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後花園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儲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龍文化作文

龍文化作文

 作者: | 閱讀: 9.72W 次

外公珍藏著一件寶貝,輕易不肯示人,記憶中只在逢年過節時見過。每當那時,總見外公顫顫巍巍地開啟頂箱櫃右下側斑駁的櫥門,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個一尺見方的紅木盒子,盒子裡的器物被裹得嚴嚴實實,那裡三層外三層罩著的薄絲綢已然泛黃,沉浸了歲月的蹁躚與跌宕。

龍文化

初見寶物,我一臉茫然,“傻孩子,那是香爐,清代的三彩香爐。”外公邊釋疑,邊掀開絹帛將其捧在手中,緩緩摩挲,細細端詳。

那是一隻六角形的三足香爐,一足在前,兩足置後。爐闊口,短頸,鼓腹,下乘以三象腿支撐,形態各異。肩部置兩奮力攀爬的蛟龍為朝天耳,栩栩如生。內施白釉,外壁通體繪纏枝蓮紋,且飾有三條騰雲駕霧、亦幻亦真的神龍。乍一見,我並未驚歎,或許因為製造年代久遠,收藏條件欠佳,寶物那特有的藍、綠、黃三色已明顯褪色,釉質暗淡,不復昔日的光彩炫目。或許因為那盤臥在香爐雙耳上的兩條青龍,多了些張牙舞爪的威勢,少了些親和感。或許,龍永遠只代表著天家的威嚴,高高在上,於我普民而言,相去甚遠。

在中國數千年文化中,龍始終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最初先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到時至今日人們依然多用帶有“龍”字的成語和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比如用“臥虎藏龍”來形容未被髮掘的人才,而古代傳說的“鯉魚跳龍門”也寓意逆流前進,奮發向上。諸如此類,不勝列舉。

因著對自然界超能力的未知和嚮往,老百姓便將諸多動物形象融合在一起,幻化成龍。之所以敬畏龍,無非是希求衣食無憂、安居樂業。就如同外公時常恭敬地供奉著神器祈禱,也是為了祈求家人的平安祥和。我曾埋怨他:“您也是一位高階知識分子,怎麼就那麼迷信吶?”“噓!”外公緊張地將右手食指貼住雙脣,示意我噤聲,“真龍天子在上,神明保佑,不可胡言亂語。”可見,龍的形象早已深入到普通萬民家中。

其實所謂的龍文化是帝制文化,古代帝王均自比真龍天子,充當著上達天聽、下體民情的信使,此時龍亦成為了帝王的專屬象徵,不容侵犯。世易時移,這種觀念日漸淡化,逐漸演變成一種傳統文化,雖說於現實無甚深意,卻也演變成了一種懷舊的符號。龍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徵,我們每個人都是“龍的傳人”,生生不息。

中國的龍文化,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雖說看不見真龍,卻時時刻刻都被龍文化浸潤著:吃著龍鬚麵,品著龍井茶,正月十五舞龍燈,五月端午賽龍舟,天上有龍星,地下有龍脈,與龍有關的名詞不下數百……龍的文化,源遠流長。(公眾號:我們555666)

本文地址:https://www.zwhhy.com/zh-tw/chuzhong/cz7nj/444450.html

  • 標籤: 龍文 從化的變化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宣告:

    1、本網站釋出的作文《龍文化作文》為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龍文化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為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稽核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作文後花園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宣告: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絡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