝酒,就看着我,說:“就算是女孩子,還是要有一點酒量的。”說着,給我倒上小半杯低度酒——也只能到低度酒,也只能到小半杯,也只能偶爾喝一下嚐嚐味道,畢竟飲酒對身體不是很好。父親看我喜愛畫畫,沒有提議我去報一個美術班或者素描課,而是自己也拿了一支鉛筆,一盒顏料,坐在我旁邊和我一起畫畫。水彩,油畫,速寫,他都精通。常常在我遇到問題時進行指導。比如樹葉畫不好建議我去看米琦爺爺的視頻啦;光影關係掌握不好就眯起眼睛來看啦;人體結構、手部形態畫不好就以自己爲模型……

我的母親則又是另外一種類型。她常常督促我學習,鞏固,告誡我要腳踏實地,不可以心浮氣躁。“做一件事,開始做了就要做好,不然還不如不做。”這是她最經常說的一句話。我在寫作業時,她不看手機,不看電視劇,不刷微博,不打遊戲,而是拿一本書,捧一杯茶或是咖啡,手機調成靜音模式,陪我一起安安靜靜的學習。有時她也寫寫日記,記錄最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可是我的母親也不是隻會督促着我學習,讓我一天到晚坐在書桌前的人。她也會和我一起出去逛街,肩並肩走在路上,笑嘻嘻的說一些有的沒的;帶我出去旅遊,叫上我爸和我一起去爬山,溯溪;或者是督促我爸和我一起鍛鍊“你看看你,胖成這樣了還不鍛鍊,”轉過身來又對我說“你也是,一天到晚都不運動,肚子上都要多一圈贅肉了!”然後便像趕鴨子一樣把我們趕到公園裏進行體育運動。她自己也和我們一起跑步跳繩,嘻嘻哈哈半天就有過去了……

“杭州申辦亞運會成功,”某天,我媽突然這麼說“我們竟然一個場館都沒去參觀過。”

一陣沉默。

“你們倒是理我啊!我們今天反正也沒事,去哪裏逛一圈怎麼樣?”“去哪?”“嘿嘿嘿,就等着你這句話。地點我都想好了,接下來就讓我帶你們去吧!”

“到了。”經過50分鐘左右的車程,我們來到了錢塘輪滑中心。

在場館外面看着整個場館的正面,白色的漆顯得格外耀眼。“好大……”我喃喃的說。進入場館,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圓形的藍色的滑道。“很大,很美。”我說。“很震撼。”“我知道。沒錯吧,一定漂亮的。”“但是,”我說,又頓了頓“似乎缺了點什麼。”缺了點什麼呢?輪滑館,有漂亮的外觀,嶄新的滑道,但是就是感覺少了些什麼。

參觀完一圈,我們走到一個告示牌前。我好奇看了幾眼,發現寫着滑道暫不對外開放。怪不得沒有人在滑道上。

參觀完後,我們一家看着時間還早,就決定去其他地方逛逛。這麼想着,便去了不遠的錢塘江邊。

正值夏天,天空碧藍如洗。錢塘江也呈現出了碧藍的顏色。我們沿着江邊向西走。風很大,走着走着發現有很多家庭都在這天氣不錯的時候帶着自己的孩子出來玩。一路上看見了許多騎單車的,慢跑的,玩滑板的,甚至還有在努力放風箏的“不是說春天放風箏嗎,怎麼夏天也有……”

夏天的風吹過臉龐,遠沒有春天舒服,給人的是一種燥熱之感。面朝錢塘江,一股海腥味撲面而來,感覺是剛剛漲過潮。身後,是一羣孩子大人的歡笑聲,腳步聲噠噠噠噠的朝你跑進,然後再在片刻之間又噠噠噠噠的跑遠,嘻嘻哈哈之聲,常常和腳步聲參雜在一起。我似乎突然明白輪滑館裏少了什麼了。

活力。

輪滑館固然美麗,也十分大氣令人震撼,但是因爲滑道並不對外開放所以並沒有人在場館內玩樂,只有少數幾個孩子偶爾發出一兩聲興奮的叫喊。但是在這錢塘江邊卻完全不同,人們都在盡情的玩耍,叫喊聲,歡呼聲,大笑聲不絕於耳。

杭州爲什麼要舉辦亞運會?我一邊走在江邊,一邊想。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除了促進杭州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國際知名度之外,還有什麼目的?

全杭州都動起來了啊。這應該也是全杭州人的一次契機,可以提升杭州的鍛鍊、運動風氣,促進大衆形成良好的鍛鍊習慣。對於那些有家庭有孩子的人來說,這更是一個不錯的機會,帶着孩子去看比賽,去參觀新建的場館,去錢塘江邊,西湖邊,湘湖邊吹吹風,去南、北高峯,靈隱寺爬爬山,增進親子感情……這確實是一個契機。

之前看到過一篇英語作文,題目是你的加拿大筆友來信,告訴你他被隔離,並詢問你是如何與自己的父母好好相處的。我看着題目,笑着想,我可沒這種問題。和父母相處嘛,很簡單,只要互相包容就好。孩子與父母之間,總是會在各種地方有區別,所以總是會不免生出許多口角與摩擦。但是父母與孩子又不是生來的仇家,把話說清楚,有什麼無法解釋的呢?

等到了重陽,歸家亭子裏的菊花開得正好,

不妨開宴。

篇四:汪曾祺願少年乘風破浪讀後感

有時一筆一嘆息,有時一字一惋惜,有時一句一感慨。散文就是這樣有故事。

家人、朋友、老師、學校,都是一個人青春年華中尋常卻最重要的珍寶,“它們決定着你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你。”——《願少年乘風破浪》的封底是這麼說的。

汪曾祺先生曾經在西南聯大生活與學習過很長一段時間。西南聯大的前身是由國立北大、國立清華、私立南開三所大學在長沙成立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後長沙遭日機轟炸,兵分三路遷至昆明,兩個月後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我看過《覺醒年代》,對那個地方甚是嚮往,如今北大清華南開的名聲如雷貫耳,想必在我沒有經歷過的那個年代亦是如此,而三所名校聯合“出品”的西南聯大肯定是一個充滿智慧追求真理的地方。

可汪先生說他是暈暈乎乎參加了全國統一招生考試,迷迷糊糊地被錄取,來到聯大。照理說被名校錄取應當砥礪求學,他卻是去追求自由與瀟灑了。雖然一開頭也曾去搶過人滿爲患的圖書館座位,但幾下就因爲受不了高壓強的氛圍而不去了。

“這種”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說汪先生小時候偏科,父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鼓勵式教學。他抽菸喝酒談戀愛,父親表示自己非常支持,甚至幫助他寫情書。可就是這般鬆垮垮的求學態度,他說自己還是成爲了名氣響噹噹的大文人。我不禁覺得他在凡爾賽。汪先生不僅僅是有才華,他還有家庭和老師給予他的資源和空間,在種種特殊加持下,自然能培養出一個有文采的人。就算是汪老先生這本書的分類是散文·隨筆,裏邊零零散散的文章、隨隨便便地提筆,署上一個汪曾祺,就必定能散發出一陣陣清香。而且其讀者給其定義爲蘭花香。

回看整本書,我發現汪先生寫的不多爲自己,而是他身邊的人。推算了下時間,汪老先生寫這本書的時候已是晚年。書中的事情斷定是他最爲流光溢彩的年華,這其實是就他的“走馬燈”。所有事情不一定記得清楚,但總會有十幾個、幾十個清晰的姓名印在腦海裏——那些是陪伴過他的人。我思考爲什麼這本書裏講的事情會跟書名如此背離。我猜是汪先生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滿足,認爲可以算是沒有遺憾;他在走馬燈裏看到的事情無論是苦是樂,在當時的汪先生心裏盡是美好。汪老先生在寫稿子的同時,其實是在感謝曾經陪在他身邊、哪怕只是陪過他一小段人生的夥伴。乘風破浪的意義也許就是要遵從自己的意志,過沒有遺憾的一生。

我的十四年起伏不定,身邊的人除了家人一直在變,對舊師老友只來得及當面說一聲感謝。我應當慶幸我還小,來得及挽留他們。汪先生的回憶,不正是是給我們少年一份轉動方向盤與踩剎車油門的參考說明書嗎?

少年時,不過只有選擇和前進兩種東西罷了。

篇五:汪曾祺願少年乘風破浪讀後感

曾迷茫過,不知該如何面對苦難。看遍了繁花似錦,聽遍了深文大義,心中卻從未明瞭。偶然於閒暇時間,翻開這本書。以前也是讀過汪老的其它散文的,卻不如這般來得深刻。以前,他的文章總給我一種安逸閒適之感,像是一杯清茶,香氣悠遠而淡雅。可這本《願少年乘風破浪》,更像是一株白慕達草,看似脆弱卻堅韌十分,有着不變的精神。

《願少年乘風破浪》不像一般的散文集,更像是一些對於人生零零碎碎的記錄。裏面有他懷念的高郵,有與他多年父子成兄弟的父親,也有他敬重的師長沈從文先生,更有他對生活的一腔熱愛等等。

以前也是愛汪曾祺的,所以對他的背景略微有些瞭解。他一生歷經苦難,幼年喪母,青年失業,一度潦倒到要自殺。20歲被預言:天之驕子,必成大器。可是大半生遭盡冷眼,受盡磨難,直到60歲,無任何“大器”徵兆,直到晚年生活才安定下來。很難相信,在處處碰壁的人生中,還能保持着初心,不對世界怨恨。大部分人在他這樣的經歷下,多是抱怨命運的不公。他卻還是去公園散散步,閒來時種些花,也由着寫出了“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這樣安心的話。

我於這本書中,最愛的一篇,名爲“泡茶館”。泡茶館聯大學生特有的語言,至於怎麼泡,也是有講究的。大多是在西南聯大旁的小茶館坐着,有時是聽曲藝,也有時看着自己的書,也有些學生在這裏組織什麼學會。當然,大多學生在這裏都是看自己的書(除去瞎聊的時間),也有不少論文在這裏完成的。汪老對於大學旁的茶館記憶深刻,連具體在哪條街,抑或是牆上的詩,盲人所唱的勸解鴉片的曲也記得。讀完了這篇,腦海裏瞬間浮現出:在溫暖和煦的下午與茶的清香之中,隨着翻書頁的一陣陣聲音,聯大的學生靜靜的看書或是寫論文,時間緩緩的流着。初看一片和諧,卻不知那是個混亂污濁的時代,在如此的情況下,還能沉下心來泡茶館的,也是了不起的。文字的背後,其實是學生對於夢想的熱血。他們或許有着不同的夢想,可都在爲那夢想努力着,或是說,他們心中有着一種的精神,使他們能從浮躁生活的背後尋得幾絲樂趣。茶館的生活看似平凡,卻可從茶碗中發覺人間煙火,這是汪老對於市井生活的興趣。而對於時事的談論,則是報國之志。

讀汪老的文章,可能會覺得平淡。但那是剛剛好的。汪曾祺愛吃,曾寫過多種美食,如高郵的鴨蛋,昆明的雞樅菇。汪老不止愛吃,他其實愛人間萬物,說白了,那是一種對於萬物的熱愛。就好像無論處於什麼困境,他都能苦衷作樂。能支撐着他走過那麼多坎坷的,是一種澄澈的心境。那是一種從未被利益腐蝕,始終存在的淡泊心態。更有一種大愛在陪伴着他,融於血液,始終不逝。他一路走來,始終保持着自己的初心,從未改變對於大千世界的愛。

在汪老的身上,有堅韌,有寬容,但更多的,是一種“未忍負初心”的感動。

願少年乘風破浪,不忘初心,砥礪奮進!

篇六:汪曾祺願少年乘風破浪讀後感

這個暑假,我讀了汪曾祺的《願少年乘風破浪》,感悟頗多。

這本書是汪曾祺在晚年時對自己人生成長軌跡的梳理。全書共分五個章節,分別從童年、少年、大學求學、他的老師和他的同行入手,回顧了他童年的家庭、玩伴和故鄉的點滴,少年讀書時的老師、同學,還有從小到大引以爲傲的讀書、寫作、繪畫經歷。全書的着重點是他在戰火頻仍的艱苦環境下,在西南聯大的求學經歷;他還回憶了衆多與師友交往的逸事,尤其是他與一生的良師益友沈從文先生之間的情誼,在這本書中汪曾祺向我們展示了他在貧窮、不如意的人生裏,如何面對困境,還在如何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新天地這個問題上交出了自己的答案。

汪曾祺出生於一個富有情趣的富裕家庭。在汪曾祺曾祖父這一代做“鹽票”虧了,家產也賠光了。於是祖父幾乎赤手空拳地打出了一片天下,祖父經營兩家藥店,藥店的信譽非常好,本人還是一位有名的眼科醫生,汪曾祺的父親也繼承了祖父的衣鉢。生活上,祖父是個非常簡樸的人,飯食很簡單,“一個鹹鴨蛋能吃成兩頓”。但在他興趣廣泛,特別對古文玩上愛惜如命。汪曾祺的父親也是個興趣廣泛的人,汪曾祺跟父親關係很好,父親很愛孩子,不會對兒子的學業特別強求,父子之間經常互相合作,他父親有一句“名言”——“多年父子成兄弟”生動地描繪了父親與汪曾祺的密切關係。這種好家風也傳到了下一代人。汪曾祺和兒子關係也很好,他理解“沒大沒小的孩子”。

書中提到,“文革”時期,汪曾祺的兒子帶回來人囚家破的同學,要知道當時這樣是要受牽連的。但汪曾祺沒有把兒子的同學拒之門外,而是和兒子私下裏溝通,最後認同了兒子的行爲。甚至對兒子的戀愛,也體現了愛和尊重,保持“聞而不問”的態度。他認爲,兒女是屬於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在和他們的未來,都應由他們自己來設計。我想正是因爲有這樣的家風,才使得汪曾祺的人和文章都那麼生動有情趣,正是他這種富有情趣的家庭教育,才培養了他這麼有趣的人。這我深有體會,我的爸爸媽媽就特別理解我,遇到彼此有不同意見的時候,會傾聽我的聲音,瞭解我的想法,甚至會無條件支持我的一些做法,比如我六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期末,語文老師佈置了超多的基礎字詞練習,我一口氣做到十點多還沒做完,忍不住抱怨,媽媽瞭解了情況後,第二天就跟老師溝通,表示我的基礎練習平時就做得很紮實,能不能用閱讀練習代替,複習更有效,得到了老師的允許。正是這種親子間的有效溝通,讓我覺得在家不受束縛,家庭關係也特別愉快。偶爾我聽到有同學抱怨自己爸媽很煩,或者不理解孩子的時候,我就想我大概不可能跟父母搞什麼叛逆,因爲他們瞭解我也理解我,甚至我以後也想跟我的孩子保持這樣美好的關係。汪曾祺求學經歷非常的波折但又很有趣,小學和中學時代都是在高郵度過的,書名“願少年,乘風破浪”就來自於他小學的校歌。那是個動盪的年代,恰逢抗戰時期,平津淪陷,北大、清華、南開被迫南遷,最後成立“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西南聯大”。爲了求學跟隨一路南遷的汪曾祺在上海染上了惡性瘧疾,在昆明發病,但最後還是成功考上西南聯大中文系。在西南聯大,他認識了很多良師,沈從文先生、聞一多先生、金嶽霖先生、吳宇森先生和德熙等人。

七下時我們通過臧克家的文筆初識了聞一多先生,但在汪曾祺筆下的聞一多先生更多面、更立體也更可愛了,不愛下樓,愛用禿筆,喜歡抽菸,對學生寬容,不吝讚美。沈從文先生對汪曾祺影響也很大,尤其對他的語言影響深遠,沈先生對學生的關懷和對國家的憂患和期待,深深地感化了學生時代的汪曾祺。雖然是烽火連天的動亂歲月,想來那一段求學生活一定很艱難,但經常“跑警報”、搶書、逛翠湖、坐茶館……卻成就了汪曾祺求學途中最美好的場景。更讓我心動的是,那真是個大師輩出的年代,能跟這麼多大師上課,真讓人心生嚮往。

這本書跟以往我讀過的汪曾祺的文章一樣,文字生動有趣,裏面描繪的每個人都栩栩如生。跟以往我讀過的家鄉趣聞和美食散文不同的是,這本書給我們展示了好的家庭、好的親人、良師益友帶給一個人一生深遠而積極的影響。我們除了要珍惜自己現在擁有的和平年代,強大的祖國,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良師益友和愛我們的家人,我們更要努力的學習和生活,爲了去到更好的學府,遇見更好的人,站得更高,看更多更好的風景,這樣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報答親人,報效祖國。

本文地址:https://www.zwhhy.com/zwzt/duhougan/1414266.html

  • 標籤: 少年 乘風破浪 讀後感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汪曾祺願少年乘風破浪讀後感(精選6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汪曾祺願少年乘風破浪讀後感(精選6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作文後花園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