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後花園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小學作文 > 四年級作文 > 我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作文

我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作文

 作者: | 閱讀: 11.98W 次

【篇一: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我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作文

當今社會,空巢得老人居多,獨居的孤寡老人也不佔少數。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壓力遠遠高於上個世紀,父母的年紀越大,身體狀況就越差,時不時會生病,需要兒女照顧。要養家餬口的兒女不可能不要飯碗專門照顧老人,有的開明老人請鐘點工或保姆還可以,但有的死活不用外人,非要子女就令人爲難了,兒女心理壓力會更大,還要身背對父母不孝對單位不忠的兩重罪名,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與老人同住的問題,而我的觀點是給互相一個寬鬆的空間。

說實話,和老人住在一起生活我沒什麼親身體會,因爲一直以來都是和父母住在一起,爺爺奶奶都在老家。以前總認爲他們喜歡天倫之樂的享受,可有一次我和爺爺奶奶們聊天,其實他們也希望有自己的空間。

我認爲,父母已經含辛茹苦地將自己的孩子撫養長大,他們也該休息一下了。的確,老人和子女們在一起居住能夠充分享受到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其實無形中也給老人增加了辛苦的負擔。老人們都閒不住,只要和孩子們在一起就想幫着做這管那的,還要看管下一代,和年輕人的隔閡,不同的生活習慣,等等,都會產生一些摩擦,其實他們真的很累,即使子女再孝順,再懂事,也會讓父母操勞的。

我的主張是在和老人一起居住前,最好徵求一下老人們的建議。因爲老人們有的喜歡天倫之樂的熱鬧歡慶,有的則喜歡安靜。就如我的爺爺奶奶,他們就喜歡寧靜的生活,我的家庭卻喜歡熱鬧一些,和我們在一起居住,也會影響了他們的生活。

都要給大家一個寬鬆的空間,老人也和我們年輕人一樣,他們也有自己完整的生活和獨立的家庭。只要兒女能給老人們盡到孝心和關懷,發自內心的疼愛父母,在關鍵時能照顧好老人,他們已經操勞奉獻了一生,完全可以讓雙方的父母充分享受夕陽的寧靜,同時我們年輕人也希望有自己的私密空間,擁有寬鬆祥和的空間,才能舒暢的呼吸。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有距離纔有親切感。在一起生活時間久難免有些小矛盾,所以給互相一個自由的空間對大家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孝順,首先徵求父母的意見,按照老人的意願來孝順。

【篇二: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古語有云:百善孝爲先。

“綵衣娛親”是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萊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很多人覺得這不真實。在這個提倡個性、崇尚自由的年代裏,更像霧一般得縹緲了。然而,生活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古典的東西能夠傳承下來,依靠的不是法律典籍,而是人心,樸素、真誠且身體力行着的人心。

現在空巢的老人居多,獨居的孤寡老人也不佔少數。當今社會,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壓力遠遠高於上個世紀,特別是近幾年越來越大。父母的年紀越大,身體狀況越差,試不試會生病,需要而你的照顧。要養家餬口的兒女不可能不要飯碗轉發照顧老人,有的開明老人請鐘點工或保姆,但有的死活不用外人,非要子女不可就令人爲難。兒女的心裏壓力會更大,身揹着對父母不孝對單位不忠的兩重罪名。但如今請保姆請出事的不佔少數,請他人照顧不放心,自己又沒時間照顧父母,到頭來害的還是自己的父母。

父母已經含辛茹苦地將自己的孩子撫養長大,他們也該休息一下了。的確,老人和子女們在一起居住能夠充分享受到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其實無形中也給老人增加了辛苦的負擔。老人們都閒不住,只要和孩子們在一起就想着幫着做這管那的,還要看管下一代,和年輕人的隔閡,不同的生活習慣,等等,都會產生一些摩擦,其實他們真的很累,即使子女再孝順,再懂事,也會讓父母操勞的。

我的主張是在和父母一起居住前,最好徵求一下老人們的建議。因爲老人們有的喜歡天倫之樂的熱鬧歡慶,有的則喜歡安靜。都給大家一個寬鬆的空間。老人也喝我們年輕人一樣,他們也有自己完整的生活和獨立的家庭。只要兒女能給老人們盡到孝心和關懷,發自內心的疼愛父母,在關鍵時刻能照顧好老人。他們已經操勞奉獻了一生,完全可以讓雙方的父母充分享受夕陽的寧靜,同時我們年輕人也希望有自己的私密空間,擁有寬鬆祥和的空間,才能舒暢的呼吸。

孝順,首先要徵求父母的意見,按照老人的意願來孝順,纔是真正的孝順。

【篇三: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作文

現在空巢得老人居多,獨居的孤寡老人也不佔少數,有多少老人是一個人在老家獨居,你們可曾試想過,他們的心裏是有多孤單。把老人接過來與你們同住,讓他們能夠安享晚年。

我並不贊成把老人獨自留在老家或者去敬老院,我覺得老人就應該與我們同住。你想,老人在年輕的時候,生活條件並不是很好,吃了很多苦,他們辛辛苦苦的把我們的父母拉扯大,好不容易現在的生活好了,不用讓他們繼續爲我們操勞,難道不應該讓他們與我們同住,安享晚年嗎?

老人就應該與我們同住,就像我們家,我們不捨得將奶奶一人留在老家,到我們來深圳住的時候,就把奶奶接下來與我們同住,有時候,奶奶會因爲有事情要回去老家,當她一個人去坐車的時候,我們的心裏就會有擔心,會擔心奶奶在老家太忙,沒時間休息,或者是一個人會不會孤單,吃飯等問題,然後我們就會,一直打電話讓奶奶趕緊下來,別一個人在老家呆那麼久,早點下來與我們生活。

曾經我看到過一個公益廣告,呼籲人們多關愛老人,說的是獨居老家在家整天守在電話邊,等待着自己的兒女給自己打電話,或者是坐在家門口,期待着看到自己兒女的身影,好不容易盼到自己的兒女打電話,兒女匆匆幾句就掛了,老人在電話那頭聽着嘟嘟嘟的聲音留下了眼淚。

每次播着這個廣告,我的心裏都會感覺到憤怒和心疼,對老人兒女匆匆掛斷電話所憤怒,爲老人孤獨的內心和留下的淚水而心疼,心裏會想爲什麼就不能把老人接過去一起住,想想自己過去老人拉扯你們的不容易,想想你們在外面吃着山珍海味,而老人卻因爲沒有你們的陪伴而吃的很隨便,你們不會心疼嗎?

我想呼籲人們,請不要把老人獨自留在老家或敬老院,讓老人與你們同住,讓他們感受到家人圍在一起吃飯的溫暖,讓他們感覺到兒女在身邊的安全感,讓他們的晚年能多享福,老人其實什麼多不需要,他需要的是一個溫暖的港灣,而這個港灣,只有你能爲他們建造。

【篇四: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尊老敬老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美德,是長輩們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在老人日益增漲的今天,這個美德顯得尤爲重要。

最近我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篇報道“八旬老人寒冬被趕出家門,露宿兒子屋檐下近10天”看到這條新聞我氣憤的同時爲老人感到痛心。幾十年含辛茹苦將孩子撫養成人,卻換來如此悲慘的結局,一時間這條新聞刷屏了整個網絡,網友們都紛紛在指責怎麼能這樣對待自己的父親。身爲子女,當我們有能力照顧我們的父母時,就要像我們的父母十年如一日的照顧我們一樣。其實老人的願望很簡單,就是希望子女的陪伴而最好的陪伴就是在父母年邁的時候在身邊照顧他們。有太多人用以後的日子來後悔當初沒有多陪陪老人的那份遺憾,又有太多人將老人接到身邊只是爲了幫他們做家務。將老人接到身邊是爲了更好的照顧而不是滿足自己的某些不成文的想法。

孩子!當你還小的時候,他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用勺子、用筷子吃東西,教你穿衣服、綁鞋帶、係扣子,教你擦鼻涕、擦屁股,教你洗臉、梳頭髮,教你做人的道理。你是否記得經常逼問他們你是從哪裏來的,看着他們滿臉幸福的說着你是上天給他們最好的禮物!你是否記得你練習了很久才學會的第一首兒歌。所以,當他們有天變老的時;當他們想不起來或接不上話時;當他們囉嗦的重複一些老掉牙的故事,請不要厭煩他們,他們只是在用他們的方式去回憶那美好的時光。當他們開始忘記係扣子、綁鞋帶時請不要怪罪他們,請幫他們繫上釦子和鞋帶就像當年他們幫你一樣;當他們開始在吃飯弄髒衣服時,請不要責備他們,就像當年他們耐心的教會你如何吃飯一樣;當他們梳頭手開始不停的顫抖時,請不要催促他們,請拿起梳子,就像他們當年爲你梳頭一樣。因爲你在慢慢長大,而他們在慢慢變老,他們的願望很簡單隻要你在他們眼前。如果有一天,當他們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的時候,請你握住他們的手陪他們慢慢地走,就像當年他們牽着你一樣。

將他們帶在身邊就像他們當初將你帶在身邊一樣,與他們而言,有子女的地方纔有家。我們要讓年邁的父母感受到家的溫暖,而這些溫暖除了我們還有誰能給?最簡單最容易的尊老敬老的方法就是和父母一起居住。讓我們尊重、敬愛將我們撫養成人的老人吧!

【篇五: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俗話說得好“家有一老是塊寶”,老人在柴米油鹽的枯燥生活中給我們帶來許多歡樂,他們伴隨我們成長,豐富我們的生活。是我們人生中的導師!

每天早上起來收拾房間,替我們做一日三餐,料理家裏大小事情,老人的生活似乎每天都三點一線,枯燥無味,對於我們這些21世紀的新青年來說,似乎有點不可理喻,無聊至極。面對家中老人,有時候總是提不起興趣,甚至態度冷淡,嫌棄老人在家礙事,面對現在社會上這種常見的思想言論,我只感到一陣深深地悲哀。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崇尚孝道的國家,“百善孝爲先”這句古語在中國流傳至今,卻依然沒有被時間風化,依然保持着色彩到今天的時代,難道不是在變相告訴我們老人的重要性嗎?學會做人的基本,就是要學會對老人盡到一個“孝”字。

當今社會盛行“老人是累贅,應當送到養老院去安養天年,而不是在家中賴着兒女。”的這種歪論,我首當其衝反對。老人並不是生來就是老人的,他們也曾經像我們一樣,年輕,風華正茂,對生活充滿激情。只是無奈於時光的蹉跎,歲月的無情,他們逐漸褪去了當年的樣貌和活力,成爲我們口中所說的老人是累贅。可我們是不是應當換位思考一下,若是沒有老一輩,哪裏來的我們這些祖國的小花朵?若是我們有一天也變得不再青春,難道就願意看到自己的兒女子孫對自己漠不關心甚至是厭棄嗎?

我想每個人都會對問題的答案心知肚明,不願意,當然是不願意的。有誰會去願意被嫌棄呢?將心比心之下,我們也會理解老人,不是嗎?

在我看來,和老人同住,實際上是一種莫大的幸福。他們會傾聽我的難過,幫助我度過人生一個又一個的低谷。他們會爲我準備一日三餐,會關心我的生活。他們會在我生病的時候照顧我,給我一份溫暖。他們有着許多人生經歷,每一個都是動人心懸的故事。有老人在身邊,他們會防止我們走許多歪路。這些不都是和老人同住的好處嗎?而老人們需要的,也不過就是我們的一份陪伴和關心。又有什麼難呢?

生活中斷然不能沒有老人的陪伴,而我們也不應當把老人排除在我們生活之外。我們應當愛護老人,尊重老人,理解老人。

願每一位老人都能被世界善待,這是我由衷的祝願!

【篇六: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在這個網絡等媒體高度發展的時代,有一羣人在爲此嘆息,因爲這些媒體的發展促使了一些年輕人癡迷於手機這一本用於方便與家人朋友聯繫的工具,而忽視了對家中老人的照顧。與老人好好生活,這只是小事。

這些小事也並非什麼難事,因爲這些也只是一些生活細節,但這些細節也許說明了爲什麼和老人同住,甚至生活對年輕人來說難以適應。

與老人同住,尊重老人是基礎,首先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一直都教育我們要尊老愛幼,不能隨意將老人單獨留在家中,雖然老人並不像幼兒那樣對一切都有好奇心,但老人的記憶力一直在消退,如果沒有人願意尊重老人,和老人同住,關注老人生活的細節,尊重老人的生活習慣,如果發生了擦碰,不要在意,只是他們的世界觀與我們的有所不同。

與老人同住,溝通最關鍵,人與人之間最基礎的信任來自溝通。無論老人還是年輕人,沒有什麼事是進行一次溝通就能解決的,如果有就再進行一次,再不行就再來多幾次,多來幾次問題總會被解決。有些老人十分強勢,有些老人不善言辭,但如果不與其溝通,永遠都不會有一個合理的方法解決矛盾。所以溝通一直都是老人與年輕人之間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

與老人同住,不要讓老人留有遺憾纔是最重要的,許多老人總是在人生的最後幾年裏想做許多自己年輕時沒能做成的事,能讓老人走的沒有遺憾。正是因此老人的生活才需要我們的幫助,雖然有時他們的要求對於我們像是無理取鬧,但他們也許只是因爲要完成自己的心願。這一切都只是老人的要求,盡我們努力讓老人在人生的最後幾年不留遺憾,也是我們應當做到的最重要的幾件事,這幾件事也許也是我們人生中陪伴老人的幾件最有意義的事。

與老人同住,亦或說是和老人生活,儘管摩擦多些但卻充滿樂趣,這也許也是我們年輕人最簡單的盡孝的方式。和老人好好生活,讓他們快樂地度過每一天,讓中華民族的傳統之“孝”,世代傳承下去!

【篇七: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古人云:“百善孝爲先,天經地義也,地之也,人之行也,德之本也。”孝敬老人,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當今社會情況,有許許多多的老人不被重視,不被尊重,甚至還有的老人是自己孤獨一人居住。

我從小就被爸爸教育要尊敬、孝敬老人。因爲人都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變老的,你現在如何對待老人會影響到以後的人如何對待你。

現如今有很多社會新聞都會提到一些孤寡老人獨自居住,沒有親人的陪伴。

在鄭州一位已過六旬的獨居老人在死亡一個月後才被鄰居發現,被發現時已經開始腐爛。這則新聞引起了社會熱議,讓老人獨居只會讓他們感到孤單,與其這樣還不如讓老人和我們一起住。但對於當今社會來說,許多的年輕羣體對於與老人同居這個問題是感到恐懼的。

爲什麼中國這麼一個美德兼有的國家會有對與老人同居而感到恐懼的社會現象呢?而與外國的老人相比,他們則是過着一種豐富多彩的生活。爲什麼他們會過着如此安逸的生活呢?是因爲外國對老人的社會福利制度制定的比較完善,他們的子女不用養父母,而中國卻恰恰相反的把贍養父母當做兒女應盡的義務寫進了法律,如果兒女不好好照顧父母的話是要蹲監獄的,再加上中國人口數量多的因素,所以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我認爲與老人同居會有爭吵在所難免,因爲每個人的思想觀念各有不同,我們應該理解他們,試着從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說不定,你就會覺得與老人同居並不是一件令人感到恐懼或者厭煩的一件事情,我們應該珍惜與老人相處的時間,因爲時間短暫,在眨眼之間消失,就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了。不要等到老人離開了,才知道珍惜。那時候已經晚了。

其實,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從小就和老人一起居住,被老人細心照顧,但是當我們長大之後,他們就回老家自己居住,而我們相處的時間也逐漸減少。儘管能見面的時間少,但我依舊和他們保持聯繫,我也希望他們能經常來我家,和我們一起居住。我希望自己能盡孝,能陪伴在老人身邊。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老人也是需要人們去關心、照顧的,學會嘗試理解他們,接納他們,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舉動,也足以讓他們感到溫暖。不要再讓老人感到孤單了!

【篇八: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尊重老人,是一起生活的前提。雖然每個人的性格、表達方式、思想狀態都不一樣。但作爲晚輩,心理永遠要有一個原則,就是關愛老人。

與老人同住?是每個人基本上都會經歷的一件事情,我覺得,首先要了解老人的思想,不要與老人對着幹,有的老人是刀子嘴豆腐心,喜歡嘮叨,這也是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和老人一起住的重要原因。畢竟這個世界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住在一起,鍋碗碰湯勺,難免有摩擦。所以學會解決摩擦,是一個技術活兒。對待強勢父母,適度示弱很必要,硬碰硬只會兩敗俱傷。但是不是說沒有自己的原則,畢竟是長輩,有時要懂得忍讓,當老人心平氣和時,可以和老人再聊之前的問題,理智分析,循循善誘,我相信老人會了解,不要在氣頭上挑起事端。對於愛嘮叨的老人,學會傾聽,適度轉移話題或者引導話題,很重要。

我自己是還沒有與老人同居過的,但是我相信,總會有一天,我會與自己的父母生活,父母也會慢慢變老。所以,趁現在還年輕,要多於父母溝通、交流。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溝通才是最關鍵尤爲重要,及時是很深的矛盾,也能化解,這就是關懷。

有空多帶父母出去走走,鼓勵老人蔘加社交活動。參與社會活動大幅度降低,但每個人都渴望被瞭解,人是羣居動物。所以我們要鼓勵老人多出去結交新的朋友,比如參加老人體育活動、社區老人活動,還有廣爲流傳的廣場舞。賦閒在家也可以多發現自己新的興趣,練練毛筆字等。晚輩可以花錢讓老人出去旅遊,也可以增強老夫老妻的感情,享享清福,幫助老人找到自己新的生活目標,越活越年輕。

最後,我想說的是:人活着,一定不能讓自己有遺憾,與老人住在一起,就是要讓老人家開心、快樂。他們高興了,嘮叨也就少了。老人有時候很像孩子,越老對你越依賴,不要讓他覺得沒有安全感。細心呵護他們。也不要當有一天老人百年以後,我們還後悔沒有很好的孝順他們。

與老人同住,值得稱讚!

【篇九: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莊子曾說過:“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有一位佈滿一絲絲皺紋的老人,帶着一副慈祥的面孔,聲音是那麼的和藹可親。她就是我最尊敬的人——我的奶奶!

寂靜的深夜,懸掛着一輪像小船似的明月,風的蕭蕭聲徐徐的刮來,她作爲一位80多歲的老人,她靜悄悄的起來了,靜悄悄的走到另一個房間,看看孫女有沒有睡着並且有沒有蓋好被子,有沒有被風的蕭蕭聲嚇着,那個沉睡的女孩是多麼的溫馨啊!那個女孩一天天的在她的撫育下健康地成長,那個女孩就是我。他們顯然不受人們的歡迎。因爲他們老了,不中用了。不僅不能幹活,反而會成爲兒女的累贅。但,記得有人曾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場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驀然回首人生,老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人是一道風景。”

他們,滿頭銀髮,滿臉皺紋,卻總是露出一副慈祥的笑容,手拄着柺杖,卻還有着硬朗的身軀。他們是——老人。現在都提倡要尊敬老人,愛護老人,可爲什麼街上還到處可見老人乞丐?有一次,我偶然看見了一位老人乞丐寫在地上的粉筆字的內容……他寫着:由於體弱多病,兒女看他已經老了,不中用了,就將他趕出家門。我看了,不禁爲那些兒女的行爲感到羞愧!贍養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人有病應該到醫院醫治,這不僅是老人對子女有養育之恩。他們年輕時勞累辛苦爲了下一代,但作爲兒女不但不回報,還做出如此天理難容之事,這對老人是多大的傷害!應該受到社會的譴責。“尊老愛幼”這個斗轉星移,滄海桑田也永恆不變的人生真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歷代人們談論和遵從的永恆話題。有人曾說:“百善孝爲先”可見孝之重要,孝敬老人不一定需要太多的物質上的給予,老人的心如夜空,物質的給予是閃爍的星星,而星星在月亮的光輝下便失色了,這月亮則是態度,則是精神滿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許你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都時刻牽動着老人的心,當你不留意,一個不滿的眼神可能給老人的心靈烙上了一個傷疤,但老人會忍痛寬容,所以,老人的心即狹隘又寬廣,如果能懂得老人之心靈,就能夠真正做到尊老、敬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老人不僅僅對自己的親人,全社會的老人都需要我們的愛,把“愛”發揮的淋漓盡致,把愛播撒到每一個角落,這是我們神聖的使命。每當有人問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誰?那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那位掃大街的老人。他那白髮蒼蒼的頭髮,滿臉皺紋的皮膚,還有那一雙細眯的眼睛,一張滿口黃牙的嘴;他總穿着一件薄薄的襯衣,一條膝蓋上打了補丁的褲子,腳蹬着一雙破拖鞋。他的打扮和這一條街都好像格格不入似的。他們用像枯樹皮一樣的手,緊緊的握着已經脫了毛的掃帚,日復一日認真地掃着大街,飽經風霜的臉上總是掛着慈祥的微笑。如果沒有掃大街的老人,垃圾就會隨風飄揚;如果沒有掃大街的老人,你我將隨着垃圾的增多而掩鼻而過;如果沒有掃大街的老人,世界將變成骯髒的垃圾場;如果沒有掃大街的老人,美麗的世界就要變成醜陋的地方,福就要變成苦……他們神情專注,總是一邊走一邊看,哪裏有垃圾就趕緊清掃乾淨,雖然每天重複着同樣辛苦的工作,可他們還是很認真,有時還會高興地唱段小曲。

無論是與老人同居還是說給老人讓位,我認爲我們都應該尊敬老人,我們面對老人做到的不僅僅是關心,既有溝通,也有照顧,更多的是陪伴。

【篇十: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衆所周知,世界各國的老人居住是一社會問題,尤其是空巢老人,大多數老人日夜盼望和子女共享天倫之樂,而有的老人卻不願意與子女同住在一個屋檐下。老人和子女住一起過日子,確實可以享受兒孫繞膝其樂融融的家庭幸福。但是,同在一個屋檐下,同在一個鍋裏耍勺子,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天長日久,日積月累,有些小的分歧,就可能產生矛盾。矛盾深了,便難以調和,最後的結果往往是老人和孩子都苦惱導致家庭不和睦。也就出現了冷戰,罵架,不歡而散。

根據調查表明,全國有百分之八十的子女都不喜歡與老人同居。然而,更本質的原因在於思想意識的轉變。在中國,子女結婚前後都與父母同住被視爲天經地義的事,並被看作是敬老最重要和不可少的形式,老人不與子女同住常被認爲是受子女虐待,只有老苦無依的人才會去養老院。這種觀念一直持續了2000多年。近二十年來,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這種傳統的家庭觀念日益受到衝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已不願意與子女同住。

當然,不與老人同居的原因也有很多,例如:老人不太講究衛生,拋卻身體因素,更多的是一種本性。這點在農村,表現尤其突出。隨地吐痰,衣服領子不髒成一道黑印不會主動脫下,洗腳更不是每天的必修課,房間一團糟亂,東西隨處亂放,時日一長,不要說兒媳整天嘟囔,就連兒子也看不慣。老人的呆板、反應的遲緩以及交際圈子的狹隘決定他們很難與時俱進,要想與子女成爲朋友無話不談更是難上加難。如果子女孝順,還願與老人嘮嘮家長裏短,回憶回憶當年,但這肯定不是生活的常態,因爲整天爲生活奔波的子女不可能有那麼多閒暇,即便有閒暇,也不一定有足夠的耐心與熱情聽老人嘮叨。通常,子女與老人在一起可談論的話題少之又少,出現冷場也就不足爲奇了。每代人有每代人的生活習慣,每個習慣都是長時間的累積而成,要想改掉很困難。更難的是,兩三代人之間的生活習慣會有衝突。比如飲食方面,青菜你想煮着吃,年輕人卻喜歡炒着吃;起居方面,你睡得早起得早,年輕人卻睡得晚起得晚……這樣一來,雙方都不自在,也就覺得生活在一起很累。現代的發展如此迅速,在很多方面,老人的思想完全沒辦法跟上節奏,這樣跟子女有很多矛盾的地方,自然就會有爭吵,對雙方的感情十分不利。舉一個例子,老人生活比較節儉,認爲在家吃飯更健康實惠;但年輕人則不在乎價錢,講究口味和方便。這樣,爲了在家吃還是去下館子吃都能有分歧。因此便有了與老人分局的局面。

但是不可否認,也有大多數的家庭喜歡與老人同居。父母白天幫忙帶孩子,等我們下班回到家,父母把孩子交給我們,又會忙着燒飯燒菜,甚至有時候,孩子比較聽話懂事,父母帶孩子的同時還兼顧燒飯,我們一回到家就能吃到熱菜。父母年紀大了,總是希望兒孫滿堂,共享天倫之樂,三代同堂,自然爲老人增添了許多生活的樂趣,也增添了分開居住絕對享受不到的幸福,也是孩子們給予老人的最爲切切實實的溫暖。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幫我們帶孩子,孩子大的時候我們可以照顧年邁的父母,一家人互相照顧,共享天倫之樂,再沒有比這更好的選擇了。

與老人同居有利有弊,然而我個人的觀點是利大於弊,對於每一位孝子而言,讓老人頤養天年是他們必做的事情,當我們老的時候,也會希望孩子們能與自己同居,畢竟老人隨着年代的轉變有着許多隻有我們這些年輕人能做到的事,老人在身邊,這份責任也將會得到保障,老人的安全也能得到保障。

最後,我想呼籲:我們應該全民動起來,關愛老人。

【篇十一: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有這麼一句話:“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不管是生活水平還是科技的發展速度都有了飛速的進步。我們是新時代的代言人,卻與上一代的老年人有了比較大的距離。許多人選擇了與老人分開住,開始了自己的小生活。但又有不少的人選擇了與老人住在一起,在照顧老人的同時也讓老人幫忙這料理自己的家中的事情。在我認爲,與老人同住,既有好處,也有不好的地方。

與老人同住也有許多好的地方。比如說,老人可以爲我們在平時上學和上班的時候爲我們買菜做飯,也可以爲我們打掃家裏的衛生,以及清洗衣物。老人在家沒事情做,多做一些輕便的家務活,爲了回家了之後的我們減輕一點負擔,這也不失爲一個好處。而且老人老了,多在家裏多走走,多活動活動對老人也是一個好事。而且如果家裏有比較小的小孩子,老人也可以幫忙照顧一下,每天在大人上班的時候可以帶一下。還有就是說老人相對於我們年輕人生活了比較長的時間,懂的東西和道理也比較多。並且,和老人同住,雖然老人們會比較累,比較辛苦,但是他們可以每天都見到我們,他們會很開心,因爲我們是他們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他們也會身心愉悅。並且老人畢竟是老了,很多的時候,都還是要讓我們年輕人來照顧他們,如果老人有了一些什麼小病小痛,我們也可以及時帶他們去醫院治療。總的來說,在日常生活之中老人與我們可以互相照顧,一起生活。

與老人同住也有不好的地方,大部分的老人的生活理念,生活習慣以及出生的年代與我們都不相同,難免會產生比較大的代溝,可能在生活中會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摩擦。還有一點就是,雖然說家裏有小孩子就交給老人來照顧,但是有很多老人帶孩子,會對孩子過於溺愛,以至於孩子的過於依賴和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而且,有很多老人都比較嘮叨,平時喜歡說很多話,以至於我們年輕人會對他們出現一種厭煩,甚至有一些脾氣不太好的人還會與老人發生爭執,這不僅是一種不好的行爲,也是對老人的不孝敬。

不管怎樣,我認爲選擇和老人同住,還是選擇和他們分開住,都沒有什麼問題。只要老人開心幸福就好!

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試想,很多的年輕人,遠離父母,外出打拼掙錢。也許他們掙錢是爲了讓父母有更好的生活,可也許等你掙到了很多的錢以後,你才知道你失去的是什麼。也許你會後悔,沒有陪同自己的父母走過人生的最後一段本該幸福的時光——晚年。

我坐在窗前,腦海中有一幅畫面不斷浮現。畫面中有一個老人佝僂着身子,雙手扶着樹幹,目光向遠處伸展,眼神中充滿着孤獨,卻隱隱約約透露着希望……回憶如決堤的洪水泛溢開來,充滿了我的心房。爸爸媽媽讓奶奶搬來和我們一起住,可她卻捨不得離開家鄉,非要守護陪伴了她多年房子。有時,我真的覺得奶奶是一把鎖,替大家鎖住了家門,也鎖住了自己。

從此,奶奶的生命裏也多了一份失落和倔強。想起小時候,奶奶剝的花生總是落入我的嘴裏,然後我便調皮一笑,撲進奶奶的懷裏。奶奶懷裏的溫暖總是令我記憶猶新。她總是不是地擡頭,望向遠方的路,她的眼神裏充滿了孤獨,像一潭枯寂的秋水,沒有一絲波瀾,讓她的孤獨一覽無餘。

每次打電話給奶奶,總能聽到電話那頭欣喜的聲音:“你們要過來啊?什麼時候?我好做菜啊。”每次爸爸問奶奶的近況時,那頭傳來的話語總是:“我挺好的,最近啊,啥事都沒有,你們呀,別瞎操心了,好好過你們的日子,別管我了。”卻不知,在奶奶的這句謊言裏浸着孤獨和盼望,像暖暖的光,也像冷冷的冰,讓一顆心在時間裏不知所終。

在夢裏,我看見奶奶一個人在樹下,夏日的陽光像一幅層次縱深的光影圖,知了聲被風拉長,又縮短,她的目光望向遠方,呆滯無比,往事在陽光下一點點氾濫……

時間有點不着邊際,沒人從此經過,行色匆匆的親人們無暇顧及她的內心,沒有誰會真正在意那棵樹下留下的一個人的殘席和剩宴。就這樣,那棵樹下的蔭蔭樹影中,一個老人年年的守望……

父母含辛茹苦的撫養我們長大,小時候,我們沒有能力去回報他們,長大成人後,就是上天給予我們的機會,正是我們反哺父母的時候。我們漸漸長大,父母卻漸漸老去。這時候,父母最需要的就是我們作爲子女的關愛,他們對於物質的要求並不高,只渴求精神上的財富。我覺得我們應該要和老人同住,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讓他們的晚年不再孤單,別讓自己愛得太遲,而抱憾終身。

【篇十二: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媽媽常說:“如果你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還在那該多好。”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我很小的時候都去世了,唯一有點印象的便是爺爺了。我坐在爺爺的自行車上,穿梭在巷子裏…

一年級前都是在姑婆家長大的。記憶裏,姑婆教我背詩寫字,桌子上有雞腿時,那雞腿一定是我的;做錯事情,姑婆打完我後第二天依舊疼我……那時想:一直這樣該多好。

但漸漸長大,一些想法便不同了。比如在初二那年姑婆來我們家的那一段時間,我開始覺得姑婆囉嗦,莫名的煩躁。但是又止不住地念姑婆的好,我這是怎麼了?想一想如果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的話,應該都是這樣子的。也許他們會囉嗦,也許會令你感到煩躁。但我相信他們的出發點一定是好的,因爲他們這是在爲你好。再換位一想,如果你們沒有血緣關係,那麼他們應該連看都不會看你一眼吧。

老人,爲社會奉獻,爲家庭奉獻,是知識的寶庫,是智慧的鑰匙。不僅養育我們,還以言傳和身教向我們傳播做人的道理,雖然我們有時候感覺老人家們知識陳舊、思維方式過於正統古板,但是,老人依然是我們心靈的最後的最堅定的依託。我們在現實中碰壁之後,返璞歸真,依然會感受到老人家們傳承話的是至理名言,依然會感受到屬於我們民族的內蘊的品質和理念是不能放棄的。

老人在許多人的眼裏已經不再重要,甚至成爲了負擔。在他們眼裏老人是曾經盛開的花朵,現在已經凋零,曾經茂盛的大樹,現在已經落葉。可老人是不會凋零,不會落葉的!他們雖然老了,卻還爲社會做着無私的貢獻。在我們小區就有很多老人在節假日的時候顯得很孤獨。他們或許都是子孫滿堂,但是他們的子女卻都因爲生意忘了回家陪陪老人。我覺得我們應該有時間多帶老人去公園散散步,多陪他們聊聊天,使他們感覺到溫暖,讓老人們不會感覺到寂寞。用感恩的真情,溫馨的話語,寬廣的胸懷,平凡的舉動,無私的付出,真誠的服務,呵護每一位空巢老人,營造尊老、愛老、助老的良好風氣。

溫暖老人,奉獻一片愛心。關愛老人,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生活細節做起。一杯茶、一碗飯,點點滴滴見真情;一件衣,一牀被,絲絲縷縷連愛心;一個電話、一封家信,字字句句顯孝心。讓我們“常懷尊老之情,常揚敬老之意,常興敬老之風,常盡爲老之責,常辦利老之事”,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助、老有所樂、老有所爲。

與老人同住就是福。如果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還在,那該多好啊!

【篇十三: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

對於這個題目,我想我並不陌生。反之,深有感觸。我,從出生開始,父母就把我給奶奶撫養。父母一年見一次,所以腦海都是和奶奶的點點滴滴。如果問我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那我肯定會回答……

專家說一般人只會記住自己六歲以後的事情,如果記住也是因爲深受刺激。我不例外,只記得六歲以後的事情。大概是奶奶六歲之前對我很好很好,沒有讓我經歷什麼大災大難吧!

六歲以後,雖然模糊但有些場景還是可以從腦海裏冒出來的。奶奶經常唸叨,我小時候吃飯很慢很慢,有時候一餐還可以吃上一天。奶奶她就買了保溫飯盒,以便吃很久,飯不會涼了。而且我小時候吃飯還有個特點——喜歡到處跑來跑去,因此摔破了很多個保溫飯盒。現在想起那個場景,就好像昨天發生的一樣。

奶奶的教育是屬於傳統型,一做錯事就打,所以我捱了不少打。小學的時候,我會因爲上課跟同學講講小話,被老師打電話告訴奶奶挨一身打;會因爲浪費一點點米飯被打;會因爲打爛一些東西被打……吃飯的時候,飯桌上會有很兇的責罵聲和一個低着頭吃飯的小女孩。晚上睡覺,奶奶會講故事,但每次只有那一個故事:從前有隻鳥,一大早就去挖山薯……然後我就睡着了。要是那個時候你問我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那我一定會說,“不!”因爲我害怕那可怕的衣架打在我身上,害怕那一條條紅的發青的傷痕,雖然事後奶奶會幫我搽藥。

漸漸長大,奶奶不再打我了。可能是怕會留下疤痕,以後不好看吧!只是一直罵一直罵。我也開始懂事,知道奶奶那是在教育我,只是方式上有點過激。

開始上初中,越來越覺得奶奶很煩。住宿一個星期回來,早上想睡晚一點,可是奶奶一大早就叫我起來;一天到晚一直唸叨寫作業。奶奶覺得只要我一碰手機就是在玩遊戲,一直說手機不是什麼好東西,會讓你的成績一直往下跳,其實我進步了的。想到這,我還記得我一直隱瞞奶奶一件事。

小的時候,奶奶會因爲我成績考差而打我。因此我很有壓力,反而越這樣我越學不進去,後來成績單發下來,果然都不及格。以奶奶的思想,是要上九十分甚至一百分。這就糟糕了,回到家肯定又要捱打,想起都會汗毛豎起。就在那個時候靈機一動,想到一個好辦法,把分數改下不就好了。十幾分改成九十多分,我覺得自己真“聰明”!就這樣,我躲開了一場“血腥的風暴”。

上了高中,我多次與奶奶發生爭吵是因爲意見觀點不同。奶奶有幾次氣的回老家。那時候我是開心的,終於可以清淨幾天了。雖然奶奶回老家清淨,但我難免還是會想念奶奶。就在幾天後,奶奶老家的鄰居打電話過來,說奶奶腰痛發作,痛的在地上起不來,要不是鄰居經常去找奶奶聊天,恐怕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這件事深深的驚到了我,必須讓奶奶回來,雖然我還是受不了奶奶整天的魔咒。一天晚上,我夢到我自己去看養老院,因爲我覺得養老院那麼多老人,他們可以跟奶奶一起聊天,奶奶應該就不會整天嘮叨了吧!然後我進去養老院,環境什麼的很好,院長也很好。然後我就讓奶奶去養老院。我幫奶奶收拾行李,臨走的時候,我跟奶奶說我每個星期六都會去看她的。不知不覺的鼻子一陣酸,猛的掙開眼睛,原來是一場夢啊!我把這個夢告訴我最好的朋友,她聽了後跟我說她之前跟她媽媽一起去探望過養老院的老人,養老院的老人家裏都很有錢。但是在養老院的老人一點也不開心,他們希望和自己的兒子女兒住在一起,他們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悄悄的離開這裏,再也見不到他們。還有一個老人傻傻的一直喊着自己兒子的名字。聽着聽着,我覺得自己真的很過分,奶奶一把屎一把尿的把自己養大,而我卻要把她送到養老院,簡直是良心被狗吃了。此後我完全打消了這個念頭,奶奶說什麼我都不會跟她反着來。畢竟她是我的親人,也是把我養大的人。

所以現在要我來回答,我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這個問題,我會說盡量跟老人一起住吧!那樣一個家才完整,老人家也不會帶着遺憾走,我們的心也不會不安,人生也不會留下無窮無盡的悔恨。雖然老人的思想傳統,但他們的出發點是爲我們好。所以與老人同住,也不見得是件多壞的事,畢竟人一生中只有一對親生爸爸媽媽,一對至親的爺爺奶奶與外婆外公,難道不是嗎?

本文地址:https://www.zwhhy.com/xiaoxue/xx4nj/162218.html

  • 標籤: 老人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我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我如何看待與老人同住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作文後花園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