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後花園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小學作文 > 四年級作文 > 交大李宏燁作文題範文

交大李宏燁作文題範文

 作者: | 閱讀: 9.59W 次

【篇一:對口專業】

交大李宏燁作文題範文

高校博士畢業生改行做相聲,這聽上去像是一則荒誕的笑話。這無論如何也是其本人深思熟慮後的決定,但有人支持有人反對。社會輿論本身就是一灘攪混了的泥水,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隨心而欲是現在多少人已經放棄的權力,不管他人的評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已成爲了最難追求的目標。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和做自己擅長的事在古今中外都是人們的追求。南唐後主李煜才氣逼人卻被推上九五之尊最終了了一生。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像“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悲哀。愛因斯坦作爲以色列建國時最偉大的猶太人卻拒絕只有虛位無實權的“名譽”以色列總統之位。做自己擅長的事是一種成功後的幸福。

王爾德曾道:“燙痛過的孩子仍然愛火。”李宏燁熱愛相聲,有熱情,何樂而不爲呢?生命的滔滔長河中有一點自己喜歡的顏色,一切將會變得不一樣起來。

輿論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人,有人質疑,隨心而欲不是爲所欲爲,一個不對口的專業對社會將是一個多大的損失。這本身就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命題。人人皆知聯繫具有普遍性。文科生可將才氣語言推敲加入相聲,反之以理爲專業者可以將自己的理式幽默融入相聲,這也不是一個對口的專業嗎?同時,若李宏燁投身於學術研究,可以確信他不會在自己的專業上碌碌無爲嗎?與之相較,在另一領域領域大放光彩是更好的選擇。我不要謀生,我要生活!

做自己想做的事,讓自己在未來不後悔。人的一生何其短暫,赤裸裸地來,最後化爲空氣中的一粒塵埃,爲何不做點自己愛做的事,在世間留下點痕跡成爲今生今世的證據呢?自己有激情做的事,就是屬於自己的最對口的專業。

隨心而欲像是一種智慧,以自己的方式去愛這個世界,去生活。不論博士、總統乃至皇帝,人人都有隨心而欲的權利。人們的眼被世俗所束縛,唯一能改變的是我們的觀念。

觀念一旦改變,過去覺得重要的也許變得不那麼重要,而過去覺得不珍貴的東西反而變得更加珍貴起來。渡邊淳一在《失樂園》中如是道。

最珍貴的不過是內心的那點嚮往,那點追求,那種對自己熱愛的事的那點不滅的熱情。

【篇二:損失】

博士轉行相聲創作表演,有人說,這是學術界的損失。

事實上當這種聲音出現時,學術界就已經有了重大損失。

每一年都有層出不窮的博士涌現,如今只是一個博士改行而已,便有人痛心疾呼大材小用,換來側目紛紛。哇噻,學術界竟然如此小氣,這是氣量上的損失,也是價值觀念上的脆弱。

當今社會,無數學子直奔經濟學而去,金融領域人才過剩,仍有人苦心經營想摻一腿,而冷門專業甚至一個段只有一人,像雨巷裏的花姑娘,冷漠、悽清、又惆悵。價值觀的引導造成資源分配不公,甚至從一個人童年起社會中就充滿了對他未來的曖昧暗示,而這些暗示,又潛移默化地扭轉了一個人的夢想,也導致瞭如今行業紛紜卻有那麼多人失業有那麼多行業被迫沉默。新聞聯播曾報道過北大某考古專業賊其迷醉的畢業照,整個段只有傅姓少女一個人,一個人做段一,一個人做段花。我大吃一驚,驚覺這份潛移默化的力量竟這麼強大。頂尖的名牌大學,冷門專業居然只有幾個人,這才該令人痛心疾首,而非揪着一個轉行博士不放。這是價值觀念上的損失,也是冷門行業的脆弱。

“相聲界學歷最強,學術界相聲最棒”,材料裏這句話讓我不明覺厲,細思恐極。在這個碩士滿地走,博士多如狗的時代,相聲界居然沒有博士?也許這句話誇張了一些,但到底反映了一些問題,冷門行業一直在這熱鬧喧囂的時代中掙扎生存,難道它們真的沒有人喜歡嗎?難道萬萬學子就真的偏愛金融嗎?無數幼童提起未來衆口一詞說要做科學家。到底是誰,給了這些行業崇高的地位和尊貴的身份,多少冷門行業明明被捧爲國粹國學卻門前冷落鞍馬稀,無人問津,甚至可憐的在外國紮根圖生存,被那裏的住民發揚光大。多少人曾因文化產權向鄰國怒吼,卻不肯對生活伸出援手。學術界,也許這不是你的損失。

曾經是行行出狀元,而我們的時代,卻是行行需要狀元。著名網紅傅子夏在微博中講起過她的經歷,她從小熱愛摸泥人,天賦異秉,她在高中時就已經有泥人傅的美稱,但這個愛好最終因各方面的壓力被扼殺。這個社會物質已足夠發達,滿足溫飽不再是難題,你的一生應由自己決定,你可以被社會左右,但不該被社會轉彎。引用著名網紅傅子夏的一句話,你的夢想是什麼?再引用某地最高學府的一句箴言,在最美的年華,爲最真的夢想,盡最大的努力。否則,這是你的損失。

讓塵埃下的珠寶發光,也讓塵埃發光。

這是世界的不損失。

【篇三:愛我所愛,做我想做】

人人生來便是自由的。人是一株有思想的葦草,他擁有一顆熱愛思考的心,若他有對自己日後做什麼工作的思考,只要不犯法,他便有去執行這一思考的自由。

近來有這樣一條新聞:北大學子回鄉賣豬肉。這高大上的“北大學子”與“賣豬肉”這種“粗鄙之活”聯繫起來,令人眼前一亮。北大可是萬千學子夢寐以求的學府,爲了那一張錄取通知書,學子們在外頭爭得頭破血流。問他們爲什麼,當然是爲了前途!不論是考研,攻博,不都是爲了日後找工作能不僅限於搬磚,當服務員嗎?可有些人,拿了北大的文憑,回鄉賣豬肉去了。許多人暗暗可惜這文憑付之東流,而轉過頭來看看當事人,人家哪有半點後悔之色?他沒有辜負自己的文憑,沒有辜負自己的選擇,他活得快樂自由,足矣。這比一些做大官卻每日愁眉苦臉的人好上不知多少倍!

唐納德·尼爾在《與神對話》中寫道:“生活的目的只有一個,那便是讓它的生靈體會到無上的光榮,生活不是被發現的,而是被創造的。你不是在發現自我,而是在創造自我。”

人們常說,“門當戶對”纔是最好的,你要做符合自己身份的工作,不能“任性”。而當你握着高等院校的文憑,強制被按在辦公桌前辦公,你又會想起兒時看過的那句“如果有來生,開一家花店”的小詩,不快快做出選擇,那來生只能是來生,亦無對自己得到光榮可言。如果這一紙文憑沒有給你帶來你期待的美好生活,不如追求自己的本心,去做自己想做的。

因爲你本來就有這樣的自由。

而做到這一點着實不易,從一部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便可窺見一斑。人人譴責女主角椿爲了一己之私“禍害”了青梅竹馬湫,“禍害”了一個村的人。“她不能得到幸福!”他們發出了這樣的怒吼。人人都覺得,她應該老老實實地接受靜如一潭死水的生活。但影片則打破了人們對她宿命的臆想,宣告,她有愛自己所愛之人的自由,她有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的自由,僅此而已。而人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說明人們因傳統思想中毒頗深。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有一段話:他望着自由自在的風,羨慕之情油然而生。他驀然懂得,羊羣,商人的女兒以及安西盧西亞的那片土地,只不過是他追尋天命留下的足跡。

我們的熱情是爲自己餘生的快樂所準備的,我們的經歷是爲追求自己的夢想而準備的,我們有去愛自己所愛之物的自由,我們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自由,如風,如雲,與文憑無關,與他人之言無關。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篇四:崇高的追求與存在的意義】

李宏燁放棄了一顆珍珠,卻收穫了一片大海,或許相聲的生涯不能像學業般被他握於掌心,他卻可以在其中暢快盡興自得其樂。

能夠選擇自己的道路,便是對自身人格的一種尊重。電影《死亡詩社》中,基丁老師教會大家“及時行樂”,從而激起了一直生活於家庭重負中的尼爾,儘管就讀於全美有名的學院,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自己的演戲生涯,同樣受到鼓動的諾克斯追求到了心愛的女孩,安德森課堂吟詩,死亡詩人俱樂部聚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高潮。他們寫詩、讀詩,並非是爲了好玩,而是因爲他們是人類的一分子,而人類是充滿激情的。沒錯,商業、金融、工程使我們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撐人的一生,但美麗、浪漫、愛情,這些纔是我們存在的意義。

他人的意見是可以採納的,那是一張老舊的地圖,但是我們纔是自己小船的舵手。盧梭說:“大多數人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當他們走進墳墓,他們的歌還沒有唱出來”。別衝出這種境地,別像旅鼠跳下懸崖一樣,看看你的周圍,其實它比風言風語中來得更美好。李宏燁已經順着大流走過許多優秀的道路了,畢業於上海交大,從本科一路讀到博士,因而改行做了相聲引來太多流言蜚語,但他所做的又確乎是流言者所不敢邁出的那一步。學會嘗試,做一個世界的水手,遊遍所有的港口。在人羣中堅持自己的信仰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我們必須努力尋找自己的聲音,因爲你越遲開始尋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盧梭說:“我步入叢林,因爲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獲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往往有時候,理想與現實會形成一個矛盾,並且雙方都附庸在我們身上相互排斥,破壞對生活的滿足感,於是便需要我們抉擇,是崇高的追求抑或存在的意義,指南針在手中,世界仍在腳下,但凡能做到不悔,那之前的一切也都會有意義起來。

19世紀“騎士派”使人羅伯特·赫裏克的名詩《至妙齡少女,莫負青春》中一句,“即時採擷你的花蕾,舊時光一去不回,今天尚在微笑的花朵,明天變得風中枯萎”。把握當下的努力,或是抉擇的權利,那麼現在這一刻,將比過去的數萬億分鐘來得更有意義。

【篇五:學要有所用】

首先,我不否認他有自己選擇職業的權利,但我並不認爲這種做法是最好的。

一個人對自己的職業應該要有一個大體的規劃,並以此爲自己選擇專業的依據。像這種高學歷的人,從本科一路走到博士,必定已經爲自己的專業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現在卻突然換了一個與之前學習毫不相干的職業,這不僅會讓自己在一個新的領域中缺少競爭力,更是有負於自己那些奮鬥的時光。

再者,我認爲一個人無論從事什麼事業,都應有一種恆心與毅力,即對自己事業的一種堅持。不堅持,何以有超乎以往的成就?尤其是學術,試問有哪一種驚世的學術成就,不是通過不懈的努力換來的?

一直有人在質疑中國的文化實力,說我國是文化弱國。而這種文化實力是不能通過模仿別人來提高的。你可以學到跟他一樣好,但卻很難學到比他更好。因此想要突出,就要有自己的突破與創新,而這些東西,絕非一日之功。這些東西,是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們不斷努力才能取得的。如果今天一個博士去說相聲了,明天又有一個碩士去演唱了,那這種風氣傳開之後堅持又從何談起?

相聲要有相聲的堅持,學術更要有學術的堅持。既然已經作出選擇,並已走到今天,何不堅持到底。想當年新中國成立之初,鄧稼先等一批學者投身西北,不爲名利,艱苦奮鬥,最終取得巨大成就,奠定了我國國防事業的基礎,更奠定了我國發展的基礎。沒有他們,沒有像他們一樣艱苦奮鬥着的人們,我們又何以至今天!這種十年如一日的精神,值得敬佩。

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不僅要對自己負責,更要對那些一直支持自己的人負責。當能力達到一定高度時,還應對這個社會承擔起一點責任。因爲當一個人達到那種高度時,必然已經佔有使用了一定的社會資源,像宇航員一樣,這種精英的培養是要消耗社會大量的資源的。因此,學要有所用,要用在該用的地方。

【篇六:因爲熱愛】

畢業於上海交大的博士李宏燁,卻改行說了相聲。這一消息着實吸引眼球,但是我們也清楚他這麼做決不是要上頭條,而是因爲熱愛。

我想,如果有天我們湮沒在人潮裏,庸碌一生,那是因爲我們沒有努力活得豐盛。所以多問問自己你真正熱愛的是什麼,因爲當我們碰到某些真正引起我們興趣併爲之衝動的事物時,這衝動就會成爲我們的執着與堅持。

正如摩西奶奶。70歲才察覺到自己所熱愛的是畫畫,儘管沒有進過美術學院,卻在餘下的人生裏,一共畫了1000多副油畫,成爲美國人家喻戶曉的畫家。摩西奶奶在百歲時寫道:有年輕人來信,說自己迷茫困惑,猶豫要不要放棄穩定工作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人的一生,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幸運的。當你不計功利地全身心做一件事情時,投入時的愉悅感和成就感,便是最大的收穫與褒獎。

就像哲學家說的,你終將成爲你所熱愛之事的能手,精於某一件事的唯一途徑,便是你真心熱愛它,然後你就會得到它帶給你的美好價值。

但是也會有人發出疑問。熱愛固然美好,但是能夠一直熱愛而不改變嗎?

薛之謙,夢想是當一名歌手,他的唱作才華誰也不能否認。但是我們往往只看到了他在舞臺上的發光發熱,卻很少有人知道他曾被十年冷藏,歌曲總是不溫不火。但他沒有選擇放棄,他開火鍋店,開網店,當諧星,不爲別的,只爲了能多賺一點錢,能多唱一首歌。他會在一塊錢的火鍋底料上打算盤,也會爲了他的一首單曲投資百萬。大部分人都爲此感到震驚吧,但事實如此。因爲熱愛,他選擇堅持。因爲熱愛,他纔會對音樂如此真誠。

對我而言,我是十分欣賞以及佩服那些肯爲自己所熱愛的不顧一切的人。但是有所熱愛的人,又有很大一部分人在現實面前妥協。月亮和六便士,總有人會捨棄心中的月光,而拾起地上的六便士。真的無關金錢的話,我相信很多人可能就不會從事現在的工作,也許會換一種生活方式。但現實卻並不能如此,你會被社會的條條框框束縛,被生活的壓力所拖累。所以很多人會選擇一個穩定的工作,即使你並不熱愛。這種人很務實,這種想法也很對。但是總感覺少了點情懷。

所以我才很佩服那些奮不顧身地從生活框架中衝出來,爲他們所熱愛的而用盡全力的人。爲什麼能有勇氣做出這種選擇呢?可能就是因爲熱愛吧。每個人內心都隱藏着一個宇宙,正是那一絲亢奮作爲行動的源頭,人才會變得勇敢,變得浪漫,變得可愛。

若非要一個理由,那就是,因爲熱愛。

【篇七:“斜槓青年”的跨界之美】

畢業於上海交大的李宏燁寄心於相聲引發熱議,但實際上青年在職業和專業上的跨界已屢見不鮮。許多人在社交網站上的個人簡介是需要用斜槓呈現的,比如說:建築師/“碼農”/攝影師,故被稱爲“斜槓青年”。

這樣的“斜槓”文化其實是現代教育造就的。從高中的選修課到大學的通識教育,教育的受衆可以獲得更爲廣博多元的技能和知識。這種在認識層面的開疆拓土也給興趣空間的探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從而觸發更多自主的深入學習。

同時,互聯網兼容包並的文化氛圍也給予青年跨界的勇氣。一方面有強大的經驗、資源、方法可供分享,另一方面我們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如此長期發展,社會也會形成對“斜槓青年”的認同感。

跨界之美,在於其煙火般的變幻、張力和動態。在原本看似井水不犯河水的不同領域被打通了脈絡之後,人們欣喜地發現有更多新奇的東西誕生。畢業於哈佛大學應用數學系的華裔青年DaveLiang成立樂隊,將上海老爵士樂、現代電子音樂相融合,再加之本人的邏輯魅力,給世界帶來了全新的作品。而李宏燁是否也有可能將學術界的思維力量帶到更偏向娛樂化的相聲界,夾雜入對民間生活的細緻體察和理性思考,使相聲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呢?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確實是美,但絕非唯一的美。當我們可以在美術中看到物理,在文學中看到音樂,在數學中看到哲學的時候,想必我們也會驚訝於這世界有如此廣泛的互通性和多元性吧。

“斜槓文化”的美是有爭議的。在我看來,許多爭議來源於人們對特定專業或職業的刻板印象和偏見。人們總是傾向於認爲管理階層的人更加盛氣凌人,或是給研究學者貼上“老學究”“書呆子”之類的標籤。伍爾芙在《一件屬於自己的房間》中提到:“從羣體上,對一種性別、一種職業或是一個階級加以普遍的判斷和責備,實屬荒謬。”否定了個體的更多可能性之後,在心理上演化出來的是新時代的“工官制度”。

在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中,有新來的大學生提到曾經感受到的蓬勃張揚的藝術學院文化。不禁覺得,“匠人精神”在現代也應該有新的詮釋。把自己的對藝術的熱情和涵養投射到文物修復這樣古老而嚴謹的事業中,不也是一種跨界嗎?

在敬業與樂業的過程中,我們不該忘記自己潛在的另一種身份,那便是這個世界的探索者。從一種專業到另一種專業,從個體的無限張力到一種事業的更多可能性,跨界本身,已是美。

上世紀兼攻繪畫、文學和書法的“斜槓青年”豐子愷說過這樣一句話,用來消弭刻板和侷限再合適不過。

“要我行我道,我有我法。”

【篇八:追逐夢想】

每一個人都擁有選擇人生道路的權利。

我認同材料中李宏燁從一個博士的身份參加相聲工作的做法。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他所追求的是不同的。在大學生涯,李宏燁追逐的是更高的學歷,以便畢業之後有更好的工作。然而一個相聲的種子在他的心中悄然萌發以至於在大學畢業之後他轉行當起了相聲工作者。而能在相聲界出人頭地也是他的新夢想,並借他爲之不斷奮鬥。

人的一生因爲有夢想才充滿動力,而沒有一個人的夢想是完全相同的,也許有另一個畢業的博士,他希望把自己所學造福於大衆,這也是他的夢想。

一個人不應該被當前其所處的情況,所處的身份所限制,限制他的發展,就好比奴隸的孩子就是奴隸,秀才永遠只能夠縱意紙卷。恰恰相反,我們應該打破這個社會給我們打上的身份牌,奴隸總有一天會覺醒,翻身做主人,秀才也會同范仲淹一般拿起弓箭,百步穿楊。而我們也會打破人們對我們的固式思維,做我們想做的,做我們所熱衷的,做別人意想不到的,就如同博士出身,半路出家的李宏燁。

但如果我們真的如社會的正統思想要求,守好自己的崗位,做一個永不停歇的螺絲釘,那麼這個社會上會少了多少個像馬雲一樣,半路出家,爲自己的夢想,頂着社會壓力,不斷努力最終成功的人?

人,應該是一個自由的人,最起碼是一個能夠自己選擇人生道路的人。儘管人一出生就被固化了思維,就像是溫水煮青蛙,初來乍到時那種雄心壯志被一點點地抹去。

但是。我們應該不甘,我們應該跳出暗藏殺機的溫水浴,跳進池塘,用冷靜讓自己明白真正的方向,管他的專業不對口,管他的大材小用,管他的學術界損失。

做自己想做的,自己所熱衷的,去追逐夢想,這,纔是對的。

本文地址:https://www.zwhhy.com/xiaoxue/xx4nj/187279.html

  • 標籤: 李宏 範文 大賽小云小宏小騰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交大李宏燁作文題範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交大李宏燁作文題範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作文後花園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