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後花園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語文教學研討活動記錄(精選4篇)作文

語文教學研討活動記錄(精選4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12.22W 次

篇一:語文教學研討活動記錄

語文教學研討活動記錄(精選4篇)

2022年4月14日下午,XXXX開展高段教學研討活動。李潔、羅嬌兩位老師分別提供了統編教材課後習題教學價值研究研討課《囊螢夜讀》《表裏的生物》。

《囊螢夜讀》是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文言文,講的是晉朝人車胤學習的故事:車胤勤勉認真、學習不知疲倦,他學問淵博,通曉許多門知識。曾經由於家境貧寒,夜晚沒有油點燈,夏天他就用白絹袋裝幾十只螢火蟲來照亮讀書,夜以繼日地學習。這個故事展示了我國傳統文化中勤奮學習、持之以恆的精神,揭示了只有堅持不懈地勤奮學習,才能取得成就的道理。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1。認識“恭、勤、焉”3個生字,會寫“囊、螢、恭、勤”等7個生字。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能借助註釋、插圖,利用已知和生活經驗理解課文的意思。

文言文是用古代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與我們現在的表達有些差距,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非常重要。爲了達成目標,李老師精心設計各環節,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從課題入手,通過隨文識字、生字組詞指導學生識字寫字;藉助註釋、觀察插圖,引導學生理解句意;反覆朗讀、聯繫實際找到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課堂上,學生參與度高,各教學環節自然流暢,層層遞進,由於關注學情,方法合適,因此,教學目標的達成水到渠成。如果能合理安排時間,學生將會有更多實踐機會。

《表裏的生物》是統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本單元以“科學精神”爲主題,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體會文章是怎樣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課文主要寫了小時候的“我”認爲能發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對父親的表極爲好奇,並相信了父親說的表裏有隻小蠍子的話,從而表現了童年的“我”對事物有着強烈的好奇心,是個善於觀察、愛思考的孩子。

羅老師依據單元語文要素和課後習題來確定教學目標:1。會寫“脆、攔”等6個字,會寫“機器、鐘樓”等16個詞語。2。默讀課文,能聯繫課題說清楚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3。能結合課文中的相關語句,說出“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在教學時,羅老師首先通過梳理時間點,引導學生回顧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緊接着聚焦小作者的觀點,引出疑問,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討論:“我”是通過哪些事例來證明“表裏有生物”這一猜想;從中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通過學生的交流,羅老師抓住了“我”與父親的對話、心理活動描寫等句子來重點指導,以讀爲主、以讀代講、以問促讀,讓學生真正做到了入境悟情。羅老師層層設問,不失時機地點評學生,激發學生,感染學生。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究,不僅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還培養了探究規律的科學精神。

篇二:語文教學研討活動記錄

2022年4月13日下午,XXXX開展低段教學研討活動。張健美、楊敏、蒙妍伊三位老師分別提供了研討課《夜色》《我是一隻小蟲子》《習作:我做了一項小實驗》。

《夜色》是統編教材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一首敘事性的兒童詩。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語言,以第一人稱寫出“我”原本膽子很小,很怕黑,後來在爸爸的幫助下,戰勝對黑暗的恐懼,從此學會欣賞夜色。結合單元目標和對教材的理解,張老師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爲:1。認識“膽,敢”等12個生字;會寫“色,爸”等4個生字。2。能借助拼音,正確地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的停頓,讀懂句子的意思。3。初步懂得“克服膽小、做個勇敢的人,能收穫美好”的道理。

課堂以幾張夜色圖導入,讓學生觀察圖片,說出自己身邊夜晚的景色。通過情境導入,引導學生走進夜晚,感受夜色的神祕與美好,將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課文內容自然地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本單元句子學習的重點“讀好長句子的停頓,讀懂長句子的意思”,張老師把理解課文內容,積累詞語,隨文識字與朗讀詩歌整合起來。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反覆朗讀,每一次朗讀都指向不同的目標。首先讀正確,讀準“一”的變調和輕聲音節,思考:詩歌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隨機認識“膽”字,並瞭解月字旁的字大多與身體有關,緊扣課後習題,積累“膽量”“大膽”。其次,讀好長句子的停頓,讀懂長句子的意思。引導學生藉助課文插圖,進行初步感悟,結合插圖讀好長句子的停頓,如:看第一幅插圖,說說哪一節寫了這幅插圖的內容。引導學生結合插圖感悟“我”的膽小。再通過對比“很小”和“很小很小”的表達效果,結合“講了又講”等詞來體會“我”的膽小,隨機進行句子的練讀,並緊扣課後習題,積累詞語“勇敢”“勇氣”“勇士”,指導寫“外”“看”。然後,熟讀成誦,通過詩歌中的省略號,引導學生髮揮聯想和想象,進行填補空白“我還能看見什麼”,引導學生走進兒童詩的意境。教師在隨文識字中還滲透了多種識字方法:擴展詞彙識字,聯繫生活識字,運用字理識字,藉助動作識字等。

研討過程中,老師們一致認爲本節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環節清晰,識字教學與朗讀指導相結合,所用教學策略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學情,有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

《我是一隻小蟲子》是統編教材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以“童心”爲主題,內容富有童心童趣,充滿豐富的想象,教學重點旨在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本篇課文運用擬人化的描寫,從小蟲子的視角觀察世界,感受生活。基於此,本堂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爲以下幾點:1。會認“免、費、貪、脾”四個生字,會寫“淨、幸”兩個生字。2。能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3。能發現“月”字作偏旁時的表意特點,不認識的字能查字典認讀。

整堂課楊老師以“當一隻小蟲子真不錯體現在哪些方面”這個問題來統領教學,首先讓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發現小蟲子可以在草葉上生活、乘坐免費的“特快列車”,感受小蟲子舒服的生活。其次進行默讀,找到小蟲子有趣的小夥伴,通過對小夥伴的瞭解感受生活的快樂。最後男女生配合讀,體會小蟲子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本節課中,楊老師的教學目標明確,教態自然大方,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但是對於學生朗讀指導的深度還不夠,提出的問題太過瑣碎,應抓住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主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體會、感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是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次記事作文,本單元圍繞“觀察與發現”這一主題,要求學生寫下自己曾經做過的一次小實驗,旨在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的習慣和有序表達的能力。

蒙老師事先做了充分的準備,課前讓學生們自己動手操作實驗並填表記錄了自己做小實驗的步驟。在課堂中,先借助記錄單引導學生使用關聯詞,有序、清晰、完整地表達出自己做實驗的目的、過程和結論。接着,讓學生們分享自己做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最有趣的現象。最後,交流自己做實驗時的體會和心情變化,總結本次作文的寫作方法。

整堂課結構清晰,環節簡明,達到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學生們懂得傾聽,樂於表達,參與度較高。但在課堂時間的把握上可更靈活,多留出時間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並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發言進行評價和引導。

篇三:語文教學研討活動記錄

2022年4月7日下午,XXXX開展高段教學研討活動。黃紅雲、肖長珊兩位老師分別提供了統編教材課後習題教學價值研究研討課《爲人民服務》《習作:他____了》。

《爲人民服務》是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的一篇課文,它是毛澤東同志於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演講,是小學階段學生接觸到的第一篇議論文。結合單元目標,黃紅雲老師將本課教學目標確立如下:1。會讀會寫10個生字,能結合課文理解“重於泰山”“輕於鴻毛”“精兵簡政”等詞語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二、三自然段。3。理清課文層次,初步瞭解課文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論述的。結合具體事例理解重點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中,黃老師緊緊圍繞課後習題展開,首先,讓學生整體感知。在通讀課文、讀準字音的基礎上,思考:毛主席提出的核心觀點是什麼?瀏覽課文哪段具體詮釋了爲人民服務這一觀點?利用抓關鍵句,找關鍵詞的方法體會議論文語言的嚴謹性,同時讓學生知道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隨後讓學生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圍繞“爲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並用找關鍵句,提煉關鍵詞的方法,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概括文意。

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以“死的意義”這部分爲例子,引導學生感悟毛主席是怎樣闡釋這個觀點的,用了什麼方法。同時,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並背誦第二自然段。

研討過程當中,老師們一致認爲黃老師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環節清晰,以讀爲主,能夠適時結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課文內容,達成了教學目標。

習作“他____了”是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個半命題作文,要求學生寫一件事,把一個人當時的表現寫具體。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瞭如何結合具體的事例寫出人物的特點。本次習作不僅要將寫人與記事結合起來,還要借鑑本單元課文的表達方法,嘗試運用動作、語言、神態等描寫,把人物的表現寫具體,反映人物的內心。

肖老師圍繞單元要素“嘗試運用動作、語言、神態描寫,表現人物的內心”,結合教材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教學。首先,帶領學生閱讀習作要求,弄清楚寫什麼的問題;接着抓住“從多個角度把某人當時的表現寫具體,反映出他的內心”這一教學重點,圍繞課文中的片段進行了方法研討;最後,藉助生活中的一個視頻片段《他生氣了》,讓學生進行方法運用。

整堂課備課充分,結構清晰,貼合學情,做到了一課一得。但在各環節的時間分配上可以進行調整,開課再緊湊一些,解題後直接指向方法指導與訓練,避免喧賓奪主。同時,在學生審題和寫作的環節,教師應該多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充分感受和表達。

篇四:語文教學研討活動記錄

2022年4月6日下午,XXXX開展低段教學研討活動。汪豔、楊彩佳、楊曉菡三位老師分別提供了統編教材課後習題教學價值研究研討課《中華傳統節日》《端午糉》和《亡羊補牢》。

《中華傳統節日》的習作是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的一部分內容。本次活動貫穿於整個單元,關於我國的傳統節日和習俗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本次課,一共兩個課時,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1。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博大,瞭解節日內涵,積累節日知識。2。學會收集、分析整理節日資料,並能小組交流分享和展示。3。寫一寫過節的過程或者節日中發生印象深刻的事。

本節課是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交流彙報的基礎上,學生對傳統節日有了自己的想法。課堂開始,汪豔老師帶領同學們回顧了幾個學生熟悉的傳統節日和習俗,學生邊回顧邊思考自己過節的生活體驗。隨後,學生以四人小組爲單位展開交流。學生在小組交流後進行了全班的分享,老師針對孩子的分享進行了點評與指導。隨後,通過本單元“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的單元目標,汪老師進行了說話訓練,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中的表達方法。

本節課汪老師認真聆聽學生的發言,及時鼓勵和指導學生,學生興趣濃厚。但還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有話可說,教師指導學生先說清楚過程再優化語言,讓習作指導更紮實。

《端午糉》是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圍繞端午糉,以兒童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糉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基於對教材的理解,楊彩佳老師設定以下教學目標:1。認識“端、糉”等13個生字;會寫生字“葉、豆、分”。2。通過圖文結合、聯繫生活實際,積累“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詞語。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好課文。

教學過程中,楊老師採用以讀爲主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圖文結合、演一演、自由讀、指名讀等多種形式的讀在課文中感受端午糉的樣子、味道以及吃端午糉的意義。根據一年級學生積累字詞的教學重點,帶領學生歸類積累了“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詞語,並學以致用進行說話練習“我是糉子代言人”,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有效落實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研討中,老師們一致認爲楊老師注重對學生的朗讀指導,環節過渡自然,但還要注意問題的提問方式,多關注學生的發言,及時評價和糾錯。

《亡羊補牢》是統編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根據課文內容,談談簡單看法”,朗讀指導重點是引導學生讀好對話的語氣。根據單元重點,本堂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爲:1。正確朗讀課文。2。會認“叼、勸”等生字,會寫“丟、鑽”等生字。3。讀好人物的對話及語氣,說一說“亡羊補牢”成語的意思。4。比較兩個句子的不同。5。說一說,生活中是否有類似“亡羊補牢”的例子。

本節課,楊老師首先讓孩子整體感知,說一說課題中“亡”的意思,緊接着引導學生探究第一次丟羊的原因,出示圖片,並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隨文認識“窟窿”一詞。以多種方式指導朗讀,讀好人物對話,讀出街坊勸說的語氣和牧羊人不以爲然的語氣。再結合第二次丟羊的原因和結局,引導學生感悟故事寓意。

在教學研討中,老師們一致認爲,本節課教學環節清晰,目標明確,識字和朗讀指導到位。但是教師的提問不夠準確,引導學生理解寓意環節缺乏梯度。板書設計如果能更簡練,就能更好地體現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本文地址:https://www.zwhhy.com/chuzhong/czzk/1356149.html

  • 標籤: 語文 精選 教學 研討 記錄生活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語文教學研討活動記錄(精選4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語文教學研討活動記錄(精選4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作文後花園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