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後花園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精選25篇)

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精選25篇)

 作者: | 閱讀: 9.69W 次

篇一: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精選25篇)

我的家鄉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這裏朝鮮族的風俗尤爲凸顯。

朝鮮族的傳統服裝與其生活方式相吻合。朝鮮族居住以火炕爲主。平時男人盤腿而坐,而婦女坐一般是雙膝着地的跪式,所以衣着多是寬鬆。朝鮮族一般喜歡穿白色,顯示出喜愛清靜,樸素的特性。故有“白衣民族”之稱。朝鮮族服裝我雖然沒有穿過,但是看過他們穿着朝鮮族服裝行走在大街上有一種公主範,男人

們則是一位紳士。

在服飾中最具特色並至今仍爲人們所喜歡的要數女裝。朝鮮族女裝分上下裝。上裝短衫多用色彩明快花紋漂亮的綢緞或紗縫製。衣襟很短只及胸部。袖口略瘦,不用鈕釦,以前衣襟的兩個彩色帶系成蝴蝶形。夏裝爲寬鬆式的彩色高腰長裙,他裹在兩三層內衣使之更加合身。

與這種服飾相協調,他們習慣上多穿白色或天藍色的船型勾鼻膠鞋。這與服飾形成一體,顯示出曲線美,顯得端莊大方,古樸典雅。這種打扮如今只在各種喜慶節日盛會中所見。

家鄉朝鮮族的服飾已成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寧晗宇

篇二: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想知道我的家鄉有什麼風俗嗎?請聽我慢慢道來。

每到農曆正月,我們苗族便要開始趕年場,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約定。每到趕年場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會穿着美麗的服飾,成羣結隊地來到年場。

你瞧,年場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人們不但可以進行物資交流,還可以參加各種活動,有舞獅子的,有上刀梯的,還有玩龍燈的。青年少男少女也利用這種機會談情說愛,俊俏的歌娘更是大展身手,三五結隊,引吭高歌,互相唱和。聽的人興質高昂,即使下大雪,也抵擋不住人們對連場的熱情。

更多時候有逢晨便是看龍場日,習慣稱作看龍頭後十二天又輪轉辰日,再看龍場時,不管是什麼人,都得休息一天,如果幹了什麼農活,那就犯忌了。因此,我們苗家人。看龍場那天都會踊躍參加。大家對看龍十分重視。看龍日定在農曆的三月三。我們苗族人的一個節日,這時你就想問是什麼節日了吧?是湘西的一個傳統歌舞節日,這一天。所有的苗族人都會在約定好的地點。盡情地唱,快樂地跳。一片喜氣洋洋的氣象。

這就是我們苗族人的風俗,你喜歡嗎?

篇三: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春節時,常常有些地方的風俗各不相同,今天我要介紹我家鄉的風俗習慣,“福到了”。

“福到了”出自諧音,在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在家門口貼上一個“福字”,而有些家庭會將“福”字故意貼倒,如果有人一來,就會說“你家福倒了、福倒了”。“福到了”寓意着這一家的福氣到了,是一種美好的寓意。

“福到了”這種寓意一般是在小鄉村和小城市裏十分廣泛。家家戶戶會將買好的福字倒貼在門上,四周再貼上春聯。“福到了”就完成了。“福到了”一般是老人們口口相傳,一輩一輩地傳了下來,“福到了”也有一個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做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爲清除這場災難,就命令全城的人必須在門口貼上一個福字。有一戶人家不認字,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見了,大怒命令要把那家人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不妙,就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要來訪故意將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了嗎”皇帝一聽,也對呀,便下令放人。一場大難終於過去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爲紀念馬皇后。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福到了”。

篇四: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郝梓洋

今天是農曆二月初二,每年的今日,媽媽總是帶着我,到理髮店裏去理髮,我不知道爲什麼非要在這個時候去理髮?而且總說“二月二,龍擡頭”個好日子。還聽年邁的老人說在今天理髮,將會是“人中之龍”。

一大早,媽媽就大步流星地跑過來,直接把我從溫暖的被窩裏拽了出來:“快,快,起來了,今天理髮店的人很多,早點去早點回。”我扭扭捏捏,嘴裏不時的嘟囔着,不情願地起了牀。一切安排好了,我們就出去了。

果然不出我媽媽所料,還沒到理髮店,就就已經堵上了,幸好媽媽騎得是電動車,可以擠過去。到了理髮店,我和媽媽找了個位置坐下了。終於到我了,我洗好頭……

在路上,我問媽媽:“二月二,龍擡頭。怎麼來的?”媽媽說:“傳說武則天做了皇帝,玉皇大帝很氣憤,下令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龍王不忍心看到百姓受到旱災,於是偷偷下了一場大雨。玉帝知道了,就把龍王打下天,壓在大山下,只有金豆開火,纔可以救龍王,百姓知道了,絞盡腦汁。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百姓把玉米做成爆米花,玉帝看到了,就讓龍王官復原職。”

二月二日真是個好日子。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

篇五: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大家應該都知道,過年前後包餃子,這是我們家鄉的傳統習俗。可你知道這種習俗的來歷寓意和做法嗎?

餃子又名“交子”,代表“更歲交子、團圓福祿”那你知道爲什麼過年時要吃餃子嗎?因爲在過年時吃餃子,代表着大吉大利、發洋財、牛氣沖天的許多美好的寓意,所以啊,在過年要吃餃子。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爲醫聖張仲景首創,冬天,他見老百姓捱飢受寒,凍壞耳朵,便叫弟子用羊肉驅寒草藥熬成湯,在包成耳朵狀的“嬌耳”派送給人們。

想到過年時,我們一家都要吃餃子,於是媽媽便上街買肉和餃子皮回來自己包。其實,包餃子也並非易事,首先把肉和蔥和勻再放在餃子皮上,周圍一邊用水塗抹上去,最後一捏,一擺一個餃子就做好了。可我剛做了半籠不到,便認爲這實在是太枯燥了,便想放棄時,我又想到了:既然大家都喜歡吃餃子,如果我不幫媽媽做,那麼大家就不能快點吃到餃子了。於是,我又開始包起了餃子。

終於開始煮餃子啦!

飯桌上的餃子又大個又美味,我一連吃了幾大碗,一會兒,餃子便吃了個精光。我最喜歡過春節了,過春節既有好吃的東西,又能放鞭炮。同時也是大家都喜歡的節日,沒有之一!

篇六: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我的家鄉延邊有許多風俗習慣,但最讓我喜愛的是飲食風俗。

在衆多美食中,我最喜歡的是大醬湯,它是朝鮮族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美食。它由大醬、蔬菜、豆腐、豬肉、土豆等食材做成的。這個大醬可不是普通的大醬它用精選黃豆製作而成,還加入了海鹽,煮熟,經過一個冬天發酵,再曝曬而製成的,味道極香醇。這就是讓醬湯變得更加美味的原因。

在延邊醬湯還被視爲母親的手藝,可見他們在人們心中的分量。大醬湯中的營養價值很高,它可以讓人們胃潰瘍的發病率降低很多,還可以改善骨質酥鬆、便祕等疑難雜症,可以增加肝臟排毒效率更快。所以延邊人喝完酒後都會來一碗熱騰騰的大醬湯,奇爽無比。這就是讓更多人喜歡上這碗湯的原因,漸漸地每個人都會貪戀上這個味道。我更是無醬湯不歡。

每年春天,我們都要去挖野菜來製作醬湯。每次去挖野菜都會盛滿一大包,通常挖到的野餐是婆婆丁,柳蒿芽,把他們帶到醬湯館,熱氣騰騰的醬湯配上剛挖好的新鮮野菜和白嫩嫩的豆腐,吃下去一口回味十足。這便成了人間美味。

這樸素又不普通的醬湯成了家鄉特有的味道,也成了家鄉獨特的飲食文化

佟柏航

指導教師:魏玉春

篇七: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要說節日,我們家鄉的人最愛過的就是春節了!

除夕夜裏,最不能少的就是白白胖胖,圓圓乎乎的餃子了。

吃完團圓飯後,我親自下廚,給全家包餃子。

我將化開的豬肉、白菜、蔥、姜和一些調料剁成沫後攪拌在一起,做成了噴香流油的餃子餡。再將一個個小劑子擀成外薄內厚的小圓餅。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面劑子總是不聽我使喚,一會兒變成了長方形,一會兒又是個不規則圖形,一會兒又死死抱住了擀麪杖,把整個身體都黏在上面,說什麼也不肯下來。

好不容易我才把麪皮擀好,舀了一大勺肉餡兒放在中間,然後一使勁兒捏緊兩邊,再捏上一圈漂亮的花紋,整整齊齊的擺放在案板上。那些個“大肚子士兵”東倒西歪的站立着,滑稽的模樣令誰看到了都會忍不住捧腹大笑。

經歷了這一系列的“磨難”,我終於把它們送入了開水沸騰的鍋中。只見它們又擺出了一副胖娃娃的模樣,兩手扶着圓滾滾的肚子,上下不停的翻滾,可愛極了。

除夕夜裏,全家人品嚐着我做的餃子,整間屋子洋溢着溫馨和幸福。

篇八: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張樂程

“一座座青山緊相連,一朵朵白雲……”如此動人美麗的旋律,出自哪裏?——在“蜀之望縣。”那是我的家鄉。

家鄉的習俗很多,但要說有趣的,那必須提到鞭炮。相傳以前有一隻怪獸叫做“年”,年也喜歡吃小孩,但是又懼怕鞭炮的聲音,於是這就有了春節放鞭炮的習俗。

雖然聽着很鄭重,不過都是吼小孩的把戲。小蜘蛛、沖天炮、還有些不知名的。每每吃完年夜飯,都須捂住耳朵,(當然這點針對膽子小的人)膽子大的,還可以衝出去一覽芳華:渲麗的光彩在夜幕中有規律地炸開,偶爾濺起幾條黑色的波紋,驚起幾聲婉鳴。我喜歡坐在牀上,在更完美的視角來觀看這一閃而逝的夜。如果下雪了該多好啊!放着鞭炮,賞着雪景,泯一口小酒,那該有多愜意。

不過,有些很刺激又有趣的玩法,常常嚇你一跳。那天回去吃年夜飯,就被這玩意嚇了一跳。一個普通的鐵盒子,也能玩出花樣。

鞭炮這東西在春節的時候可是最出色的演員呢。不知道你們看着鞭炮精彩的表演時,心中有沒有一絲溫馨呢……

篇九: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中秋節,爸爸的同事寄來一盒月餅。精緻的木盒子中幾塊月餅靜靜地臥在絲絨上,是皇家女兒,金枝玉葉伴着。

母親特意拿出珍藏的水晶盤子,月餅切成細細小塊,擺成菊的模樣。一家人洗淨手笑咪咪地放進嘴中品味:燕窩做的餡,味道怪異,家人通常碰了一口,就放下了,我強迫自己吃了兩塊,肚中一陣排山倒海。最後狠狠心,丟進了垃圾桶。

我不禁對母親小時候的中秋節月餅感了興趣。

聽母親說,她們小的時候物資貧乏,一年只有幾塊月餅,用牛皮紙包着,多是桂花和紅豆餡的。拆開包裝,金黃的餅皮滲出鮮香的油,令人垂涎三尺。豆沙餡軟,面,入口即化;桂花餡甜,清鮮,拌上蜜糖後鮮美可口。麪皮更是層層起酥,咬一口滿嘴留香,回味無窮。

孩子們拿到月餅,通常不急着先吃,而是掰成一點點的碎渣,慢慢品味。大人們則是不捨得吃,用幾層紙包着拿回屋中。等孩子們都吃完後又從屋中拿出平分,引得一陣歡呼。有一次,外祖母將月餅放入櫃子,便忘了這事,等找到時已經發黴。全家人因此懊惱了好幾天。

飢餓是食品最好的調味劑,在物資豐富的今天,我能品嚐到高端、昂貴的月餅,卻再也買不到母親小時候對中秋節的盼望和對吃到月餅的歡喜了。

少了這些,月餅索然無味……

篇十: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今年的寒假我們本來要回鄉過年,因疫情原因,我留在了杭州。

雖然家人沒能團圓,不能在家鄉玩耍,但是奶奶教我瞭解了許多的新年風俗。

第一,是抱“柴”歸家。在除夕和大年初一的早晨,在房子周圍撿柴,而且要空手出門。因爲“柴”字的讀音與“財”字讀音相似,所以“空手出門,抱柴歸家”寓意着新一年把所有財運都撿回來。

第二,是用米飯“喂”果樹。在大年初一的早晨,先用米飯祭拜天神,然後在果樹的樹幹上割一個小口子,用米飯抹在上面,就算是“喂”果樹了。這個風俗就寓意着果樹吃了米飯後,得到了神的保佑,能夠長出很多新鮮美味的果實。我聽了都覺得太奇怪了。

還有一個風俗,我覺得是最奇葩的。說大年初一的白天不能睡覺。爲什麼不能?奶奶說,老一輩的人都認爲,在新一年的第一天睡覺,如果那一天下雨,田裏的穀物會被大雨沖走。奶奶雖然是我的長輩,但這也是她的長輩說過,她並不知爲什麼要這麼想,寓意着什麼。

在這個假期裏,我瞭解了太多的家鄉風俗,我對家鄉也有了新的認識。這個假期是充實的,也是豐富多彩的。希望疫情早點結束,能讓異鄉的人們能與家人們團圓。

篇十一: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我們家鄉的風俗是正月十五要吃糰子。

米糰子簡稱糰子。民間有“年小月半大”的說法,把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看作是比春節還重要的節日。因爲在我們看來,這是一年辛苦勞作即將開始的最後一次大團圓,所以格外珍惜。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吃糰子。

糰子是如何製作的呢?這做糰子工藝繁雜,手工精細。先將米洗淨,後用鐵鍋煮到半熟,取出來冷卻。以前是用石磨將米碾碎,如今是拿到街上,出錢請人用機器磨出來,兌熱水將碎米和到有一定粘性,用手搓成蘋果大小的砣砣,包上餡料,放到鍋中蒸熟,飄出香味便熟了。

餡料有很多種,我們通常做的是臘肉、藕、蒜苗餡的,把他們剁成細丁細絲,調味後放鍋裏炒,冷卻後開始包糰子,大小視個人喜好而定,捏的皮太薄,會露餡流油難看,太厚難熟也難咬,更沒有那種連皮帶餡一起吃進去的感覺。

剛出鍋的糰子散發出清新的米香,特別是臘肉餡的糰子,咬開後濃香撲鼻,四處飄散,直令人垂涎欲滴。一般一鍋糰子有三四十個,我們就把吃剩下的糰子放到第二天早晨再吃。把它們切成薄片,放到鍋中用油炸着吃,真是別有一番風味啊!糰子,團團圓圓,象徵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篇十二: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每處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節日風俗多種多樣,我最喜歡的就是過春節了。

在舊年的最後一天,格外熱鬧。在外地工作的親人,這天一定會趕回老家。一家人團團圍坐在烤桌邊嗑嗑瓜子,嘮嘮嗑,好一幅悠閒談話圖。在這天的夜晚,電視不會再被頑皮的小孩佔領了,人們都會觀看春節聯歡晚會,親耳聽一聽跨年倒計時,親眼見證跨年時刻纔會睡覺。

新年的第一天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大人們早早就把孩子叫醒,新年新氣象,不可以賴牀。起牀後,親朋好友就會給孩子們遞紅包,並祝福其在新年裏學業有成,而孩子們也會笑臉盈盈地收下紅包,並祝福其在新年裏升職加薪。

到了晚上,煙花隆重登場。隨着幾聲“咻咻咻”的聲響,街坊鄰居們全被吸引了過來。起初煙花很小,突然,煙花在空中“爆炸”了,好似一個火紅的烈陽在撲撒陽光,一圈一圈慢慢擴散開來的金色,覆蓋了房子之上、院子之上的天空,絢爛而持久!

春節裏還有很多有趣的風俗,它值得我們細細體味,因爲,這都是中華民族自古留下來的瑰寶呀!

篇十三: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我們的祖國復原遼闊,民族衆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我的家鄉阜陽有哪些風俗呢?

除夕和春節除夕,又名”大年三十”,指陰曆一年最後一天或這一天的晚上,故又稱”大年夜”。除夕的”除”字,原意除去,所以除夕又叫”歲除”。按舊俗臘月廿三日爲竈日,應祭竈君。臘月廿四日爲小年,從這天起直到除夕,家家都要打掃衛生,買一些年貨,農村要殺豬宰羊,磨糯米粉、做各種點心,醃製各種臘味。

另外還要貼年畫。城裏人則往往買些水仙花、臘梅、天竺等插在瓶中以增添節日氣氛。當夜幕降臨時,閤家團聚,吃年夜飯,又叫團圓飯,席上菜餚可都是非常豐盛的。夜間通宵不睡,市民通常都在家觀看電視節目,名曰”守歲”,當新的一年鐘聲敲響時,霎時鞭炮齊鳴,迎接新春。爲保證市民安全,在市中心已禁放爆竹,但並不因爲這個而散了過春節的熱情。

這就是我的家鄉風俗,這不僅是個節日,還是家人團聚的喜悅,是記憶最深的、最珍貴的味道。

篇十四: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論糉子

曾治默

糉子,是中國的傳統美食。男女老少,皆愛。它是由艾葉包裹糉餡兒製成,味極佳。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糉子的起源呢?

屈原,爲楚王宗室,擔任楚王之左徒,博聞強識,志向遠大。不料,卻受了上官大夫的誣陷,被流放了。後來楚國的都城郢都爲秦軍所破,屈原悲痛不已,披頭散髮,抱着石頭,投入汨羅江悲壯地死去。漁民們對屈原十分愛戴,怕一代忠臣之屍首爲魚蝦所食,乃投米團餵魚蝦,名爲糉子。

糉子本是用來餵魚蝦的,後來就成了供人食用的了,流傳至今。糉子的製作材料只有艾葉和糯米。艾葉有些講究,需又長又寬,不可枯黃,不可破損。而糯米也可佐以花生、臘肉等。糉子的製作方法異常簡單,只需將糉葉裹起,倒入餡兒,封口,用線包起,放入鍋中,俟糉子熟。

糉子熟了!淡青色的糉子,放在鼻前一吸,一股淡淡的清香漫入鼻中,略加糯米臘肉之味。拆開一看,艾葉上面早已沾滿了黏糊糊的糯米,再把糉餡兒取出,放入碗中,就可以吃了。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糉子出了很多新品,如鮑魚的、蛋黃的,皆是美味。端午節的糉味兒就更濃了。

篇十五: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掛菖蒲

張紫涵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中國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很多的獨特風俗。從古至今被代代承傳下來,便成爲是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提到端午,人們必定想到糉子,但我的家鄉還有掛菖蒲的風俗。

一大早,人們帶着鋤頭去挖菖蒲。菖蒲一般生長在潮溼、陰冷的地方。菖蒲長的與野草一般,但是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不一會兒,就能在石間水澗找到菖蒲了。然後,將菖蒲打理好,捆成一束-束的,掛在門前,用來“趕鬼除菌”,希望家人不要入邪。有的地方甚至會將菖蒲切碎散在家外,驅蟲驅蛇。

莒蒲掛着門前,散發着一種淡香十分獨特,每個人從門前走過都會停下腳步,深吸一口氣。聽爺爺說,常聞菖蒲還能令人頭腦清晰,耳聰目明,記憶增強呢。所以,這一天,家家門口溢出的都是幸福健康的綠。

五月初五掛菖蒲是我喜歡端午的原因之一。掛菖蒲還有歷史淵源呢,《禮記》中這樣記載:

五月五日午,家中福有五。

贈君一菖蒲,心中常慈愛

額上點雄黃,正氣驅瘟皇。

赤口上青天,五毒歸地府。

掛菖蒲是我家鄉端午的風俗,你們家鄉獨特風俗是什麼呢?

篇十六: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家鄉有很多有趣的民風民俗,但是我覺得最好玩的還是要數端午節的了,瞧,又是一年端午時!

香噴噴的糉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端午節也就隨着風而來了。彩繪的龍舟,整齊的着裝,如潮的人羣,那熱烈的場面實在令人悠然神往。今年榮幸地來到新會司前大範親眼目睹一次久違的賽龍舟。

比賽在人們的翹首以待中終於開始了。青年橈手們意氣風發,頭上腰上各束一塊紅布,在朝陽的光線下熠熠生輝。鼓聲響起,龍舟便如一支離弦的箭,在塘江上來去如飛。一時間,吶喊聲、鑼鼓聲、劈劈啪啪的鞭炮聲交匯在一處,在江面上迴盪,震耳欲聾。

端午節又怎能少了糉子呢?吃糉子的情景更是讓人歷歷在目,那一個個小巧玲瓏,精緻無比的糉子吸走了我的目光,看得我口水都快流下來了。剝下了綠色的皮,便露出了潔白的身子。晶瑩剔透的糯米,酥酥的肉,在墨綠色皮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耀眼……

我喜歡家鄉的端午風俗,很有趣,很熱鬧!如果你有機會到我的家鄉來過端午節,相信你一定也會很喜歡的!

篇十七: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中國有許多節日: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但我最喜歡的是冬至。

冬至是一年中最冷的節日最容易感冒的節日,但這一天有一種溫暖的食物,它叫餃子。餃子像耳朵,外面裹着”白衣”裏面包着肉餡,香而不膩,讓人一口氣連吃好幾個。除了餃子,我們冬至還會吃糰子,它的”白大衣”可不像餃子的那樣,它是粘粘的,吃起來面面的。除了這些,我們還會醃臘肉,醬鴨,香腸,魚乾等醃貨,這應該算是我們這的特產了吧!

關於餃子,有個特別著名的傳說,查閱資料,發現有人說,吃了冬至的餃子就不會凍人了,但這怎麼可能呢?氣候可不是人們說了算,這大概是人們對餃子的美好寓意吧!

看媽媽的手在餐桌上來如影去如蹤,便激起我對餃子的興趣。我問媽媽:”媽媽!讓我試一下唄!”

媽媽婉言謝絕:”算了吧,我怕你把廚房搞得一團糟。”

可我偏要試一試,我偷了幾張麪皮和半碗肉餡,在客廳裏擺弄起來。把麪皮放在沙發上,然後用筷子夾一小堆肉餡,然後把麪皮的邊緣用水粘起來,然後翻過來,再把另外兩邊往面收,一個餡子就做好了。

冬至是個寒冷的節日,但有了餃子,它就變成一個紅紅火火的節日了,充滿了家的味道。

篇十八: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熱熱鬧鬧的春節

XZN

緊張學習的孩子,工作繁忙的父母,身在他鄉的家人……到了春節,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團聚一場。

這天,爸爸媽媽拿出來備的一箱鞭炮,我可是高興壞了。晚上,我們來到小院裏放鞭炮。提到放炮,誰不會想起春節時那快樂又喜慶的景象呢?

我將炮放在地上,拿着打火機……“嘶,嘶。”導火線被點燃了,我趕緊跑開。“噼噼啪啪”,鞭炮炸起來了,這聲音響徹雲霄,聾子恐怕也該聽見了。只見那火紅的鞭炮在濃濃煙霧與震耳欲聾的“啪啪”聲中漸漸地燃盡。不久,濃煙散去,地上只剩下那炮的“殘骸”了。我心中滿寫着興奮。我沒有盡興,又拿來一筒煙花。

我點燃了煙花。一顆顆亮點直竄上空,哇!好似孔雀開屏,又像一把把五彩繽紛的花傘。一會兒金燦燦,一會兒黃澄澄,一會紫瑩瑩。“花朵”凋零後,散落成火星,融入了空中,無影無蹤,只有那美好與溫馨,永遠留存在了人們的心中。

傳說鞭炮的爆裂聲能趕走怪獸惡鬼,於是便有了爆竹。

這個夜晚,整個城市燈火通明,炮聲不斷。

春節的記憶,是溫馨的,是快樂的,是幸福的,也是令人回味無窮的。我愛放鞭炮,愛美好的春節,更愛着濃厚的年味,愛這祥和快樂的氣氛!

篇十九: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我國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元宵節了,尤其是寧海前童的元宵節,更是讓我印象深刻。

元宵節在農曆正月十五,是春節之後第一個重要節日。到了元宵節,不管塞北,還是江南,舞龍舞獅、賞花燈、吃元宵……成了中華兒女的保留曲目。

外婆家在寧海前童古鎮,那裏以正月十四爲元宵,俗稱“十四夜”,每到十四夜,古鎮裏萬人空巷鬧元宵,格外熱鬧。十幾輛燈車,風格迥異的鼓亭,擡閣、鞦韆依次排列,紛紛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好一幅喜慶的畫面!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和清脆嘹亮的民間鼓樂交織在一起,湊成了一組美妙的樂章。看!鞦韆燈車上,男娃和女娃裝扮成各種戲劇人物,有的英俊瀟灑,有的清朗秀氣,定睛一看,原來還有英姿颯爽的女元帥穆桂英呢!可真是千姿百態,琳琅滿目!向遠處眺望,鞦韆上一員小將一蹬、一踹,栩栩如生,吸引無數的行人駐足觀看。參與的隊伍長得像條巨龍,浩浩蕩蕩的。沿路的居民還很熱情地擺出桂圓、紅棗、木耳湯,讓鄉親們盡情品嚐,其樂融融。

離元宵節還有兩個多月,我便開始迫不及待地盼望着再去外婆家,再去體驗一下前童古鎮元宵節的熱烈氣氛了呢!

篇二十: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鑼鼓喧天,喇叭嘹亮;紅巾飄舞,扇子紛紛……每當我聽到這種聲音,看到這種事物,我就知道秧歌隊來了。

秧歌是東北的民俗之一,距離現在已經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秧歌在清朝就廣爲傳頌。秧歌具有極強的感染力,秧歌的熱鬧氣氛和東北人熱情的性格也是秧歌得已流傳的原因之一。

在東北的黑土地上,熱情的東北人民不論冬夏,每天都在扭秧歌。大的秧歌隊有上百人,小的也有幾十人,再加上鼓、鑼、喇叭等樂器的襯托。只看這場面,就知道東北人民有多喜愛秧歌。

聽爸爸說,在他小時候,沒有空調,沒有暖氣,燒炕也要很長時間,燒爐子還會把房間弄得很髒。天很冷,大街上的店鋪都關門了。房屋裏不暖和,外面更冷。但東北人民沒有被嚴寒打敗,不論男女老少全部出門扭秧歌。會扭的扭,不會的看。人們感覺不到冷,反而越扭越歡。雖然是冬天,但卻洋溢着夏天的氣氛。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養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又反哺這個地方。我們都是東北的人民,也是東北民俗的傳承人。做爲傳承人,我們應該傳承這種文化,讓秧歌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篇二十一: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佔寧瑞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裏,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裏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上牀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牀,先吃一碗餃子,暖暖身子,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迴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薰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着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爲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篇二十二: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俗話說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都是不一樣的。

我們中國最有名的節日,那非春節莫屬了。每當到了春節,家家戶戶都會貼上自己親手寫的對聯,掛上幾個大紅燈籠,大家都穿着大紅棉襖,一大家子人團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品嚐着美酒佳餚,其樂融融。

吃完年夜飯後,就是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一個環節——發紅包。在七大姑八大姨面前,怎樣看似婉拒但最後還是能把紅包拿到手呢?嘿嘿,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小苗,新年快樂,這是阿姨的一點心意。”“那怎麼好意思呢?”“收下吧,不嫌少就好。”一般這個時候她們都會把紅包塞到我的手裏,然後如離弦的箭一般衝出屋外。這時,我的“陰謀”就得逞了。啊哈哈!

到了夜晚,迎新年最重要的一個活動——放煙花怎麼能少呢?我舅舅正好開了一家煙花店,帶回來了好幾大袋煙花:大的、小的、漂亮的、聲響大的,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煙花陸續射入天空,點亮了黑夜,真是美極了!

這就是我們過年的有趣習俗,是不是隔着屏幕都能聞到濃濃的年味呢?

篇二十三: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我的老家在江西,最有年味的還要數做麻餈,很多地方的人們已把傳統美食製作都用機器來取代了,但我們家鄉是傳統的手工工藝,春節前做麻餈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製作麻餈需要的原料有糯米、熟米粉、紅糖等,首先把新鮮的糯米(當年產的)用清水泡一天一夜,一定要泡透,再把溼的糯米放到木蒸籠上蒸熟,然後把蒸熟的糯米倒進大石兜裏,由兩個力氣比較大的人用大米槌反覆捶打成柔韌的糯米餈。

在整個製作過程中,最精彩的就是捶打糯米餈,這個過程只有有經驗的人才能準確的把握住,捶打的太久會使糯米餈粘在石兜上,捶打的時間短糯米餈口感不好,捶打糯米餈很費力,捶打得越久才越有韌性,做出來的麻餈才更好吃。糯米餈捶打好之後放在乾淨的案板上伴上熟米粉揉成糯米糰,用手把它壓薄,裏面加入芝麻紅糖粉,這樣好吃的麻餈就做好了。

在做麻餈時,大家在一起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很有開心過年的氣氛,想要製作出好吃又好看的麻餈,要注重心到、手到、眼到。

篇二十四: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蒸鍋像是着急了一般,“嗞嗞”地不停冒氣,險些把鍋蓋掀翻。一股誘人的香氣撲鼻而來,不用說,一定是糉子蒸好了!

到了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吃糉子,綠色的糉葉包裹着白色的糯米,一口下去,軟軟糯糯,簡直是讓人回味無窮。這糉子的種類十分豐富,有花生的,有板栗的,有肉的,有蛋的,還有香菇肉沫的,每一種都別有一番風味。

相傳,人們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當時的戰國時期,屈原十分忠心於國家,提出各種治國策略給朝廷。朝廷非但視而不見,還罷了屈原的官。國家漸漸衰退,屈原爲之着急,自己卻無能爲力,他對生活也失去了希望,便投江自殺了。人們爲了不讓江中的大魚吃掉屈原的肉身,便紛紛往江中投入糯米做的飯糰,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者。

今年的五月初五,我就同爸媽到奶奶家體驗了一把包糉子。我跟着奶奶一步步來:首先,把糉葉盤成一個角;接着,抓一把糯米填進去,放點花生和肉;再封上糉子“底”;最後,用繩子把包好的糉子捆緊。我看着奶奶包得又快又漂亮,自以爲很容易,包出來真叫個奇形怪狀。但是不管怎麼樣,味道還是很不賴的!自己包的糉子難道不是最香的嗎?

端午節,吃糉子,這一風俗能不讓我感到快樂嗎?

篇二十五: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

每個人的家裏都有不同的風俗,比如,有人春節吃年糕,代表步步高昇;有人吃糖醋大鯉魚,希望年年有餘,而我家,嘿嘿嘿,而我家嘛——便是逢年過節吃包子,

相傳包子起源於三國時代,諸葛亮七擒孟獲,要回家的時候,江上狂風大作,電閃雷鳴,陰風陣陣,浪擊千尺,此乃陣亡不可回家將士之冤魂,需用孟獲一軍四十九顆人頭爲祭祀方可安然離去,諸葛亮想:這怎麼能行,如若這樣做,必然不妥。隨後轉念一想,有辦法了,便拿麪糰捏成四十九顆人頭的模樣,裏面還有牛羊肉,瞬間,江面恢復平靜,諸葛亮便帶着它們回家了。

包子歷史悠久,味道也是非常的好吃,出名的有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南京的灌湯包,而我最喜歡吃的,是我姥娘所做的香菜牛肉餡兒的大包子。

包子製作起來並不是很難。

和麪,一斤麪粉四兩水(二百毫升),使勁的攪和,直到麪糰不沾手爲止。放到一個暖和的地方醒面,大約醒4-5個小時,還要放發酵粉。菜餡兒,香菜牛肉的,將牛肉攪碎,和香菜一起,放油鹽醬醋,拌餡兒。用擀麪杖將面擀成圓圓的麪皮,包起來,水開以後,蒸二十分鐘,就好了。香噴噴的大包子,鮮嫩多汁啊!先不說了,擦擦口水。

我愛我家的風俗,我愛我家!

本文地址:https://www.zwhhy.com/zwzt/huati/1396194.html

  • 標籤: 家鄉 風俗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精選25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家鄉的風俗400字作文(精選25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作文後花園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