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後花園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優秀教案(精選11篇)作文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優秀教案(精選11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11.14W 次

篇一: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優秀教案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優秀教案(精選11篇)

教學目標:

⒈瞭解本文的文學知識,掌握本文的生字、詞。

⒉熟讀課文,初步體會作者所的美景。

⒊理清文章思路,學習本文“佈局謀篇,層次井然”的寫法。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思路,學習本文“佈局謀篇,層次井然”的寫法。

教學過程與內容: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一課,我們學習了《春》這篇美文,感受了春的美景,從春的美景中感受到了活力、生機。可以說,一年四季,都有無數可以值得讚美的東西,在冬天,人們也許看到過白雪皚皚的銀白色的世界,那麼,你居住的地方的冬天又如何呢?誰能說說?(指名說出)不同地方,冬天的景是不同的。濟南這個地方的冬天的景又如何呢,我們學習了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就知道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濟南的冬天》。(板書:《濟南的冬天》)

二、新授:

⒈解題及作家、作品介紹。

這是一篇寫冬天美景的抒情散文,也是一篇美文。作者——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生於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師範畢業後,曾任北京十七小學校長、天津南開中學語文教員。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並進行文學創作。1929年離英回國。先後任濟地同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問世,被譯成十幾種文字,產生較大的國際影響。抗戰爆發後,他在周恩來的直接關懷和幫助下,從事抗戰文學活動。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回國後,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文聯副主席、全國作協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委員、市文聯主席等職。由於他的勤奮創作,解放後寫了20多個劇本,被譽爲文藝隊伍中的勞動模範。1966年去世,終年67歲。

1930年前後,老舍來到山東,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爲他的“第二故鄉”。據老舍夫人胡青回憶,老舍生前“常常懷念的是從婚後到抗戰爆發,在山東度過的那幾年”。

2.找出課文中的生字詞,查字典,給它們注音、解釋,並學會運用。

響晴:(天空)晴朗無雲。溫晴:本課指天氣械極爲晴朗、明亮、溫和。

安適:安靜而舒適。

肌膚:肌肉和皮膚。

出奇:特別,不尋常。

秀氣:清秀、小巧玲瓏。

水藻:生長在水裏的藻類植物

貯蓄:存放。

澄清:本課指明亮,透明。

空靈:美妙無窮無不可捉摸。

藍汪汪:形容藍得發亮。

3.朗讀課文,思考課後研計練習題。

4.就課文不理解之處提出問題質疑。

二、導入作家作品導入。

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生於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師範畢業後,曾任北京十七小學校長、天津南開中學語文教員。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並進行文學創作。1929年離英回國,先後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三、正課

⒈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求做到:

(1)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熟悉課文,這是朗讀好的前提。

(2)細心體會,理解課文,建立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內心視象,這是朗讀好的基礎。

(3)以情帶聲,隨課文思想內容與作者情感軌跡,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輕重緩急,讀出作品的美感。

⒉解析文章題目

文章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個特定環境的冬天,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後的“這就是冬天的濟南”是全文的結束語,抒發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裏的濟南的總的觀感。意思是:這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淨的藍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濟南啊!這樣的結尾,既和開頭“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餘地。

⒊探究質疑:請給文章分段並歸納段意,理清作者的思路。

討論並歸納:文章可分爲三部分。(劃分的依據是描寫的景物不同)

文章佈局謀篇層次井然。

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作者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和北平、倫敦、熱帶的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奇蹟”“怪事”,突出它的“溫晴”,讚譽它是個“寶地”。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都是與此相聯繫的。第2段開始,“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個重要的過渡句,轉到對冬天山水的描寫。在分寫山水之前,先給人以濟南的總體感,用擬人的筆法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作者緊扣住這一點,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既表現濟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愛。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先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次寫薄雪覆蓋下的山,再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第5段寫冬天的水色。作者極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將天光、水色融爲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最後,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一句結束。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段意:寫濟南的冬天“溫晴”的天氣特點。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自然段。段意:細寫濟南冬天的山景。(又分爲三層)

第一層: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

第二層;寫雪後的山景。

第三層:寫城外遠山。

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段意:寫濟南冬天的水色。

4.探究質疑:第一自然段怎樣寫出了濟南的冬天“溫晴”的天氣特點,運用了什麼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石感情?

討論並歸納:通過三組對比來寫。

⑴北平的寒————濟南的暖

(北平的冬天要是不颳風,便覺得是奇蹟;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

⑵倫敦的暗————濟南的明

(倫敦的冬天要是能看得見太陽,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

⑶熱帶的熱————濟南的溫

(熱帶地方的日光永遠是那麼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濟南有溫晴的天氣。

⒋探究質疑:這裏運用對比手法有什麼好處呢?

討論並歸納通過三組對比,突出濟南冬天“響晴”的特點,由“奇蹟”、“怪事”、“害怕”、引出讚譽“濟南真算個寶地”。文章緊扣這一天氣特點,描繪濟南冬天的景色。

⒌探究質疑:“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改爲“沒有風的”行不行,爲什麼?

討論並歸納:沒有風聲不等於沒有風,只是風小而已。如果改成“沒有風”,就不符合實際情況了。由此可見作者的用詞是十分準確的。

四、小結

文章一開頭,就緊緊抓住了濟南冬天“溫晴”這一天氣特點,讚譽濟南是個“寶地”,這是貫穿全文的主線,下文描繪的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都是與此相聯繫的。

五、作業

⒈完成課後研計練習一。

⒉選用教案後課時作業設計。

篇二: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優秀教案

學習目標:

1.理解重點詞語,品味積累語言,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朗讀課文,感知內容,初步培養感悟散文的能力:學習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多方面地寫景,表達自己的感受。

3.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重點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特徵運用貼切手法描寫自然景色的寫法。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設計思路:

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寫之中,寄寓了自己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學習本課重在引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徵細緻描繪的寫法,體會作者借景抒發的讚美之情。而若要達此目的,就必須通過多種方式反覆誦讀,使學生深入文本,深刻感悟,進行個性化解讀。爲此,本設計圍繞“讀”字做文章,抓住“讀”字開展系列語文學習活動,從而達到讀中悟,悟後讀,培養學生的審美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力。

學習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今天我們不說溫暖明媚的春天、喧囂熱烈的夏天、金色輝煌的秋天,單表一下多姿的冬天。“燕山雪花大如席”是說燕京一帶冬天雪花的特點,“瀚海闌干百丈冰”是描繪邊塞冬天的奇寒;東北的冬天風中帶刀,雲南的冬天飽含色彩。而素有“泉城”之稱的濟南,冬天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跡,到濟南去看一下冬天的景象,感受一下冬天的氣息。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一兩個詞語概括自己經歷感受過的冬天的特點。

提示:如朔風怒號、冰雪覆蓋、寒冷、蕭殺……

2.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用幾個詞語概括老舍筆下“濟南冬天”的特點。

讀課文後,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小組交流,之後再請學生向全班展示。

提示:如溫晴、秀美、暖和、多情……

3.學生思考: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

一方面引導學生明確濟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這一點學生在文中可直接找出;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體會全文所寫濟南實際並非完全如此,這裏面加入了作者的聯想和想象,融進了作者特殊的感情。也就是說濟南給老舍先生的最大感受就是——溫情。於是,全文處處圍繞體現着“溫晴”,也體現着“溫情”。

三、以溫晴識溫情——“溫情”在我身邊

1.學生朗讀第一段,標劃體現濟南體現溫晴特點的語句。

2.小組交流,然後指名學生回答。

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從風和陽光的角度,寫出北平、倫敦、熱帶地區的特點,從而突出濟南的風不冷、不酷,不硬、不厲;突出濟南的日光不暗、不晦,不刺、不毒。它們帶給濟南,帶給人們的是溫暖、溫柔、溫情,是安適、安詳、安逸。因此,作者說濟南是個“寶地”。

四、以溫晴看溫情——“溫情”在我眼前

有人說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無論從立意,還是從構圖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圖畫。從細部看,這幅圖畫又是由多個畫面組成,而每個畫面都充滿着溫情和希望。

教師引導學生跳讀課文,把平面的語言變成立體的畫面,並學會用自己的話語進行概括描繪。

1.搖籃安睡圖

“搖籃”給人的感覺就是暖和、溫馨、舒適。睡在搖籃裏的濟南和濟南的人們是幸福的、愜意的。尤其是又有“小山”母親細心的照料,親切的問候。這是別處冬天難得的情致。

2.雪後小山圖

小山秀氣,承受不了大雪。陽光下,山色斑駁,秀美動人。小雪知山心,增其亮色;夕暉暖人心,溫暖柔和。真是“妙”極。妙就妙在可掬的情態!

3.山村臥雪圖

小村在“臥”,小雪也在“臥”。它們“臥”的舒暢,“臥”的安詳,給人感覺這是陽光下爽心的“臥”,多少還帶有一些暖酥酥、懶洋洋的“臥”。這淡墨高雅的畫面,確實帶有十足的情味。

4.玲瓏水晶圖

晶瑩絢麗,玲瓏剔透。雖說藍是冷色,但它卻是瑰寶,內裏包含着色彩繽紛的事物;它又與海洋一色,涌動着生命的內蘊和氣息。同時,它又包含着別緻的情韻。

五、以溫晴賞溫情——“溫情”在我心中

教師引導啓發學生進入對溫情的賞讀。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繪了濟南的山、濟南的水,借山水來展現濟南冬天的特點。但是在作者筆下,濟南的山水已不再是帶有種種表象的山水,而是作者印象和感受中的山水。換句話說,是在鮮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所以,這裏的山水情意濃濃。作者在寫作上也展開聯想、想象,以溫情的形象來比擬溫情的上水,用包含溫情的語言來描繪溫情的山水。

(一)走近溫情的人物形象

景物本身沒有生命,沒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當“人”來寫。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韻,有了內在美。

教師引導學生讀課文,分別找出用人物形象來比擬山水的語段,體會溫晴的特點,從而品味其中包含的溫情,然後學生小組交流,最後師生共同明確。

1.守護搖籃的母親

母親的形象是溫暖的,守在搖籃旁,唱着搖籃曲的母親更是溫暖的,而且還有那撫慰人心的話語。如此善良溫存體貼的母親給人歡喜,給人幸福。這樣,睡在小搖籃裏的濟南就感到舒適溫馨,母親般的“小山”就有了人間大愛。

2.細緻周到的護士

大家熟知這一形象,耐心細緻的她帶給濟南的是放心的睡眠,是甜蜜的夢境,是溫柔的關照。

3.健美優雅的女郎

陽光下,山坡上,斑駁的色彩成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這秀氣的小山成了秀美的女子,她身穿這件花衣,悠閒安適地站在微風之中。調皮的風兒不時掀動一下她的衣角,閃現出健美的肌膚。如此,給人以明亮、燦爛、喜悅、希望之感。

4.嬌美害羞的少女

夕陽斜照,光輝映雪。白白的薄雪調和着陽光成爲粉紅色,這就是少女害羞的顏色。那白雪一下子就又成了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是什麼使她害羞?是它本身純青、溫情,是她一下子想起了心中溫情的事兒。

5.俏美柔情的女子

女子愛俏,女子愛美。面對鏡子整妝打扮十分正常。在泉城,長枝的垂柳就成了俏美的女子,那清澈透明的河水就是一面大鏡子。面對如此貌美的女子,河水自然也多情起來,它不僅不願結冰,破壞垂柳的情致,反而“把終年貯蓄的綠全拿出來了”。獻給誰呢?是倩女,也是冬天的濟南。

教師小結:老舍先生不愧爲文學大師,他智慧的將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個個頗具個性,而又都充滿溫情的女性。這一個個形象被描繪得栩栩如生,就像站在我們眼前一樣。如此,既寫出了冬天的暖,又寫出了冬天的美,突出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老舍先生爲什麼只選取女性形象來比擬描繪呢?

主要讓學生明白:這些形象能體現溫暖、柔美、慈愛,能與濟南冬天的秀美、溫晴特點相吻合。

(二)感受冬天溫情的春意

作者寫濟南的冬天,但處處洋溢着春意。此皆因作者心中有“春天”,故能用春天般的感受寫冬天。如此,這種冬天也就有了靈性,有了生機。英國詩人雪萊的話“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正是本文最好的註腳。

1.學生從文中找出富有春意,流露着春天氣息的句子並以喜悅的感情朗讀。

如: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裏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

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2.思考討論:爲什麼這樣來寫?

明確:一是突出濟南冬天的特點;二是表達作者對冬天濟南的愛憐之情;三是表現對自然、對生命的深刻感悟,表達一種樂觀進取的精神。

(三)品味溫情的語言

本文語言自然、質樸,親切、柔和,充滿着溫情、畫意。像美麗的女子情態可掬,又像慈愛的母親娓娓敘談。

1.標劃富有靈性、含有意蘊的動詞。

學生先跳讀課文,標劃出動詞,然後加以體會,進行展示。

如: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白邊。(有意爲之,是爲了給冬天增加美感)

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形象傳神,寫出了舒適安然的睡姿和靈性)

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全拿出來了。(寫出了水藻和水的慷慨多情,表現了濟南冬日的春意和生機)

2.體會口語化、情感化的詞語。

(1)教師示範

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面上是含笑的。

標劃的詞語自然、柔和、親切、溫馨。如一位慈祥者忍不住向你訴說,如一位自豪者在你耳邊低語。“真的”含有驚喜,“是”“的”舒緩語氣,如此不能不使你相信。

(2)學生找出類似語句,標劃出關鍵詞,小組交流。

如: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裏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

就是下點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

六、我筆下的“溫晴”和“溫情”

1.教師總結:

老舍先生寫北方中國的冬天不着眼於“寒”,而着眼於“暖”,不着眼於“壯”,而着眼於“秀”,集中突出了冬天裏“溫晴”的特點。爲了展現這一特點,作者抓住了“暖、秀、綠”着墨,寫出了春意,寫出了生機。之所以如此,皆在於作者內心蘊含着的“溫情”,是作者溫情的體驗有了這種種溫情的意象,是作者溫情的感受有了這美妙的表達。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

2.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體會,運用“溫晴”和“溫情”兩個詞語,寫幾句話。

篇三: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飽含深情地誦讀課文,發現並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體會比喻、擬人手法的妙用,學習表現美的方法。

3、仔細揣摩作者對平凡景物的獨特感受,寄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朗讀、品讀課文,發現並感悟濟南的冬之美。抓住景物的特點,對自然景物傾注着真情實感,情景交融,生動細緻的描寫景物。

[教學難點]:

借鑑語言大師老舍用心體驗美、用筆表現美的技藝。

[教學方法]:朗讀教學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意會導入。

1、我們剛剛送走了朱自清的《春》,直接跳過“秋”進入了“冬”。說到冬,古代的文人墨客寫了不少的有關冬的詩句,大家能相機來哪幾句呢?

2、學生自由抒發感想,老師引導學生認識:平凡亦出神奇,美在於發現。引用:“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羅丹

3、冬天萬物蕭條,風雪凜冽,沒有其他季節那種勃發的生命力,但是,在老舍眼中冬天的濟南一切都是美的,可愛的!老舍曾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一往情深。下面,請隨着老舍一起去發現《濟南的冬天》洋溢着的特殊的美麗。看看他是怎樣發現美,又是怎樣來表現美的。

二、整體感知,集體賞析。

1、朗讀:在朗讀中體會濟南的冬天最特別之處以及美妙之處?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聽課文錄音,學生在語言的薰陶中(可閉眼傾聽)感受一下溫晴的濟南的美麗景色。

3、朗讀並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採用讀、品、議相結合的方法來賞析第三節。

預設:

(1)請同學們小組討論,濟南爲何“真得算個寶地”?

參考:作者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和北平、倫敦、熱帶的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霧、無毒日的“奇蹟”“怪事”,突出它的“溫晴”,讚譽濟南是個“寶地”。

(2)課文寫了濟南的冬天的哪些景物?

參考:濟南的冬天的總體特徵是:無風,響晴,溫晴。陽光朗照下的山慈善,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城外遠處的山如詩似畫,冬天的水色——水藻之綠,襯托水之清澈、透明

(3)你讀後喜歡濟南的冬天嗎?說說爲什麼吧。

言之有理即可。

(4)古語云:一切景語皆情語。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說說你的理解

參考:作者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以山.水爲主要描寫對象,用準確.優美的文字,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濟南冬天讀有的美景,抒發了作者對濟南的無限熱愛之情!

(5)讀過許多遍之後,你一定對文章有了一定的瞭解了吧?按描寫的不同景物,給文章分段並歸納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一段):總寫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第二部分(第二到第五段):寫濟南冬天的山景。

第三部分(第六段):寫濟南冬天的水色。

(6)再次齊讀第三節。

要求:糾正開始時的錯誤,有感情的朗讀文章,體會濟南冬天之美。

三、結語:願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用你熱情的心去感受生活,用你的慧眼去觀察生活,願你發現生活中的美,願你的生活如花一樣燦爛.。

四、佈置作業。

篇四: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優秀教案

一、學習目標:

1、瞭解濟南冬天的特點;

2、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

3、體會作者對濟南冬天深厚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濟南冬天深厚的情感。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我們來猜一個謎語,打一風景名勝區。謎面是一首詩:“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猜猜是祖國大好河山的哪一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圈出作者對濟南冬天評價性的詞語或短語。

溫情響晴舒適暖和

2、哪一個詞語最能代表濟南冬天的特點?

(三)品讀課文理清寫作思路

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了冬天的濟南?

(四)賞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

1、勾畫出文中特別打動你的句子,從字裏行間感受老舍對濟南冬天的情感。

(1)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着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2)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2、老舍對濟南是怎樣的一種情感?

(1)我生在北方,聽慣了風,可也最怕風.聽是聽慣了,因爲聽慣才知道那個難受勁兒.它老使我坐臥不安,心中游遊摸摸的,我倒不是個弱不禁風的人,雖然身體不很足壯.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風.它自由地刮,我死受着苦。老舍《春風》

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濟南的秋天》

(五)自我檢測

1、《濟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原名____,字___。

2、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____,作者通過濟南和___、___、___的對比得出這個結論。

3、作者在描寫濟南的冬天時描繪了四幅畫面,它們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六)擴展訓練

請同學們選擇課文中的一個片段,仿照其寫法,

以“黔江的____”(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爲題寫一段話。

篇五: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優秀教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教材分析:

本文是語言大師老舍的一篇寫景散文。文章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使筆下的山、水、城、人跟這“溫晴”天氣緊密聯繫在一起,構成一幅溫暖晴朗的濟南冬天圖景。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三個生字,掌握五個要求會寫的生字,理解“響晴、溫晴、安適、貯蓄、澄清”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揣摩詞語,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3.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4.體會作者對平凡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並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濟南的冬天》。老師從課文中找了四個詞語:響晴、溫晴、奇蹟、寶地。這當中,哪一個詞語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的特點?請同學們帶着這個問題讀課文5分鐘,並劃出你認爲能證明自己看法的句子,適當做批註。如果有不會讀的詞語,請舉手提問。

二、美文美說,整體感知

1.學生選擇詞語,並闡述理由。

2.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那本課的景物描寫又是如何圍繞這一特點展開的呢?我們先來看第二段。

(以第二段爲範例,引導學生分析文中其他段落的景物描寫)

過渡:老舍先生筆下的濟南美不美?美。他是用什麼方法寫得如此之美?

(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既準確生動的語言)

同學們總結的很到位,你們寫作文也要學會抓住景物特點,多用修辭,雕琢語言。

三、美文美讀

3.俗話說,美文不厭百回讀。老師也非常喜歡讀這篇文章,想和同學們比比誰更能讀出課文的美,好不好?老師佔個先手,範讀第三節,請同學們來點評。

(通過朗讀,提示學生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老舍先生正是充滿了對濟南冬天的喜愛與讚美,才能寫出如此文質皆美、情深意厚的文章。)

4.1930年,在海外漂泊了六年的老舍從新加坡回國,來到濟南。在這裏,他度過了四年自由、溫馨、安定的時光,他的第一個孩子就取名“舒濟”。可見,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濟南的脈脈溫情。黑板上的這四個比喻,就充分展現了這一點。同學們,老師說的對不對?除了這四句,還有沒有其他句子展現了老舍先生對濟南的喜愛與讚美?

四、美文美結

同學們,《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如詩如畫,充滿溫情。在老舍的筆下,一草一木都是有靈且美的。山水如有意,引我爲知己。大師用他那生花妙筆告訴我們,要寫出一篇好文章,除了緊扣特點,巧遣詞句,更重要的是要有溫潤而感性的心。

今天,我們走過了一個溫晴的冬天,參觀了一座溫情的城市,結識了一位溫潤的作家,是不是收穫滿滿呢?好,那就將你的收穫化爲文字吧。課後,請同學們仿照課文第三節,寫一寫窗外這連綿的秋雨吧。

篇六: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優秀教案

導學目標:

1.理解和運用“響晴、溫晴、設若、貯蓄、秀氣、空靈、澄清、清亮”等詞語。

2.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作用,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積累文中優美的語句。

3.培養學生自讀寫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4.體會作者對濟南、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思想感情。

導學重點:

引導學生把握閱讀寫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別是比喻和擬人手法的運用。

導學難點:

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發。

課時:兩課時

預習導引:

1.查找資料,瞭解作者的生平和重要作品及濟南的地理特點。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濟南(jǐ)鑲(xiāng)水藻(zǎo)貯蓄(zhù)

髮髻(jì)澄清(chéng)着落(zhuó)看護(kān)

3.釋義:

響晴:文中指天氣晴朗、燥熱。

設若:假若。

秀氣:文雅,不粗俗。

貯蓄:儲存積蓄。

澄清:清澈明亮。

空靈:清淨透明。

4.認真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思考下列問題:

(1)濟南冬天的特點是什麼?

(2)課文是從什麼角度,用什麼手法來表現這一特點的?

(3)文中老舍先生採用中國山水畫“以大觀小”的構圖取景方法,請分析作者抓住哪些富有特徵的景物來展示濟南冬天的,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5.在文中圈畫出你感到難以理解的句子,認真品讀,準備課上與同學老師交流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賞了春天那一幅幅動人的春景圖後,今天我們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去領略冬日的景色。(板書課題)說起冬,尤其是北中國的寒冬,腦海中浮現的多是朔風怒號、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天寒地凍的蕭條畫面。但在老舍先生的這篇文章中,卻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就讓我們在老舍的引領下一起去觀賞濟南冬天的水墨畫,去體味浸蘊其間的濃郁情致,體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

二、介紹作者:

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出生於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並進行文學創作。1929年離英回國,先後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應召回國。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終年67歲。老舍一生著作豐富,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龍鬚溝》《茶館》是其代表作。以描寫城市人民生活著稱,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語,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厚的生活情趣。

三、解題

《濟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所寫的一篇情辭並茂的寫景散文。題目明確交待了描寫的地方和時令。

關於濟南的山和水:(多媒體課件顯示畫面背景音樂:《高山流水》)解說:

在濟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歷山,傳說帝舜耕稼於此,又名舜耕山。隋開皇間因岩石鐫佛,遍佈山崖,遂稱千佛山。層巒疊翠,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峯也只有海拔285米。

濟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稱,所謂“家家聽泉,戶戶插柳”。大致爲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羣。趵突泉爲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噴涌如沸,隆冬季節依然水霧繚繞,四周的亭臺樓閣都罩上一層輕紗,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還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劉鳳誥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詠湖名句。

四、檢查預習:

見預習2、3.

五、朗讀課文,整體把握:

1.聽錄音,體味流暢朗讀中的語氣、語調傳達出的文章內容與風采。依閱讀提示,思考:

(1)濟南冬天的特點是什麼?

(2)課文是從什麼角度,用什麼手法來表現這一特點的?

(3)文中老舍先生採用中國山水畫“以大觀小”的構圖取景方法,請分析作者抓住哪些富有特徵的景物來展示濟南冬天的,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討論明確:

(1)溫晴。

(2)寫“溫晴”是從自身感受的角度來寫的,通過和北平冬天多風、倫敦多霧、熱帶日光的毒和響亮作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奇蹟”“怪事”,突出它獨有的“溫晴”特點,讚賞它是個“寶地”。畫面中“寒”與“暖”、“暗”與“明”、“熱”與“溫”的色調烘托出濟南冬令陽光和煦、天朗地秀的總體形象。在結構上是全文的總起,爲下文具體描述作鋪墊。

(3)順着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這一主線,作者具體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先用擬人化的筆法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給人以濟南冬天的總體感覺,然後分寫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和城外遠山。第5段文字寫冬天的水色,先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將天光、水色融爲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充滿讚美之情。

緊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鋪展出三幅畫面:小山搖籃圖、雪霽初晴圖和空靈水晶圖。

文章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既表現濟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愛。

六、研讀精彩語段,學習景物描寫方法。

1.齊聲誦讀第3語段,思考:

投影: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全段的層次劃分是:

(3)全段寫“小雪”之美妙,主要通過其他的景物來進行烘托,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動詞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詞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樣化靜爲動的呢?

(7)主要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

明確:(1)最妙是下點小雪呀。

(2)全段分爲三層: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3)矮松山尖草色陽光

(4)樹尖用“頂”,山尖用“鑲”,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幾個字各得其所。

(5)青黑,白,藍,銀,暗黃,微黃,粉色。

(6)化靜爲動的主要技巧是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

(7)主要是擬人,文中的三個“好像”,並不都表示比喻。

2.歸結本段的寫景特色。

歸納:作者從色彩和變化兩個角度描寫了山上的矮鬆、黃草和薄雪等景色。“看護婦”是對雪後矮鬆秀美形態的比喻,借矮鬆寫出雪的形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肌膚”,這是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引人產生的聯想。“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山腰的空間順序,有層次地把各個細部雪的光、色、態展現出來,讓讀者感受到的不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韻。畫面色彩的鮮明悅目來自映襯的妙筆:矮鬆的青黑映襯一髻兒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襯藍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兒白,映襯一道兒暗黃;以微黃的斜陽,映襯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3.感情朗讀第3語段。

七、課外作業:

以《家鄉的冬天》爲題寫一篇練筆,寫出你對家鄉冬天的真實感受。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讓學生讀一讀自己的課外練筆,感受一下自己家鄉冬天的特點,看誰寫得好。

二、揣摩優美語句,品析寫景技巧,領悟思想感情

1.默讀全文,畫出文中給人以美感的比喻句和擬人句,分析好在哪裏。

2.比較下列三組句子,你認爲哪一句好,爲什麼?

(1)組:甲: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乙:這一圈小山圍着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2)組:甲: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乙:快日落時,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點粉色。

(3)組:甲: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

乙:天兒越晴,水藻越綠,水也不結冰,垂柳的長枝倒映在水中。

教師點撥、明確:

(1)組甲句中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搖籃”,寫出山景的小巧秀麗,又用擬人顯出感人的脈脈溫晴。躺在搖籃裏承受母親體貼入微的撫愛,那當然是最暖和不過的了,而況山們還“低聲地”哼着搖籃曲,秀美的睡態再現了這個“理想境界”的溫暖、舒適的特點。而乙句的直白敘述則傳達不出寄寓的讚美深情。

(2)組甲句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爲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嬌美和小山的秀麗,情態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黃斜陽相映襯,色彩鮮豔悅目。比擬把本來沒有生命的、靜止的東西寫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而乙句則少了那份美感。

(3)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愛。用“不忍得”寫水不僅有生命的質感,而且還有一副和善心腸,爲了水藻的綠,爲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滿着春意。雖沒直接寫天氣暖和,卻讓人感受到了溫暖,傳神之妙是乙句用一“倒映”所不及的。

3.本文語言樸實清新,娓娓道來,情懇辭切,除體現在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同時在遣詞造句上還非常講究,值得仔細玩味。

思考:(1)“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去掉“聲”字可以嗎?爲什麼?

(2)“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這裏爲什麼用“臥”字?和文章什麼地方相呼應?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不可以。“沒有風聲”並不是沒有風,濟南的冬天只是沒有那種令人戰慄的呼嘯的北風而已,如果去掉“聲”就說成了“沒有風”,那是不切合實際情況的。

(2)用“臥”字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表達了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與文章基調相調諧,有一字傳神之效。和前文“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相呼應。

三、對比閱讀

思考:《濟南的冬天》在寫法上與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麼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歡哪一篇?說出理由。

提示:兩篇散文都通過幾幅具體生動的畫面來表現特徵。《春》一文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等五幅畫面,體現了春的“新、美、力”的特點。而《濟南的冬天》同樣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描繪了陽光下的濟南全景、雪後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畫圖,表現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四、拓展延伸:

閱讀《濟南的秋天》,完成下列題目。

濟南的秋天老舍

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設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牆,環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紅袍綠褲的小妞兒。你的幻想中要是這麼個境界,那便是個濟南。設若你幻想不出--許多人是不會幻想的--請到濟南來看看吧。

請你在秋天來。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終年給你預備着的。可是,加上濟南的秋色,濟南由古樸的畫境轉入靜美的詩境中了。這個詩意秋光秋色是濟南獨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秋和冬是不好分開的,秋睡熟了一點便是冬,上帝不願意把它忽然喚醒,所以作個整人情,連秋帶冬全給了濟南。

詩的境界中必須有山有水。那末,請看濟南吧。那顏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發的不同了。以顏色說吧,山腰中的松樹是青黑的,加上秋陽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淺的顏色,把旁邊的黃草蓋成一層灰中透黃的陰影,山腳是鑲着各色條子的,一層層的,有的黃,有的灰,有的綠,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兒。山頂上的色兒也隨着太陽的轉移而不同。山頂的顏色不同還不重要,山腰中的顏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幾句詩。山腰中的顏色是永遠在那兒變動,特別是在秋天,那陽光能夠忽然清涼一會兒,忽然又溫暖一會兒,這個變動並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顏色覺得出這個變化,而立刻隨着變換。忽然黃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層看不見的薄霧在那兒流動,忽然像有股細風替“自然”調合着彩色,輕輕的抹上一層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兒。有這樣的山,再配上那藍的天,晴暖的陽光;藍得像要由藍變綠了,可又沒完全綠了;晴暖得要發燥了,可是有點涼風,正象詩一樣的溫柔;這便是濟南的秋。況且因爲顏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顯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線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瞭,更瘦硬了。看山頂上那個塔!

再看水。以量湖,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麼清,全是那麼甜,哎呀,濟南是“自然”的Sweetheart吧?大明湖夏日的茶花,城河的綠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濟南有秋山,又有秋水,這個秋纔算個秋,因爲秋神是在濟南住家的。先不用說別的,只說水中的綠藻吧。那份兒綠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綠色,恐怕沒有別的東西能比擬的。這種鮮綠色藉着水的清澄顯露出來,好像美人藉着鏡子鑑賞自己的美。是的,這些綠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爲誰看的。它們知道它們那點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兒吻着水皮,做着綠色的香夢。淘氣的鴨子,用黃金的腳掌碰它們一兩下。浣女的影兒,吻它們的綠葉一兩下。只有這個,是它們的香甜的煩惱。羨慕死詩人呀!

在秋天,水和藍天一樣的清涼。天上微微有些白雲,水上微微有些波皺。天水之間,全是清明,溫暖的空氣,帶着一點桂花的香味。山影兒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虛幻的吻着。山兒不動,水兒微響。那中古的老城,帶着這片秋色秋聲,是濟南,是詩。

要知濟南的冬日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1.“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一句對全文能起到什麼作用?它的含義是什麼?

2.第一自然段寫作者幻想中的濟南的特徵分別是什麼?

3.作者寫濟南的山是從那幾個方面來描寫的?舉例說明。

4.文中寫山腰的變化,連用了六個“忽然,它們的作用是什麼?

5.根據要求理解。

(1)“那份兒綠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綠色,恐怕沒有別的東西能比擬人的。”這句話主要是說濟南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這個,是它們香甜的煩惱。”你怎樣理解句中“香甜的煩惱”的含義?

答案:1.“濟南的秋天是詩境的”這一句話統領全文,寫出了濟南的秋天的美好,像春天一般。

2.老城,大城樓,古石路,石城牆,一道清溪,秀麗的山。

3.顏色:,山腰是青黑的,加上秋陽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淺的顏色,灰中透黃。山腳是一層層的,有的黃,有的灰,有的綠,有的似是藕荷色兒。。山頂的顏色不同,。山腰中的顏色是永遠在那兒變動,特別是在秋天,陽光清涼,溫暖,忽然黃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

藍的天,晴暖的陽光:藍得像要由藍變綠了,可又沒完全綠了;晴暖得要發燥了,可是有點涼風,正像詩一樣的溫柔.

4.寫出了山腰的顏色變化快,種類多。

5.(1)濟南的秋水清澈,無瑕。

(2)它們知道它們那點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兒吻着水皮,做着綠色的香夢。淘氣的鴨子,用黃金的腳掌碰它們一兩下。浣女的影兒,吻它們的綠葉一兩下。

五、課外作業:

修改課外練筆《家鄉的冬天》,學習通過比喻、擬人寫景的手法,通過幾幅圖景展示家鄉冬天的特點。

教學反思:

篇七: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在反覆的朗讀中感受濟南冬天帶給人們的美好感覺。

2、能說出濟南冬天的特點,瞭解文章抓住特徵寫景的方法和寫景層次,從而發現它獨特的美。

3、通過品味語言,欣賞並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語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它美在景物美,情感美,作者善於從美的景物中發現美,並能用美的語言飽含深情地表現出來。學習這篇文章,要引導學生學習抓住景物的特徵寫景的方法和寫景的層次;要引導學生去欣賞散文優美的語言,學習描寫景物的語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教學設想:

好的詩文往往是教者言不可盡傳,必須經過欣賞者自己的品味、體悟,才能獲得其藝術美的真諦。欣賞優美的散文,貴在多讀,學生在反覆的朗讀中感受濟南冬天帶給人們的美好感覺;學習寫景狀物的散文,學生要能說出景物的特點,通過問題解決教學法,學生在討論、交流中,瞭解文章抓住特徵寫景的方法和寫景層次,從而發現它獨特的美;美的事物和情感需要美的語言表現,學生通過品味語言,從修辭的運用、用詞的講究、虛實結合等方面欣賞並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語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老舍先生說:“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在作者的筆下,濟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詩如畫,別具情致。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濟南冬天的美景,學習《濟南的冬天》。

二、檢查預習

1、學生介紹老舍及其作品

參考: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說家、戲劇家。被譽爲“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出生於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並進行文學創作。1929年離英回國,先後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應召回國。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終年67歲。老舍一生著作豐富,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龍鬚溝》《茶館》是其代表作。以描寫城市人民生活著稱,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語,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厚的生活情趣。

2、學生展示重點字詞的讀音,自由朗讀,掌握字詞

濟南(jǐ)倫敦(dūn)鑲(xiāng)水藻(zǎo)貯蓄(zhù)

髮髻(jì)澄清(chéng)看護(kān)着落(zhuó)着急(zháo)

三、朗讀感悟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傾聽,與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及朗讀的處理相比較,作好點評的準備。

2、學生點評教師的朗讀。

3、學生聽讀朗讀錄音。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①用溫和、親切、喜愛的語氣語調朗讀。

②感受濟南冬天的特點,注意文中抓住了濟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來描寫它冬天的特點的。

明確②主要抓住濟南冬天的山、水、陽光、雪來寫的。

5、學生選讀課文任一自然段並說出選讀這一自然段的理由。

四、問題解決

(一)學生代表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思考問題,多媒體顯示要求:

1、在文中找出一個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的氣候特點的詞語嗎?

2、濟南不僅是個“寶地”,更是作者心中“理想的境界”,作者筆下“理想的境界”是怎樣的?

3、作者用三個自然段寫濟南的山,每一段各側重於哪個方面?

4、作者寫水,突出了水的哪些特點?

(二)學生思考後相互交流上述問題,教師做適當地追問並作必要板書

1、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的氣候特點的詞語是“溫晴”。

教師追問:作者是從什麼角度,運用了什麼方法來突出濟南冬天的“溫晴”。明確:文章開頭,作者從自己的親身感受,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把北平冬天的風多與濟南冬天“沒有風聲”對比,把倫敦冬天的多霧,不見陽光和濟南冬天的“響晴”對比,把熱帶的毒日、響亮的天氣和濟南冬天的“溫晴”對比,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美景,讚賞它是個“寶地”。

教師板書:總特點:溫晴(寶地)——對比

2、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作者筆下“理想的境界”。“曬”“睡”“醒”這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創造了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

教師追問:文章主要抓住濟南冬天的山、水來寫,這句話在全文結構上有何作用?明確:“有山有水”一句起着總起課文第二部分的作用。

3、第2自然段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側重寫濟南冬天氣候溫暖晴朗,小山的可愛,給人溫存、體貼、慈祥之感;第3自然段寫薄雪覆蓋下的山,着重寫小雪後濟南小山的秀美;第4自然段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着重寫小山的遠景,略寫。

老師板書:山陽光朗照下的山:可愛

薄雪覆蓋下的山:秀美

教師追問:第2自然段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從哪些方面來寫的?第3自然段寫薄雪覆蓋下的山,按照怎樣的空間順序來寫的?

明確:第2自然段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是:①從濟南的地理環境來寫。“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着點口兒。”交代濟南冬天溫晴的原因。②從濟南人的表情、感受、幻想和心情來寫。表情是是“面上含笑”;人們感覺“有了着落,有了依靠”;產生“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裏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的幻想就是這點幻想;心情“並不着急”。這些描寫洋溢着人們對濟南溫晴冬天的喜愛和感激之情。

第3自然段寫薄雪覆蓋下的山,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順序層層鋪寫,吧各個細部的色、態、光一一展現出來。山上寫矮鬆,山尖寫山和藍天的色彩,山坡上寫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和由此產生的聯想,山腰着重寫光和色。

4、第5自然段作者寫水,突出了水的綠,水的溫暖,水的清亮。

老師板書:水:溫暖、清亮

小結:文章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先總寫老城全貌,有山有水(第2自然段),然後再飽覽一城山色,雪後斜陽(第3、4自然段),最後再到垂柳岸邊領略“水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着點熱氣’”的水上景色(第5自然段),由大到小地寫來,從山到水地寫去,層次分明。

五、品味語言

學生再次細細品味課文,找出欣賞的語言並說明欣賞的理由。

1、學生讀課文,作批註。

2、學生交流,教師據實際情況點評,突出本文表現美的技巧。(針對相同的表現技巧,學生展示2到3句)

參考材料:

第1自然段“沒有風聲”並不是沒有風,只是沒有那種發出呼嘯之聲的北風,如果說成“沒有風”,那就不符合實際情況。(用詞準確)

第2自然段“曬”“睡”“醒”這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把濟南擬人化,寫得很有溫情,創造了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擬人修辭的運用)

第2自然段“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全安靜不動的低聲的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小搖籃”的比喻和“安靜不動”、“低聲”的擬人的語言將一圈小山寫得像慈母般溫存、體貼、慈祥,賦予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比喻、擬人修辭的運用)

第2自然段“慈善”通常形容人的態度仁慈謙和,這裏把濟南的冬天當做人來寫,表現濟南冬天給人的感覺是充滿溫情、暖和的。(用詞準確)

第3自然段“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頂”準確地表現了樹尖上一髻兒白花的位置和形狀:只有樹尖上積了一小堆白雪。(用詞準確)“好像日本看護婦”這個比喻貼切地表現了小雪後矮鬆的秀美形態。(比喻的修辭)

“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穿”準確表現了雪、草覆蓋的狀態,又引起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的比喻。把山坡上雪色和草色斑相間斑駁的色彩,說成是“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秀美動人;(用詞準確)

“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用擬人的手法,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爲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寫出了夕陽斜照下雪色的嬌美。(擬人修辭的運用)

3、加以總結描寫景物的語言技巧:用詞的準確;運用生動的修辭手法。

4、賞析語言還可以從哪些方面着手?

從①虛實結合,聯想豐富②直抒胸臆③創設意境,流露深情④對比烘托等方面。

六、創設情境,仿作練習。

當你被濟南的冬天深深吸引的時候,也許你沉睡的關於冬天的記憶在被喚醒,也許你神往的某地的冬天也童話般浮現在你的腦海裏,那麼就讓我們也拿起筆,抓住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景象,運用你剛剛學到的語言技巧,寫下你心中最美的一處冬天。(習作交流,作恰當點評。)

七、佈置作業:

1、從課文中找出運用①虛實結合,聯想豐富②直抒胸臆③創設意境,流露深情④對比烘托等寫法的句子各一個。

2、修改課堂小習作,謄寫在練筆本上。

3、讀課文2遍,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推薦課外閱讀:老舍《濟南的秋天》、《駱駝祥子》、《茶館》

附:板書設計

總特點:溫晴(寶地)——對比

山:陽光朗照下的山:可愛

濟南的冬天薄雪覆蓋下的山:秀美比喻、擬人冬天的濟南

城外遠山:小水墨畫

水:溫暖、清亮

篇八: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重點詞語,品味積累語言,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整體感知,初步培養學生感悟散文的能力:學習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多方面地寫景,表達自己的感受。

3.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重點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特徵運用貼切手法描寫自然景色的寫法。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朗讀教學法、問題式教學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今天我們不說溫暖明媚的春天、喧囂熱烈的夏天、金色輝煌的秋天,單說一下多姿的冬天。“燕山雪花大如席”是說燕京一帶冬天雪花的特點,“瀚海闌干百丈冰”是描繪邊塞冬天的奇寒;東北的冬天風中帶刀,雲南的冬天飽含色彩。而素有“泉城”之稱的濟南,冬天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跡,到濟南去看一下冬天的景象,感受一下冬天的氣息。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走近作者

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鬚溝》等。

1918年,師範畢業後在北京任教;

1924年,在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教;

1930年,回國後在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擔任教授。

作者稱山東是自己的第二故鄉,《濟南的冬天》爲1931年在齊魯大學任教時所寫。

2.積累字詞

①字詞注音

濟南()薄雪()

鑲上()着落()

寬敞()看護()

貯蓄()水藻()

澄清()髻兒()

②字詞解釋

3.整體感知

①濟南的冬天總的特點是什麼?

溫情。

②文中具體描寫了哪些景物?

(學生回答後,老師總結)那麼這些景物是不是都是在寫濟南冬天的山和水?

③作者怎樣展開對景物的描寫?

細讀課文,具體分析。

三、細讀課文,展開分析

1.具體分析

(1)①讓學生朗讀第一段,思考作者是怎樣寫濟南冬天溫情的特點的?這是一種什麼方法?

無風聲(與北平比)

無濃霧(與倫敦比)

無毒日(與熱帶比)

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這句話“聲”字能去掉嗎?爲什麼?

不能。“沒有風聲”並不是沒有風,濟南的冬天只是沒有那種令人戰慄的呼嘯的北風而已,去掉“聲”字就變成了“沒有風”,不符合實際情況。

③作者對濟南冬天的感受體現了什麼?

作者對濟南冬天的感受,體現了作者對濟南的熱愛。

(2)讓學生朗讀第二段,這一段是過渡段,感受一下濟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

(展示“濟南冬天的山”)讓學生分組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小組探討文章寫了幾幅山景,是哪幾幅?

陽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蓋下的山

城外遠山

(展示“陽光朗照下的山”)

①從文中找出“老城”、“小山”、“人們”分別是怎樣的狀態?

老城:曬、睡、醒——暖和舒適

小山:圍、保暖、小搖籃——充滿溫情

人們:含笑、不着急——慈善溫暖

②“小搖籃”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擬人,寫出了小山的小巧秀麗,又能顯出感人的脈脈溫情。

③“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裏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爲什麼這樣寫?

一是突出濟南冬天的特點;二是表達作者對冬天濟南的愛憐之情;三是表現對自然、對生命的深刻感悟,表達一種樂觀進取的精神。

④總的特點:暖和安靜

(展示“薄雪覆蓋下的山”)

①作者是如何有序地描繪雪後山景的?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自上而下,空間順序)

②全段有哪幾個句子運用了修辭手法?分別是什麼手法?

③第四段中那些動詞用得好?那些表示色彩的詞用得好?在文中標註出來。

動詞:樹尖頂;山尖鑲;山坡穿;山腰露

表示色彩的詞:青黑、白、藍、銀、暗黃、微黃、粉色

④“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爲什麼“鑲”字?

爲了給冬天增加美感。

⑤“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這裏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比擬,突出了雪色的嬌美、小山的秀麗,把本來沒有生命、靜止的東西寫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⑥總的特點:美麗多彩

(展示“城外遠山”)

①兩個“臥”字有什麼作用?

傳神、形象地照應了上文“暖和舒適地睡着”,寫出了它們的狀態、情態,活靈活現,顯得恬靜安逸。

②“這是張小水墨畫”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比喻,突出了遠山的素淡雅緻。

③總的特點:淡雅

總結一下濟南冬天的山的特點。

陽光朗照下的山——溫暖可愛

薄雪覆蓋下的山——美麗多彩

城外遠山——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3)請一個女生來朗讀一下第六段。

①濟南冬天的水有什麼特點?

暖:不結冰、冒熱氣

綠:綠萍、綠水藻、綠柳、不忍、照影

清:澄清、清亮、藍汪汪

②“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這句話用得好嗎?有什麼好處?

烘托了水的清澈,體現了水藻和水的慷慨多情,表現出濟南冬日的春意和生機。

③“水也不忍得凍上”這一句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好處?

擬人,體現了生命的質感,突出了誰的善良。

四、總結歸納,拓展延伸(展示“小結”)

1.寫景方法

①觀察景物要細緻,描寫景物要抓住特徵。

②在對景物描寫時要做到具體、細緻,語言要注重樸實清新,準確生動。

③恰當的運用修辭手法。修辭手法運用得當對描寫景物的特徵起着使之更加形象生動的作用,有助於更好的抒發感情。

2.品讀賞析

(展示“品讀:體會感情”)

找出文中你喜愛的語句或段落,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並討論:爲什麼作者能把濟南的冬天寫得這麼美。

3.中心思想

(展示“思想感情”)請大家歸納本文中心思想,舉手回答。

作者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既表現濟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對祖國山河真摯的愛,達到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境界。

4.課外延伸

(展示“引申運用”)

①自選課文的一段落,仿照其寫法,口述所見之山(水)景。

②根據觀察,寫一篇題爲《××的冬天》的短文。

篇九: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在反覆的朗讀中感受濟南冬天帶給人們的美好感覺。

2、能說出濟南冬天的特點,瞭解文章抓住特徵寫景的方法和寫景層次,從而發現它獨特的美。

3、通過品味語言,欣賞並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語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它美在景物美,情感美,作者善於從美的景物中發現美,並能用美的語言飽含深情地表現出來。學習這篇文章,要引導學生學習抓住景物的特徵寫景的方法和寫景的層次;要引導學生去欣賞散文優美的語言,學習描寫景物的語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教學設想:

好的詩文往往是教者言不可盡傳,必須經過欣賞者自己的品味、體悟,才能獲得其藝術美的真諦。欣賞優美的散文,貴在多讀,學生在反覆的朗讀中感受濟南冬天帶給人們的美好感覺;學習寫景狀物的散文,學生要能說出景物的特點,通過問題解決教學法,學生在討論、交流中,瞭解文章抓住特徵寫景的方法和寫景層次,從而發現它獨特的美;美的事物和情感需要美的語言表現,學生通過品味語言,從修辭的運用、用詞的講究、虛實結合等方面欣賞並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語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老舍先生說:“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在作者的筆下,濟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詩如畫,別具情致。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濟南冬天的美景,學習《濟南的冬天》。

二、檢查預習

1、學生介紹老舍及其作品

參考: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說家、戲劇家。被譽爲“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出生於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並進行文學創作。1929年離英回國,先後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應召回國。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終年67歲。老舍一生著作豐富,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龍鬚溝》《茶館》是其代表作。以描寫城市人民生活著稱,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語,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厚的生活情趣。

2、學生展示重點字詞的讀音,自由朗讀,掌握字詞

濟南(jǐ)倫敦(dūn)鑲(xiāng)水藻(zǎo)貯蓄(zhù)

髮髻(jì)澄清(chéng)看護(kān)着落(zhuó)着急(zháo)

三、朗讀感悟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傾聽,與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及朗讀的處理相比較,作好點評的準備。

2、學生點評教師的朗讀。

3、學生聽讀朗讀錄音。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①用溫和、親切、喜愛的語氣語調朗讀。

②感受濟南冬天的特點,注意文中抓住了濟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來描寫它冬天的特點的。

明確②主要抓住濟南冬天的山、水、陽光、雪來寫的。

5、學生選讀課文任一自然段並說出選讀這一自然段的理由。

四、問題解決

(一)學生代表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思考問題,多媒體顯示要求:

1、在文中找出一個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的氣候特點的詞語嗎?

2、濟南不僅是個“寶地”,更是作者心中“理想的境界”,作者筆下“理想的境界”是怎樣的?

3、作者用三個自然段寫濟南的山,每一段各側重於哪個方面?

4、作者寫水,突出了水的哪些特點?

(二)學生思考後相互交流上述問題,教師做適當地追問並作必要板書

1、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的氣候特點的詞語是“溫晴”。

教師追問:作者是從什麼角度,運用了什麼方法來突出濟南冬天的“溫晴”。明確:文章開頭,作者從自己的親身感受,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把北平冬天的風多與濟南冬天“沒有風聲”對比,把倫敦冬天的多霧,不見陽光和濟南冬天的“響晴”對比,把熱帶的毒日、響亮的天氣和濟南冬天的“溫晴”對比,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美景,讚賞它是個“寶地”。

教師板書:總特點:溫晴(寶地)——對比

2、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作者筆下“理想的境界”。“曬”“睡”“醒”這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創造了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

教師追問:文章主要抓住濟南冬天的山、水來寫,這句話在全文結構上有何作用?明確:“有山有水”一句起着總起課文第二部分的作用。

3、第2自然段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側重寫濟南冬天氣候溫暖晴朗,小山的可愛,給人溫存、體貼、慈祥之感;第3自然段寫薄雪覆蓋下的山,着重寫小雪後濟南小山的秀美;第4自然段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着重寫小山的遠景,略寫。

老師板書:山陽光朗照下的山:可愛

薄雪覆蓋下的山:秀美

教師追問:第2自然段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從哪些方面來寫的?第3自然段寫薄雪覆蓋下的山,按照怎樣的空間順序來寫的?

明確:第2自然段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是:①從濟南的地理環境來寫。“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着點口兒。”交代濟南冬天溫晴的原因。②從濟南人的表情、感受、幻想和心情來寫。表情是是“面上含笑”;人們感覺“有了着落,有了依靠”;產生“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裏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的幻想就是這點幻想;心情“並不着急”。這些描寫洋溢着人們對濟南溫晴冬天的喜愛和感激之情。

第3自然段寫薄雪覆蓋下的山,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順序層層鋪寫,吧各個細部的色、態、光一一展現出來。山上寫矮鬆,山尖寫山和藍天的色彩,山坡上寫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和由此產生的聯想,山腰着重寫光和色。

4、第5自然段作者寫水,突出了水的綠,水的溫暖,水的清亮。

老師板書:水:溫暖、清亮

小結:文章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先總寫老城全貌,有山有水(第2自然段),然後再飽覽一城山色,雪後斜陽(第3、4自然段),最後再到垂柳岸邊領略“水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着點熱氣’”的水上景色(第5自然段),由大到小地寫來,從山到水地寫去,層次分明。

五、品味語言

學生再次細細品味課文,找出欣賞的語言並說明欣賞的理由。

1、學生讀課文,作批註。

2、學生交流,教師據實際情況點評,突出本文表現美的技巧。(針對相同的表現技巧,學生展示2到3句)

參考材料:

第1自然段“沒有風聲”並不是沒有風,只是沒有那種發出呼嘯之聲的北風,如果說成“沒有風”,那就不符合實際情況。(用詞準確)

第2自然段“曬”“睡”“醒”這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把濟南擬人化,寫得很有溫情,創造了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擬人修辭的運用)

第2自然段“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全安靜不動的低聲的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小搖籃”的比喻和“安靜不動”、“低聲”的擬人的語言將一圈小山寫得像慈母般溫存、體貼、慈祥,賦予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比喻、擬人修辭的運用)

第2自然段“慈善”通常形容人的態度仁慈謙和,這裏把濟南的冬天當做人來寫,表現濟南冬天給人的感覺是充滿溫情、暖和的。(用詞準確)

第3自然段“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頂”準確地表現了樹尖上一髻兒白花的位置和形狀:只有樹尖上積了一小堆白雪。(用詞準確)“好像日本看護婦”這個比喻貼切地表現了小雪後矮鬆的秀美形態。(比喻的修辭)

“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穿”準確表現了雪、草覆蓋的狀態,又引起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的比喻。把山坡上雪色和草色斑相間斑駁的色彩,說成是“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秀美動人;(用詞準確)

“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用擬人的手法,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爲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寫出了夕陽斜照下雪色的嬌美。(擬人修辭的運用)

3、加以總結描寫景物的語言技巧:用詞的準確;運用生動的修辭手法。

4、賞析語言還可以從哪些方面着手?

從①虛實結合,聯想豐富②直抒胸臆③創設意境,流露深情④對比烘托等方面。

六、創設情境,仿作練習。

當你被濟南的冬天深深吸引的時候,也許你沉睡的關於冬天的記憶在被喚醒,也許你神往的某地的冬天也童話般浮現在你的腦海裏,那麼就讓我們也拿起筆,抓住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景象,運用你剛剛學到的語言技巧,寫下你心中最美的一處冬天。(習作交流,作恰當點評。)

七、佈置作業:

1、從課文中找出運用①虛實結合,聯想豐富②直抒胸臆③創設意境,流露深情④對比烘托等寫法的句子各一個。

2、修改課堂小習作,謄寫在練筆本上。

3、讀課文2遍,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推薦課外閱讀:老舍《濟南的秋天》、《駱駝祥子》、《茶館》

附:板書設計

總特點:溫晴(寶地)——對比

山:陽光朗照下的山:可愛

濟南的冬天薄雪覆蓋下的山:秀美比喻、擬人冬天的濟南

城外遠山:小水墨畫

水:溫暖、清亮

篇十: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3、培養學生的觀察自然、熱愛自然、感悟自然的審美能力。

重點難點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美的語言。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預習課文,會寫生字,準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2、課前學生藉助網絡或圖書,查閱一些有關資料,依據課文內容設計一篇導遊詞。

3、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投影一)

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大家知道日本第一個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是誰嗎?對,是川端康成。1969年的一天,日本的許多知名人士都在爲川端康成慶祝他的成功,包括許多外國使節,只有一位瑞典大使走道川端康成面前沒有說祝賀的話,而是說,“你知道嗎,這次得獎的本不應該是你,是一位中國作家,只可惜他已去世,而這個獎項只頒給健在的作家。”大家想知道是誰嗎?對,他就是我們的老舍先生。他的語言很獨到洗練卻又韻味無窮。老舍曾經在山東濟南和青島生活過,寫出了大量的文章。現在我們就來追隨現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跡,去感受別樣的“濟南的冬天”吧。(板書課題,濟南兩字寫大,突出一下)(投影二三幅)

作者簡介:學生介紹自己蒐集的有關老舍的資料(投影四幅)

解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提示的地點和季節。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與〈春〉比較閱讀)

1、分段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2、教師配樂範讀課文。(投影五幅)

要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2、把握課文字詞(投影六七幅)

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濟南()倫敦()鑲上()奇蹟()

寬敞()看護()貯蓄()水藻()

澄清()髻兒(

解詞:

⑴響亮:⑵溫晴:⑶出奇:⑷安適:

⑸慈善:⑹鑲:⑺貯蓄:⑻澄清:

⑼空靈:

如果用畫來比喻《春》和《濟南的冬天》,那麼《春》象什麼畫?而《濟南的冬天》又是一幅什麼畫?

學生討論體會明確:《春》象油畫,象一位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在訴說對春的喜愛讚美。而《濟南的冬天》象一幅水墨畫,又象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在給我們講故事。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多媒體或投影顯示第八幅)

a.爲什麼說濟南是個“寶地”?濟南的冬天有什麼特點?用了什麼寫法?

b.濟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寫了哪三幅山景圖,寫水是從什麼角度寫的?

c.第1小節與第2、4、5小節之間有什麼關係?(投影九幅)把握思路

d.文中滲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麼樣的感情?

e.標題可否換爲“冬天的濟南”?

(四人小組討論)

[明確](b.c.d.略)

a.學生補充後教師評價歸納小結。

學生思考明確:溫晴:

對比:北平(大風)濟南(無風聲)

倫敦(無日)濟南(響晴)

熱帶(日毒)濟南(溫晴)

e.不可以。因爲“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於讚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

4、學生互相質疑問難,然後歸納本課所學內容。

精讀課文,加深理解

自己選自己喜歡的語句段落朗讀體會對濟南的冬天的的喜歡之情。

教師小結:本文隨着老舍先生欣賞了濟南冬天的美欣賞了一幅幅水墨畫,就象聽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在給我們講故事。不愧是人民的語言藝術大師。課下希望同學們多讀老舍的文章,再次體會老舍的語言獨特之處。

作業:

基礎作業:在摘抄本上摘抄優美的語句。

拓展作業:課下蒐集老舍的文章,閱讀品味其語言特色

預習作業: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品味賞析“妙”在何處?

重點品讀:第3小節和第5小節,體會薄雪覆蓋下的山景圖和水色圖,品味語言。

第二課時

導入

上節課我們通過朗讀體會了老舍先生的語言特色,從總體上欣賞了一幅幅水墨畫,這節課我們共同合作看看這些畫“妙”在何處。

研讀賞析

研讀第2—5小節: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四人小組討論)

a.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麼特點?(學生抓關鍵詞概括)

b.三幅山景圖之間有什麼關係?

c.四幅景物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爲什麼?

(四人小組討論後,找出自己組喜歡的圖來談喜歡的理由)

[明確]

a.小山搖籃圖——溫靜;雪後初晴圖——秀美;空靈水晶圖—一綠、活。水色——綠。

b.第一幅圖是總寫,第二、三幅圖是具體寫。

c.學生討論找圖談感受。

合作探究

談完感受後,每個小組就自己組喜歡的圖來探究爲什麼寫的好,寫的妙?

每個小組的發言人把自己小組的討論結果或疑惑告知大家

陽光朗照圖

1、小組讀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樣轉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

討論並歸納:用過渡句“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轉到寫冬天的山。

2、.提問:作者怎樣寫出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l)用擬人手法: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用一“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烘托舒適溫暖的環境。

(2)用比喻、擬人手法: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3)從人們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們的幻想,不僅描繪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動。

雪後初晴圖

1、小組朗讀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樣的順序描寫雪後的山景。

討論並歸納:按照空間順序,從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層次地寫出秀美的山景。2、“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後山景“妙”在何處?

學生抓住“妙”字討論並歸納: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智兒白花”,鬆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根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哪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這段文字爲什麼寫雪後的山景這麼“妙”?

討論並歸納:運用修辭。

(1)比喻:用“日本看護婦”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擬人:“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運用比喻、擬人手法,寫出動人的雪態。

雪後遠山圖

小組朗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一段怎樣寫城外的遠山。

討論並歸納:用城內的“狹窄”映襯城外的“寬敞”,用兩個“臥”字,傳神、形象地照應了上文“暖和安適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畫的小水墨畫”比喻城外的遠山。三筆兩筆就勾畫了濟南冬天城外遠山的特點。

空靈水晶圖

小組讀第5自然段,討論這一段寫濟南冬天的水有什麼特點。

1、討論並歸納:

(l)水的綠: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綠。由水的綠聯想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2)水的清、亮: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2、提問:這段文字運用什麼修辭手法?

討論並歸納:

(1)擬人:“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突出水的綠的特徵。

(2)比喻:“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徵。

研讀思考

本文的寫景抒情有什麼特點?

討論並歸納: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讚美之情。

(l)直接抒發感情。如開頭寫“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通過對比,得出“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的結論,既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又顯得情真意切。”

(2)創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協…••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是張小水墨畫”。在優美的意境中,表達作者讚美的真情。

(3)虛實結合,展開想象,抒發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着一會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了一道銀邊”等,不但寫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飽含喜愛的心情。最後滿含深情的道出了“這就是冬天的濟南”,雖沒讚美濟南,但作者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學生互相質疑問難,教師歸納本課所學。

拓展延伸

我們共同體會了《濟南的冬天》的魅力所在,學習了寫景方法,我們青島的夏天最美,最有魅力的季節,能否抓住青島的夏天的特徵,來寫〈青島的夏〉。

學生共同討論青島的夏天的特徵,抓住最能體現青島夏的特徵的景物來寫。

教師小結

本文佈局謀篇層次井然、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所寫時間、地點的範圍,接着文章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通過三組對比,讚譽濟南是個“寶地”,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再接着寫濟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爲全文的結束語,抒發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裏的濟南的總的觀感。這樣結尾,既和開頭“濟南其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餘地。文章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處處滲透對濟南冬天的喜愛。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從語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語言大師,在詞語的選用上十分講究。

作業

1、基礎作業:“讀一讀,寫一寫”生字,註解中的詞語。

2、拓展作業:寫青島的夏天,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徵。

3、預習作業:預習《秋天》,熟讀,體會詩中的感情。

課後記

學生對《春》的印象很深,剛學完,正好藉此熱身,《春》象油畫,象一位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在訴說對春的喜愛讚美。而《濟南的冬天》象一幅水墨畫,又象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在給我們講故事。用《春》的方法來教冬天,也可以,要讓學生自己去體味其中之美。先在總體上把握文章,學生明白老舍先生畫的是一幅畫。先畫山,有遠景近景,有陽光朗照下的山,有薄雪覆蓋的山,還有城外的遠山。最後一幅空靈水晶圖,把整個濟南的景色都畫出來了。讓學生體會其美

篇十一: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點描寫景物並情景交融的寫法,培養學生髮現美、表現美的能力。

2.反覆誦讀,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感受文章語言的準確和生動。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和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文抓住景物特點來進行描述的方法。

2.學習本文平易自然、生動活潑、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疑,激發興趣

朱自清的筆下,江南的春天,風和日麗,山清水秀,草長鶯飛,百花爭豔;酈道元的筆下,三峽四季,風光旖旎,搖曳多姿;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怎麼樣呢?他在《濟南的秋天》裏說:“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賜給了西湖,秋和冬全給了濟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濟南的冬天》,看上帝賜給了濟南什麼樣絕美的景緻,竟那樣令作者心醉神迷。

二、朗讀課文,培養語感

1.作家作品。

(1)學生相互交流收集的材料。

(2)(課件展示)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自舍予,滿族人,現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和話劇《茶館》等,散文清新優美。

2.關於濟南。

位於山東境內,南面爲千佛山,,東接佛懋山,西有馬鞍山、四里山,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他們都是“小山”,最高千佛山也只有285米,濟南的冬天與北中國其他地方的冬天氣候截然不同,城內多泉水,號稱“泉城”。

3.教師配樂範讀,要求學生注意教師語感的把握。

(課件展示冬景圖)

4.學生自由讀。

(1)藉助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件展示)

響(xiǎng)晴着(zhuó)落寬敞(chǎng)貯(zhù)蓄

澄(chéng)清髻(jì)水藻(zǎo)狹(xiá)窄空靈

(2)引導學生自主討論朗讀本文方法。如語速較慢、語調柔和、語氣親切、讀出喜愛之情等等。

教師點撥:朗讀課文時,腦海中要想象作者描繪的畫面。

5.學生展示讀,可配樂。

師生共同體會朗讀的情感把握。

三、整體把握,理清全文脈絡

教師提示閱讀方法:粗讀,把握基本內容;細讀,理解主題,揣摩生動的描寫,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述的。

1.學生默讀,思考。

(1)用一句話概述對全文的總體印象。(可從不同角度)。

(2)濟南冬天的總的特徵是什麼?

(3)文中具體描繪了那些景物?

(4)作者對景物怎樣描寫?

2.學生合作討論上面問題。

(師生共同總結)

全文抓住了濟南冬天“響晴”的特點,描寫了濟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從自己感受的角度總寫“響晴”特點,然後具體描繪了濟南暖冬的三個畫面:陽光下的濟南、雪後的山景、濟南冬天的水。

學生再次默讀課文,進行體會。

四、創新活動——當一當導遊(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1.假如你是一名導遊,根據剛纔對課文的理解與認識,要給一個沒有到過濟南的人介紹濟南冬天的特點,你準備怎樣解說?請用自己的語言整合濟南冬天的主要內容。

2.小組交流展示。

3.全班展示,教師點評。

五、小結

1.通過不同層次的朗讀感知。我們明確了作者抓住了濟南冬天“響晴”的特點,描繪了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冬景圖,抒發了作者對濟南深深的喜愛和讚美之情;導遊活動,加深了我們對文章主要內容的把握與理解。

2.再次細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精彩片斷,揣摩、品味。

第二課時

一、賞析精彩片斷

1.再次聽讀課文,感悟語言的藝術,寫法的精緻。

思考:文中描繪了山、水、城、雪等多幅畫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爲什麼?

(要求學生在書上作旁批,寫出自己的見解,喜歡的理由儘可能詳細;教師走入學生中指導。)

對自己喜歡的段落要熟讀成誦。如嘗試背誦“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一段。

2.品味語言,揣摩作者平實、優美的語言風格,體會本文的抒情方式。

(1)教師示例:

①“就是下點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分析:這一句用與老天爺商量的口氣,說明小山被大雪壓垮了,實際上是讚美,讚美小雪後濟南小山的秀美。一個“太”字,讚美之情全出。寫法上是創設意境,於字裏行間流露真情。

②“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用比喻的修辭方法緊緊扣住濟南冬天的“晴”。因爲晴,天空無雲,才“空靈”;因爲晴,天空藍汪汪的,纔像塊“藍水晶”。

(2)讓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嘗試用簡潔的語言分析。

(學生自主合作,相互交流。展示。)

(3)課件出示練習題。

(師生合作完成。)

(針對課文第1段。)

①開頭的特點是什麼?(把濟南和北平、倫敦進行了對比。)

②運用對比的目的是什麼?(爲了說明濟南是塊寶地。)

③怎樣抒情?(通過對比,直接抒發了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

本文地址:https://www.zwhhy.com/chuzhong/czzk/1319693.html

  • 標籤: 濟南 冬天 精選 教案 教學 小學作文課教案設計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優秀教案(精選11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優秀教案(精選11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作文後花園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