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後花園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新質生產力黨課材料(精選4篇)作文

新質生產力黨課材料(精選4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12.19W 次

篇一:新質生產力黨課材料

新質生產力黨課材料(精選4篇)作文

同志們:

大家好!

“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3月5日下午,____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們必須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佈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從2023年9月____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到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發展新質生產力”列入2024年重點工作;從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____系統闡述新質生產力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到今年全國兩會上共商國是時再作深入闡釋……____關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爲我們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徵程上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今天,我從以下三個方面與大家共同學習交流。

一、要深刻領會因地制宜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意義

(一)因地制宜,是基於對中國國情的深刻把握。我國幅員遼闊、人口衆多,各地資源稟賦和發展水平千差萬別,發展的重點難點不盡相同,不能簡單套用單一發展模式。不同地方的發展階段不同,新質生產力發展也會呈現不同的區域特徵。重要的是分類實施,要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

(二)因地制宜,是基於新質生產力的豐富內涵。對傳統產業與新質生產力的關係,要用全面、辯證、發展的眼光觀察和理解。傳統產業不等於落後產業、無效產業,是很多地方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座。一方面,傳統產業爲新質生產力提供支撐;另一方面,當傳統產業注入創新力量,也能“老樹發新枝”,形成新的活力。

(三)因地制宜,是求實效、謀長遠的必然要求。當前,發展新質生產力,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幹勁十足。越是此時越要冷靜,不要一窩蜂,不要趕時髦,更不要搞未立先破,不能新的吃飯家伙還沒拿到手,就把手裏吃飯的傢伙先扔了。也不要搞行政強推,否則很可能導致項目投資過多、產能過剩嚴重,反而影響地方經濟社會正常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謹防脫離實際、盲目攀比、任性蠻幹等種種不良傾向。

二、要深刻把握髮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要求

(一)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處理好共性和個性的關係。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各不相同,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有所爲有所不爲,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要保持定力,科學理性推動工作,找準着力點和主攻方向,既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的“大呼隆”,也要防止重複建設、只搞一種模式的“抄作業”。從實際出發,按規律辦事,打好“特色牌”,走穩“務實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闖出一片新天地。

(二)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處理好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的關係。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而應堅持先立後破,做好統籌推進的文章,讓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以科技創新爲引領,一手抓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佈局建設未來產業,一手抓傳統產業升級,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才能讓產業發展脫胎換骨、強筋壯骨,爲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堅實有力支撐。

(三)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處理好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關係。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要深化科技體制、教育體制、人才體制等改革,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加快構建有利於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爲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前景就會越來越廣闊。

三、要做到“五個着力”以新質生產力新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以新質生產力新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在推進科技創新上着力。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代表着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方向、新趨勢,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具有關鍵作用。科技創新是推動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新質生產力主要由科技的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這就要求我們聚焦聚力科技創新特別是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加快構建高水平科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日新月異,重大原創性突破、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一些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正在創造新產業新業態,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製造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廣泛滲透到幾乎所有領域,帶動了以綠色、智能、泛在爲特徵的羣體性重大技術變革。國際競爭和企業競爭的焦點,就在於通過科技創新,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實現產品創新和產業變革,從而贏得未來。因而,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既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組織地推進戰略導向的原創性、基礎性研究;又要圍繞經濟發展現實需要,緊盯顛覆性、前沿性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全力支持企業做科技創新的主角,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政學產研協同發力,打好技術攻堅戰,促進顛覆性和原創性科技成果競相涌現。

(二)以新質生產力新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在推進產業創新上着力。高質量發展突出反映在圍繞新質生產力佈局產業鏈,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佈局建設未來產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完善科技水平高、生產效率優、經濟效益好、產業韌性強、生態負面影響小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在現代社會生產中,芯片、編碼、程序、數據、信息等構成了新型勞動過程的核心要素。數字經濟的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是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和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引擎。應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產業深度融合,大力實施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加強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廣泛應用數字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加快開闢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產業創新就是要通過科技創新開闢新賽道,構建互聯互通的現代化製造產業體系,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三)以新質生產力新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在推進體制創新上着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塑造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必須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這是經濟發展的規律。發揮國有經濟的中堅作用和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加大對重要新科技、新產業、新業態的投入;推動經濟體制、科技體制改革向縱深和具體處發展,着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的堵點卡點,促進有爲政府和有效市場緊密結合,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構建鼓勵民間各種新生產要素自由有序流動的資源流動機制,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和市場導向作用,營造有利於創新的政策和制度環境,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順暢流動;強化政策設計,明確新質生產力主體的認定和獎勵性政策,加強政策引導,通過稅收、貸款、財政資金等傾斜性支持政策,完善新的收入分配機制,促進信息、數據、數字處理技術等新要素按其貢獻參與分配。同時,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爲發展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四)以新質生產力新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在加快發展方式創新上着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加快發展方式創新,實現綠色轉型。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綠色發展是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抓住綠色轉型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以創新爲驅動,大力推進經濟、能源、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進而提升勞動效率、資本效率、土地效率、資源效率、環境效率、科技進步貢獻率和全要素生產率,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製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打造高效生態綠色產業集羣,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峯碳中和,努力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高效利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美麗中國。

(五)以新質生產力新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在發揮人才作用上着力。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人才是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歸根結底要靠人才。面向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體制機制,建設重要人才中心及高水平人才高地,吸聚高層次創新型人才,以人才工作的主動,更好掌握創新的主動、發展的主動;着力培養造就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和創新團隊,在實踐中形成更多能夠創造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人才和能夠熟練掌握新質生產資料的應用型人才,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培養配備急需人才。創造更多的平臺和機會,健全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讓各類人才在研究探索創新時擁有足夠舞臺,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獲得應有收益,激發更強創新動力,打通人才價值實現的通道。

江河奔流春潮涌動,奮楫揚帆向“新”而行。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____關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把握本地區在全國大局中的戰略定位,立足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從實際出發、從創新入手,先立後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作爲,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取得新進展。

謝謝大家!

篇二:新質生產力黨課材料

今年全國兩會上,____再次就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出明確要求、做出深入闡釋,爲我們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指明瞭方向。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以____爲核心的____立足於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着眼於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提出的重大戰略舉措。____關於新質生產力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科學闡釋了新發展階段生產力演進的特徵和規律,深刻闡明瞭發展新質生產力同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關係,指出了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任務舉措,爲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今天的專題黨課,主要圍繞今年兩會熱詞“新質生產力”與大家進行交流,深入瞭解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意義、要求和實施路徑。

一、高質量發展開闢新賽道,深刻認識發展新質生產力重大意義

____關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體現了對生產力發展規律和我國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的深刻把握,進一步創新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開闢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新境界,是____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質生產力理論是對我國經濟建設規律的深刻總結,是一項重大理論創新,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它指明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着力點。我們一定要深刻領會新質生產力理論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充分認識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意義,緊密結合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觀念,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第一,____關於新質生產力的一系列論述,爲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瞭根本方向。2023年9月,____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的概念。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1月,____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今年全國兩會強調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____多次對新質生產力進行闡釋、作出部署。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就是要加強科技創新、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努力在生產力發展中取得領先地位,在新領域新賽道上佔據發展先機。一要聚焦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並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讓“新樹”快成長。二要堅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使命重大、形勢緊迫,因此,就不能犯方向性錯誤。實踐證明,各地資源稟賦不同,產業基礎迥異,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可能只搞一種模式,也不能“什麼熱門就投什麼”,更不能毫無重點“撒胡椒麪”。各地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後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三要深化體制改革。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要深化科技體制、教育體制、人才體制等改革,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要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

第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意義。新質生產力核心是構建以科技創新爲引領,以新生產要素和新型生產關係爲基礎,以新產業新動能爲支撐的先進生產力體系,代表着產業升級、結構優化、發展轉變的方向。首先,發展新質生產力對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高質量發展不僅要求保持一定的經濟總量增速,而且強調經濟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隨着傳統要素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逐步減弱,新質生產力將會帶來經濟發展質量、效率、動力的深層次變革。其次,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利於加快提升國家競爭能力。縱觀歷史進程,誰牢牢把握了生產力發展的方向,誰就在世界發展中佔得先機。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空前活躍,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在重塑世界經濟格局,全球生產力體系和經濟體系向着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不斷演進。世界各主要國家爲搶佔生產力發展制高點紛紛出臺相關政策,科技創新成爲國際戰略博弈的重要內容。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有助於提升國家競爭能力,保障國家安全。再次,發展新質生產力能夠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伴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無論是勞動者個人生活需要,還是勞動者共同生活需要,都需要以生產力的充分發展爲前提。新質生產力的形成符合需求結構升級趨勢,能爲人民羣衆創造更爲豐富、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推動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第三,新質生產力的基本的界定。中央對“新質生產力”給出了一個比較清晰的界定:“概括地說,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爲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爲核心標誌,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首先,新質生產力必須由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創新打底。新質生產力明確以創新爲主導,不僅是先進的生產力,不僅要有較高的科技含量,還要具備高效能、高質量,也就是生產資料的投入要更集約,生產方式要高效能,而且產出也必須是高質量的、環境友好的。其次,新質生產力有明確的產業支撐。相比原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並不是簡單的重複,更不是過去講的產業升級概念,不是農業升級爲工業、工業升級爲服務業。新質生產力跳出了產業升級的範疇,強調的是質態,而不是業態。最後,新質生產力還能滿足戰略上的攻防兩用。所謂“三明治困境”就是,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底部壓力大增,各種要素成本已經高企,相對於後起的越南、泰國等已經沒有成本上的優勢。因此,中國經濟像三明治一樣,底部和頂部都有壓力,需要雙線作戰,謀求突圍。

二、深刻把握實踐要求,找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着力點

加快培育新動能新優勢、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贏得戰略主動,發展新質生產力既是關鍵之舉,也是決勝之要。要牢牢把握堅持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錨定“兩個確保”、持續實施“十大戰略”,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要求部署落到實處,重點在以下三個方面發力。

第一,在強化創新引領帶動上持續發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核心是加強科技創新,持續在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上聚力攻堅,不斷鞏固提升科技創新大格局,大力推動高端科創資源集聚,超前謀劃、重點儲備、梯次啓動一批新的重大科學裝置,加快構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羣;加大頭部企業、高能級研發機構和重大項目引育力度,強化公共研發平臺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不斷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水平;支持“雙一流”建設和第二梯隊創建,高質量推進科教融合發展,爲發展新質生產力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和人才支撐。

第二,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持續發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而應堅持先立後破,做好統籌推進的文章,讓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以科技創新爲引領,一手抓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佈局建設未來產業,一手抓傳統產業升級,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才能讓產業發展脫胎換骨、強筋壯骨,爲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堅實有力支撐。要加快推動產業向發展新賽道轉換、向轉型新路徑遷移,壯大數字生產力、綠色生產力,淘汰過剩生產力、低效生產力,把發展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作爲打造新質生產力的主攻方向,深入實施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發展工程,在技術攻關、延鏈強鏈、高端躍升上加快突破,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產業能級;緊盯國家在推動人工智能、氫能、低空經濟以及量子、生命科學等領域的工作部署,加強前瞻研究和戰略謀劃,積極創建未來產業先導區,加快未來產業建鏈成鏈,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發展現代物流、商貿流通、現代金融、科技服務、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實施碳達峯十大行動,做強綠色製造業和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推進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

第三,在深化改革優化環境上持續發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既是發展命題,也是改革命題,要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推動各類優質生產要素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到新質生產力領域,形成與之相匹配的制度機制、相適應的發展環境。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只有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才能進一步增強發展新動能、塑造發展新優勢,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科學謀劃、統籌兼顧,堅持穩中求進,紮紮實實向前推進。要突出問題導向,持續實施全面深化改革戰略,推動營商環境綜合配套改革走深走實,加快制定重點領域配套改革措施,更好釋放改革的集成效應;健全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加快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有效釋放數據要素價值;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健全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爲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持續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若干措施,充分調動各類經營主體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深刻理解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把握科學實施路徑

____強調,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各地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後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科學的工作方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首先就必須實事求是,要真正尊重規律,準確把握規律,科學運用規律。各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各不相同,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瞭解本地的優勢、短板,明確什麼產業可以在本地發展壯大,什麼產業可能“水土不服”,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

第一,創新起主導作用,關鍵在質優。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主要由科技的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這就要求我們聚焦聚力科技創新特別是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加快構建高水平科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高質量發展突出反映在圍繞新質生產力佈局產業鏈,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佈局建設未來產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要通過科技創新開闢新賽道,構建互聯互通的現代化製造產業體系,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塑造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同時,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爲發展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國際環境。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加快發展方式創新,實現綠色轉型。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製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打造高效生態綠色產業集羣,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峯碳中和,努力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高效利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美麗中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人才是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歸根結底要靠人才。創造更多的平臺和機會,健全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讓各類人才在研究探索創新時擁有足夠舞臺,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獲得應有收益,激發更強創新動力,打通人才價值實現的通道。

第二,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從實際出發。只有從實際出發,先立後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探索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差異化發展新質生產力,才能讓每個地區都各展所長、優勢互補,贏得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權。要在依據本地稟賦確定發展重點方向的基礎上,努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並建立以企業爲主導、需求爲牽引、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實現產業鏈與創新鏈的“共融共舞”。要堅持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融合發展,以技改和數字化爲抓手,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淘汰落後產能,方能做到穩中求進。要深化科技體制、教育體制、人才體制等改革,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要圍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要針對各地發展中遇到的具體難點來深化改革,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力。

第三,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要處理好一系列關係。要把握好“破與立”之間的關係,辯證地看、科學地謀、務實的幹,要因時因勢、以變應變,統籌兼顧、精準施策。因地制宜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根據各地的資源稟賦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以科技創新爲引領,推進傳統產業升級壯大。處理好“質與速”的關係。一方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必須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佈局建設未來產業,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另一方面要深刻把握“質優”這個本質,堅持系統觀念,以實體經濟爲根基,以科技創新爲核心,以產業升級爲方向,結合自身的產業體系、規模、先發優勢,形成符合地域發展特徵的主導產業集羣、支柱產業集羣、特色優勢產業集羣,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處理好“內與外”的關係。一方面要在開放環境下大力推進自主創新,提高自主創新的技術起點、縮短自主創新週期、降低自主創新成本,用好全球創新資源,在更高起點、更高水平上推進自主創新。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全球技術交流與合作,通過吸收和融合外部資源,加速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協同共進,在開放的環境下大力推進自主創新,用好全球創新資源,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形態。

隨着____多次就新質生產力提出重要論述,我們對新質生產力的理解也逐漸清晰。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進行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全面深入闡述了關於新質生產力的“爲什麼”“是什麼”和“怎麼幹”的問題。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____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上來,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進一步增強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堅持從實際出發,立足科技、產業、體制創新和發展方式創新,更好發揮人才作用,紮實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篇三:新質生產力黨課材料

____同志提出的“新質生產力”,爲我們在新發展階段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增強發展新動能和構築國家新優勢提供了重要指引。在數字經濟成爲大趨勢、我國全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背景下,新質生產力具有新的內涵和特徵。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我國在新發展階段構築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選擇,需要針對當前我國生產力發展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綜合施策,找到適合中國特色的發展路徑。

一、新質生產力是什麼?

新質生產力是相對於傳統生產力而言的,人類社會的不同歷史階段,生產力發展所依賴的技術支撐和工具各不相同。新質生產力是以新技術深化應用爲驅動,以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快速涌現爲重要特徵,進而構建起新型社會生產關係和社會制度體系的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的出現和發展壯大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

(一)生產力與社會發展的“技術-經濟”邏輯

經濟學家卡蘿塔·佩蕾絲(CarlotaPerez)曾對推動社會發展的“技術-經濟範式”進行了系統闡述。在她看來,人類歷史上經歷了五次技術革命,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帶來新的技術、新的關鍵生產要素、新型基礎設施和新興產業的發展。技術革命驅動經濟發展的過程就是“技術-經濟”範式,每一次歷史發展的巨潮都可以被看作是新範式對舊範式的替代。在這個過程中,新範式要突破原有社會制度體系的阻礙和束縛,在對原有社會體系的顛覆中吸收技術革命的新範式,人們也將逐漸摒棄前一個範式並接受新的組織原則,新範式與新形成的社會制度框架重新耦合。技術革命除了要在短時間內實現創新集羣的突破外,還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這些技術突破超越了它們最初發展的產業界限,傳播到更廣闊的範圍;二是舊範式的潛力被耗盡,“只有當信息革命的財富創造潛力接近極限時,新技術革命才更有可能發生”。

新質生產力的出現,不僅意味着生產力、社會經濟層面的變遷,還意味着生產關係、社會制度層面的深刻變革。馬克思曾通過對“蒸汽機”“珍妮走錠精紡機”“手推磨”“蒸汽磨”的描述來分析技術進步對生產力發展的推動作用,並闡釋了生產力革新引發社會關係變革的內在機理。也就是說,一方面,技術之所以能夠引發生產力變革,在於它對生產要素與勞動過程的改造,並構建起新的生產方式。另一方面,社會生產關係和社會制度也會反作用於生產力的發展,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社會制度,可以成爲技術創新應用和社會生產力水平快速提升的“加速器”;反之,則可能成爲新技術應用和生產力發展的“桎梏”。技術創新與社會制度變革之間也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展。

(二)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和主要特徵

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質生產力是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技術爲支撐,以科技創新爲核心驅動力,以深化高技術應用爲主要特徵,具有廣泛的滲透性和融合性的生產力形態,具有以下五個主要特徵:

第一,新質生產力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新技術爲支撐。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時期,新一代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領域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呈現深度交叉融合、高度複雜和多點突破發展態勢。同時,支撐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也在新技術的作用下進一步擴充與延伸,形成數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礎設施。

第二,新質生產力以數據爲關鍵生產要素。在“新技術誕生——關鍵生產要素變遷——基礎設施、產業、生產組織形式、商業模式、制度框架等適應性改變——社會經濟變革”的路徑下,科技革命與經濟變革之間存在着週期性的耦合。以數字形式存儲和流動的數據要素,因其獨有的低邊際成本、強滲透性和融合性等特點,可以推動生產工具和設備、生產方式、資源配置方式不斷優化升級,推動物質生產力創新。

第三,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爲核心驅動力。在過去的工業化進程中,更多的是靠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在新的發展階段和新形勢下,以依靠資源大規模投入爲特點的粗放式發展方式的弊端更加凸顯,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就必須從科技創新中尋找新方法、新路徑,以高水平科技自強自立爲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第四,新質生產力以深化高新技術應用爲主要特徵。一方面,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成爲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也是搶佔未來競爭制高點和構建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新賽道。另一方面,還要通過形成新質生產力,運用新成果、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爲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第五,新質生產力的經濟社會影響具有廣泛性和革命性。在新一代技術與數據要素共同作用下,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傳統產業重塑變革持續推進,由此產生的影響不只是體現在自然科學領域、經濟發展和生產力範疇,還對人類社會的勞動方式、生產組織方式、社會組織運行和社會制度體系都將產生革命性影響。

二、爲什麼要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既是重要戰略機遇,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一)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我國順應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的必然選擇

從技術經濟的視角看,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跨領域技術深度交叉融合,技術創新呈現多點突破和羣發性突破的態勢,並不斷開闢出新的巨大增長空間;二是技術應用創新迭代加速,催生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新興產業和先導產業,並快速滲透至傳統產業領域,驅動社會生產力水平全面躍升;三是數據成爲重要生產要素,已經並將繼續重構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Zhi理結構,社會制度體系將出現深刻調整;四是科技革命與產業聯繫更加緊密,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趨勢已經確立,並加快重構現代產業體系。

(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我國構築新競爭優勢和贏得發展主動權的戰略選擇

世界正在經歷劇變。一是經濟全球化出現逆流。世界經濟發展較爲低迷,預計2021—2035年,全球經濟增長平均速度爲3%左右;發達經濟體的增長速度將可能進一步放緩,整體增速大約2%,低於過去50多年的平均增長速度。國際貿易和投資萎縮,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興起。全球產業體系和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加速重構,呈現多元化、區域化、綠色化、數字化加速發展態勢。二是全球範圍內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爭奪戰日趨激烈,技術、數據、知識、人力資本等新型生產要素作用凸顯,國家之間圍繞關鍵技術、數據和產業的競爭更加激烈。三是國際力量對比發生重大變化,並呈現“東昇西降”“新升老降”的趨勢。傳統國際分工體系發生根本性變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力量羣體性崛起,日益成爲研發和高端領域的重要參與者。

(三)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對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要求的實踐迴應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體現在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生態環境、文化體驗等多個方面,對國家的經濟發展、社會公共服務、環境質量、法Zhi建設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式現代化必須以高度發展的社會生產力和堅實的物質基礎爲支撐,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當務之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大幅提升,已經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高質量發展擁有了良好的基礎。但長期以來以低成本勞動力、外部市場和資源爲主要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面臨越來越大挑戰,自主創新乏力導致一些關鍵領域出現“卡脖子”危機,疊加經濟全球化出現逆流、全球產業鏈出現調整等複雜的國際環境,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切實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顯得尤爲迫切。

三、如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一)舉全國之力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突破

先進科技是新質生產力生成的內在動力。一是要加大基礎研究領域投入,要持續加強基礎研究攻關和前沿技術研發,全面提升包括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軟件、高端芯片、工業軟件等在內的產業能力,大力提升底層技術、關鍵核心技術自主供給能力和原始創新能力。二是優化科技資源配合,構建由國家實驗室、高水平科研院所、高校和創新型領軍企業共同參與的科技創新體系。三是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驅動作用,對那些面臨國外打壓和封殺的產品及所在產業鏈,既要增強自身產業在各產業鏈上的供給和配套能力,還要加大創新力度,推動產業不斷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二)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一是要密切關注前沿技術發展動態。要以前瞻性技術創新應用培育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用硬科技賦能現代產業體系,爲新質生產力的持續發展蓄力。二是要面向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等重點方向,發掘培育一批優勢企業和相關研究機構,加速推進新技術新產品落地應用。三是要堅持企業主體的創新地位,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技術創新,謀劃和佈局一大批高新技術產業落地,打造原始創新和產業創新高地,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集羣,以新興產業發展引領新質生產力形成。四要持續優化創新生態,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激發各類社會主體的創新活力。

(三)全面深化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

一是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拓展生產和製造邊界,全面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行業創新水平和競爭能力。二是暢通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循環,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水平。探索構建“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平臺體系,爲科技型初創企業提供覆蓋全生命週期的創新創業服務。三是要提升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針對一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域產業鏈不完整的問題,採取有效措施補鏈強鏈。

(四)大力培養創新型複合型數字化人才

一是深化人才制度和體制機制改革,尤其是針對前沿技術領域的稀缺人才,探索建立差異化、長週期、多元化的專業人才評價體系。二是要深化高校、職業院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打通科研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創新的“接口”。三是要利用技術對傳統人才培養體系進行數據化、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的轉型升級。

(五)以全面深化改革創新爲形成新質生產力保駕護航

一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在基礎研究領域,未來產業相關的前沿和重大技術創新面臨着很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充分發揮政府在動員、組織和協調全社會力量方面的優勢;而在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方面,需要更好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二是通過深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破除妨礙民營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壁壘,支持民營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盟和創新聯合體,營造公平競爭、容錯寬鬆、充滿活力的創新環境。三是持續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公平競爭、市場準入、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領域改革,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

篇四:新質生產力黨課材料

從去年9月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到今年1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系統闡述,再到此次兩會期間強調,____多次談到新質生產力。____關於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瞭新質生產力的特徵、基本內涵、核心標誌、特點、關鍵、本質等基本理論問題,爲我們準確把握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內涵提供了根本遵循,爲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而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需要我們從理論上進行總結、概括,用以指導新的發展實踐。作爲黨員領導幹部,我們要充分理解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意義、以及因地制宜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實施路徑。下面,圍繞本次研討主題,結合實際工作,與大家交流幾點想法。

一、從認清新質生產力作用入手,深刻理解其不僅體現了未來我國產業發展的新方向和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更爲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

____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這一重要論斷,深刻闡明瞭新質生產力與綠色生產力的內在聯繫。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就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碳達峯碳中和,以綠色發展的新成效不斷激發新質生產力。我認爲,具體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理解:

一是從產業發展來說,新質生產力是以新產業爲主導的生產力,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新舊動能轉換髮揮着引領性作用,未來產業代表着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新方向,二者都是向“新”而行、向“實”發力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二是從科技創新來說,新質生產力之“新”,核心在於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將科學研究的最新發現和技術發明的先進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中,不斷創造新價值。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的技術成果已經到了應用轉化的臨界點,人工智能、生命科學、可控核聚變、量子科技等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進入加快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窗口期。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把握新科技革命歷史機遇、掌握未來發展主動權、塑造國際競爭新優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舉。

三是從人才需求來說,人才既是創新的發起者,也是技術應用的實踐者,是形成新質生產力最活躍、最具決定意義的能動主體。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不斷提高勞動者素質,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新質生產力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着力點。

四是從推動高質量發展來說,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新質生產力代表一種生產力的躍遷,是科技創新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是擺脫了傳統增長路徑、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

五是從綠色發展來說,能源問題是關係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包括新能源產業在內的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支撐,也是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綠色發展是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

二、從認清新質生產力的作用着力,深刻理解高度契合新發展理念,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發展效益爲中心,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

____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這一重要論斷,深刻闡明瞭新質生產力與綠色生產力的內在聯繫。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就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碳達峯碳中和,以綠色發展的新成效不斷激發新質生產力。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深入,不僅爲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提供了治本之策,而且有助於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大幅提高經濟綠色化程度,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後勁。爲什麼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首先,形成新質生產力是搶佔發展制高點的必然要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客觀上要求實現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涉及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但最爲重要的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幅度和深度。所謂幅度,就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覆蓋的產業數量。所謂深度,就是戰略性新興產業衍生出的產業鏈條越來越長,產業間的互嵌越來越深,附加值越來越高。因此,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重視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發,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速實現潛在生產力向現實新質生產力轉化。要不斷加強創新驅動,培育新的增長動能。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需要持續不斷的創新,特別是在科技領域。只有不斷引進先進技術、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夠培育出更多的新興產業,爲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要實現新質生產力的轉化和應用。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需要經過一系列的轉化和應用過程,從基礎研究到產品研發,再到市場推廣和產業應用,都需要不懈地努力和持續的投入。只有將科技成果轉化爲實際生產力,才能夠真正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在信息化、智能化條件下所形成的創新驅動型生產力,形成於科技資源創新與產業升級轉型的歷史進程,代表着社會生產能力的質變,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以新促質,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義。新質生產力高度契合新發展理念,將在加大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深化改革、注重綠色發展與協同發展等方面實現全面突破,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發展效益爲中心,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從認清新質生產力的路徑實踐,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____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聚焦新質生產力作出科學部署,凸顯了對這一事關大局的戰略任務的高度重視,同時提出的“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後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一些基本原則,爲各地區、各部門謀劃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方法論,指明瞭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方向和路徑。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____強調,“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需要我們從理論上進行總結、概括,用以指導新的發展實踐”。新質生產力的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徵程上,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只有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才能進一步增強發展新動能、塑造發展新優勢,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科學謀劃、統籌兼顧,堅持穩中求進,紮紮實實向前推進。加快新質生產力形成實現路徑的關鍵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推進科技創新核心驅動力。我們要充分把握當前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提前謀劃,夯實未來產業技術基礎,搶佔發展制高點。面對“標兵漸行漸遠,追兵越來越近”的挑戰,培育發展新興產業集羣,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激活發展新動能。

二是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方面,通過數字技術、網絡技術、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實現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促使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協同化、自主化邁進,實現傳統產業升級轉型與其在全球價值鏈上的地位提升。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戰略性未來產業和新興產業,聚焦元宇宙、量子信息、人形機器人等全球科技競爭領域,爭取“先行者優勢”,贏得未來發展的主動權。

三是全面深化改革,破除發展障礙。營造公平、高效、有序的市場環境,大力培育新技術新賽道上的領軍企業和載體空間,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進一步深化改革,破除制約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全要素生產活力。

四是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高質量人才。中國是人力資源大國,但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要求相比,現有人才隊伍尚不健全,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機制尚不完善,人才建設引領創新發展的動力不足,要根據科技發展新趨勢,圍繞核心技術與關鍵問題的解決、攻關,優化高等學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培養急需人才。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____爲核心的____周圍,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銳意進取、真抓實幹,不折不扣落實好黨中央對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以科技創新爲核心,推動產業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本文地址:https://www.zwhhy.com/zwzt/huati/1462597.html

  • 標籤: 材料 精選 黨課 新質生產力黨課材料 新質 生產力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新質生產力黨課材料(精選4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新質生產力黨課材料(精選4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作文後花園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